我沒見過道家的人,我想如果有,那應該就是張文宏醫生的樣子吧

道家的高人是什麼樣子?我沒有見過,但按照我的理解,應該就是張文宏醫生的樣子。

赤子之心,純真無邪

《道德經》中老子曾多次讚頌嬰兒,正所謂“含德之厚,比於赤子”,那麼什麼是赤子之心呢?就是這個人的心地特別的純真,特別的善良。

我沒見過道家的人,我想如果有,那應該就是張文宏醫生的樣子吧

張文宏醫生的爆紅,源自於他的那一句:“人不能欺負聽話的人”,這是這一句極為簡短的話語,卻道出了世間一個令人心酸的真相:聽話的人總是受欺負的。難道不是這樣嗎?可是,正因為聽話的人“好欺負”,所以直到張文宏醫生出現之前,我們驚訝的發現:竟然沒有一個人願意為這些“聽話的人”發聲!為什麼?因為有心機的人是不會為這些人說話的,為他們說話不僅撈不到什麼好處,還很容易得罪一些“精明”人。什麼樣的人願意為這些“聽話的人”發聲呢?只能是那些像孩子一樣純真的人,因為他們有一顆純真的心!

我沒見過道家的人,我想如果有,那應該就是張文宏醫生的樣子吧

此外,張醫生還勸誡悶在家裡的人民群眾:

悶兩個禮拜,你覺得很悶,病毒也被你悶死了;

呼籲爭相捐贈物資的企業家:

你不用給我們捐這個捐那個,只要員工在家工作,你算他是上班,這也是對社會做了重大貢獻;

他評價醫學專家們:

全是假的!專家到了這份上吧,脾氣沒有一個好的;

反問美女記者:

哪一個正常人,他不想念自己的母親?

……

我沒見過道家的人,我想如果有,那應該就是張文宏醫生的樣子吧

這樣的話我們聽起來特別的搞笑,聽起來心裡特別的熨帖,為什麼呢?因為這些話就像是一個孩子的話,天真無邪,既說出了真相,又顯得毫無心機,我們為什麼願意相信張醫生的話?大道至簡,返璞歸真!那是因為,我們都願意聽“孩子”的話,我們不願意聽“大人”的話。

道濟天下,為國為民

儒家倡導入世,正所謂“學而優則仕”嘛,即便是“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論語·微子》),也要“知其不可而為之”(《論語·憲問》)。道家可就沒這麼“軸”了,道家給人的感覺是任雲逍遙、自在灑脫的。其實,那只是表面現象,道家的人雖然行跡瀟灑,但心裡始終掛念著蒼生!在人民、國家真正需要的時候,道家的人從來沒有缺席,別的不說,就是火神山、雷神山這兩座醫院的命名及LOGO,你說沒有道家的人參與其中,我是不信的。

我沒見過道家的人,我想如果有,那應該就是張文宏醫生的樣子吧

想要道濟天下,光有一腔熱忱是不夠的,還必須擁有高度的智慧,過硬的本領,和令人信賴的品德。從治癒上海2013年的禽流感到復旦華山醫院感染科的扛把子,張醫生在專業領域上的成就我們就不贅述了。關鍵是,在這次疫情防控過程中,張醫生所表現出的高情商,真是令我輩歎為觀止!

我沒見過道家的人,我想如果有,那應該就是張文宏醫生的樣子吧

看到張醫生的熊貓眼,那憨厚的外表和似乎是不假思索就隨口說出的“實話”,我們幾乎就要被騙過去了,以為他是真的胸無城府。

我沒見過道家的人,我想如果有,那應該就是張文宏醫生的樣子吧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和那些因為在媒體面前手足無措、一問三不知而被免職的官員一比,便顯露出張醫生專業素養之外的看家本領:公關達人、話術大師、媒體噩夢……正像網上所流傳的:一問三不知的官員怕記者,不學無術的記者怕張文宏。

我沒見過道家的人,我想如果有,那應該就是張文宏醫生的樣子吧

具體的事例,咱們就不多說了吧!

深藏若虛,大隱於市

其實,在張醫生說出那句話之前,我還對他是否完全具備道家人物的風采而心存疑惑——

我沒見過道家的人,我想如果有,那應該就是張文宏醫生的樣子吧

直到他說出了這句話,我才更加的確認無疑,因為這,正是道家的做派!

道家的人在歷史中往往湮沒無聞。為什麼呢?因為他們“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高度的智慧使他們把這世界看的通透:功成名就之後會怎麼樣呢?想想歷史上勾踐賜死文種、漢高祖誅滅異姓諸侯王、朱重八殺功臣等並非個案的例子,“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我沒見過道家的人,我想如果有,那應該就是張文宏醫生的樣子吧

當然,這是政治,與張醫生所在的醫學界尚有不同。

所以,張醫生想要非常sintely 的離開,繞著牆角走路,恐怕不能夠,為什麼?“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你越是不居功,我們越要把你銘記,你越是不居功,我們越是無法將你忘懷!

結語

據說上海的坊間流傳著一句話:錢能捐,物能捐,張醫生絕對不能捐!

我想對上海人說一句:張醫生可不只是你上海人的寶貝,這個範圍,恐怕要擴大到全國。

我沒見過道家的人,我想如果有,那應該就是張文宏醫生的樣子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