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年邊境糾紛:150萬漁民的鮭魚大戰,差點引發戰爭

到了今天,人類已經走上了全球和平的步伐,可是曾經的人類卻因為資源問題引起的爭議,直到現在也被人津津樂道。在18世紀的時候,俄國的艦隊在阿拉斯加沿岸發現過大量的鮭魚和海獺,由於對這類深海動物資源的垂涎,立刻宣佈對該地區殖民,並佔領該地區,向歐洲國家出售大量的鮭魚,以此滿足歐洲人對於鮭魚的需求。

200年邊境糾紛:150萬漁民的鮭魚大戰,差點引發戰爭

鮭魚這種食物,在歐洲地區自古以來就深受各個階層的喜愛,人們更喜歡叫它們三文魚,即便是到了今天,歐洲人仍然視鮭魚為最上等的食物。不過,因為鮭魚而帶來的貿易,卻讓俄國和歐洲產生了領土爭端,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200年邊境糾紛:150萬漁民的鮭魚大戰,差點引發戰爭

原來,俄國為了不讓英國覬覦北美地區,將阿拉斯加地區直接賣給了美國,而英國殖民地加拿大也宣佈將不列顛哥倫比亞省劃入版圖。雖然從表面上看來是英國和俄國的領土問題,但實際上早已經變成了美國和加拿大的領土爭議。不過兩個國家畢竟是鄰國,長時間的對峙對誰都不是好事,可是和好之後,阿拉斯加地區的歸屬問題依然模糊不清,很長時間內都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

200年邊境糾紛:150萬漁民的鮭魚大戰,差點引發戰爭

雖然美國和加拿大兩個國家表面上友好,可是這裡大量的鮭魚儲備讓這兩個國家的人都欲罷不能,人們對這裡的鮭魚資源都情有獨鍾,兩個國家的漁民經常因為鮭魚的捕撈問題產生矛盾。雖然這樣的矛盾在民間經常發生,可是兩個國家的政府依舊按捺不住,因為鮭魚差點鬧掰,漁民們也因為這樣的矛盾經常大打出手,甚至連美國的漁船也被扣了下來。

200年邊境糾紛:150萬漁民的鮭魚大戰,差點引發戰爭

這樣的爭端在歷史上經常不斷的出現,在地理位置上,迪克森海峽位於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可是這裡臨近加拿大的出海口,這裡是鮭魚的主要產區,美國人坐擁這麼好的地理位置,對於這樣的高經濟物種必然不會坐視不管。然而,這裡也是加拿大內陸的入海口,加拿大人也不會放棄鮭魚帶來的高額回報。為了各自的利益,兩個國家的漁民都不願意罷手,只管大肆捕撈,都不退讓對方半分。

200年邊境糾紛:150萬漁民的鮭魚大戰,差點引發戰爭

兩個國家的官方看到了這樣的激烈狀況,肯定會擔心兩個國家的關係,於是就決定重新制定海魚邊界,後來制定了一條AB線。這條海域邊境線雖然有著明顯的劃分,但是爭議的面積還是有2800平方公里的海域。這條帶有爭議的海域邊界,讓兩個國家的漁民對這裡的捕撈要比以往更加瘋狂,產業鏈也急劇增加,兩個國家在一兩年時間內,都增加了上百家鮭魚加工廠。

200年邊境糾紛:150萬漁民的鮭魚大戰,差點引發戰爭

在這之後,兩個國家都擺出來一副"破罐子破摔"的姿態,對這裡的鮭魚資源不再珍惜,肆意捕撈,而且還鼓勵民間任意垂釣,官方則時刻準備好戰爭的來臨,就連軍艦也全天待命,以此應對因為捕撈競爭 引發的戰爭。

200年邊境糾紛:150萬漁民的鮭魚大戰,差點引發戰爭

當然,從歷史的角度講,這畢竟還是一場鬧劇,總有它結束的時候。在1997年,加拿大漁民又扣留了美國15艘漁船,扣押漁民超過兩百人,這才迫使美國妥協,與加拿大簽訂捕魚協議,雙方規定對自己國家的漁民進行監管,對大肆捕撈的漁民進行處罰,這才讓兩個國家的捕撈鬧劇宣告結束。

200年邊境糾紛:150萬漁民的鮭魚大戰,差點引發戰爭

今日話題: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種鮭魚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