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溫故知新時|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倏忽間2019年已過,2020年都要過去六分之一,這才想起來要總結下去年拜訪的餐廳。不過年年如此拖沓,自己反倒心安理得起來。

最近幾天一直在思索什麼樣的年度總結方式更為合理,如去年分為初訪與再訪餐廳,今年卻覺得這種分法不甚合理。一來吃得多了,越發覺得一些餐廳十分突出,很多時候都懶得冒險嘗試新餐廳了;二來如何能年年好食運吃到十幾二十家想要反覆再訪的初訪餐廳呢?於是決定今年不以初訪再訪為限,只列30家自覺值得一提的餐廳。不過為免看官疲倦,文章還是會分為上下兩篇,也給自己多點拖延推送的時間。

2019年吃了261家/次的餐廳,照例是不計簡餐類頓數的;全年拜訪的餐廳累計有94顆米其林星,照例只計算我最近一次拜訪時的最新星級,且每家餐廳只計算一次。每年都發宏願要少吃多動,今年動得多了些,至少學會了基礎游泳,但卻比2018年多吃了33家/次。幸好體重倒還減了三公斤多,糾正身材的道路依舊漫長。全年去了8個國家和地區,轉機經停的迪拜就不算進去了。

由於我住在香港,自然香港的餐廳吃得最多。這裡有好幾家我的心頭好,可說是年年都要提及,因為每一年都可在這些餐廳裡發現些新趣味,可謂越品越喜愛。比如大班樓,2019年去了15次,毫無厭倦感。

今年談及的香港餐廳裡,終於有一家是新開業的了,不會再重蹈去年香港無初訪餐廳入選的覆轍。除此之外便要數日本了,2019年飛日本也有十幾次,餐廳自然也吃了不少,不過逐漸以再訪餐廳為主了。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上篇會討論前15家,剩下的安排在下篇中。餐廳按照2019年初次訪問的時間排序,並無先後之分。而往年提及、今年卻不計入的餐廳並非是變差或不喜歡了,只不過有更值得一提者罷了。

一、家全七福(香港,中國)

二、大班樓(香港,中國)

三、鄧記(香港,中國)

四、新榮記(香港店)(香港,中國)

五、崩牙成(香港,中國)

六、天香樓(香港,中國)

七、陸羽茶室(香港,中國)

八、The Araki(香港,中國)

九、勝哥私房菜(澳門,中國)

十、永利宮(澳門,中國)

十一、壹零貳小館(佛山,中國)

十二、梅龍鎮酒家(上海,中國)

十三、聚德樓(北京,中國)

十四、さわ田(Sawada,東京,日本)

十五、すし喜邑(Sushi Kimura,東京,日本)

一、家全七福(香港,中國)

前兩年的盤點裡都提到了家全七福,2019年亦不例外。家全七福的來歷已是老生常談,此處略去。這裡的傳統菜自然不用說,世人皆知要試的雞子戈渣金錢雞大紅乳豬全體鳳吞燕鳳吞翅鷓鴣粥燒鵝等等菜式,這裡的水準一直維持得很好。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今年嘗試了一些之前未吃過的菜,比如快要失傳的燒雲腿雪花炒雞片,結合了大響螺片、雞肉和雲腿三種食材的不同口感及鮮味,其形美其味濃,實在是讓人一吃難忘。據說此處的蛇羹手法是七哥當年從恆生博愛堂主廚李才——即江太史末代家廚——那裡學來的,湯味清雅,改刀細緻。還有道我很喜歡的小菜龍穿鳳翼,原來是用細筍絲和火腿絲去釀入去骨雞翅裡,鮮美爽滑。諸如鹹魚蒸肉眼根蝦籽柚皮冬筍蓋豆苗等等家常菜式這裡也做得非常好,而懷舊點心亦不得不提。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燒雲腿雪花炒雞片

不過切記當年福臨門乃到會起家,因此這裡的菜式和酒樓粵菜仍有不同,與其說一些老菜是懷舊粵菜,不如說是懷舊富人菜,因為如此刁鑽的要求多是請得起到會的富貴人家才想得出來的。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龍穿鳳翼

餐廳信息

餐廳名稱:家全七福

地址:香港灣仔駱克道57-73號香港華美粵海酒店3樓

電話:852-2892-2888

類別:粵菜

人均:1,500HKD+

二、大班樓(香港,中國)

大班樓是我每個月都要去報到的餐廳。自從上了《風味人間》之後,又入選世界50佳餐廳,這裡的預約越發困難起來了。有人在網上打趣說,原以為社會動盪導致遊客減少,大班樓會好訂起來,沒想到還是要提前好多天才約得上。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樟木菊花煙燻七味黑鵝

今年大班樓在維持經典菜式為本的基礎上,繼續推陳出新,有幾道新菜我十分喜歡。比如一舉成名的樟木菊花煙燻七味黑鵝,一上桌便香氣撲鼻,繼而入口皮酥柔嫩、油香脂潤,且毫不膩口,真是一道神菜。牛肝菌雞樅清湯甚至沒有調味,菌菇天然的淡雅鮮味,令人舒暢。人人皆知要提前預定的剁椒龍躉頭配上雲吞後更為豐盛美味。而豬頭卷巧妙地將豬臉肉捲入皮中燉得糯軟再冷吃,是下酒好菜。當歸梅酒粉肝粉潤可口,據說失敗率很高,因此很少奉客。還有叉燒、各類煲仔飯以及新制的臭草綠豆糕,都為大班樓的隱藏菜單添磚加瓦,不過新菜需要時間去沉澱,這也是為什麼大班樓的菜單很少加入新菜的原因。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已有食評,可查看。不過我在考慮什麼時候為大班樓寫一篇新文章。

餐廳信息

餐廳名稱:大班樓

地址:香港中環九如坊18號地鋪

電話:852-2555-2202

類別:粵菜

人均:700HKD+

三、鄧記(香港,中國)

鄧華東師傅近幾年在國內掀起了一波傳統川菜的熱潮,也讓百菜百味、一菜一格的川菜迴歸到了國內食客餐桌上。鄧師傅一開始在成都市飲食公司門店工作,後來被選調去參加飲食公司舉辦的大師川菜技術培訓班,師從川菜名廚陳廷新。陳廷新的師傅則是成都餐廳的名廚孔道生。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芙蓉雞片

幾年前在上海,鄧師傅便以鄧記傳菜的名號重提

南堂川菜的概念,彼時食客對於傳統宴席川菜的認知仍十分淺薄,說起川菜多數人依舊覺得逃不出麻辣二字。經過鄧師傅幾年的努力,食客對傳統川菜的認知大為提高。三年前鄧師傅在香港灣仔開了鄧記,從此開始了在香港發揚正統川菜的旅程。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肝油海參

之前曾拜訪過鄧師傅上海的餐廳,不過那時候對傳統川菜的認知有限,體驗印象並不深刻。去年經朋友介紹認識了鄧師傅,得知他每月都要來香港駐店數日,於是抓住機會麻煩他做了好幾次特別菜單,才領略到鄧師傅的真正手藝。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鍋貼蝦膏

由於一些食材在港不可得,而此地廚房的烹飪條件亦受限制,加之鄧師傅在港時間有限,因此一些想吃的菜未能吃到,看來須去滬上南興園方可。但從吃到的菜式而言,真可謂十分精彩。涼菜中的蒜泥白腰百吃不厭,燻魚椒麻鳳爪夫妻肺片

口水雞等等亦都味型準確;小菜中鍋貼蝦膏工整美觀,豬背油酥香爽脆;軟炸扳指外脆裡潤,形態到位;香酥牛肉酥嫩鮮香;唱戲的腔、廚師的湯,鄧師傅的高級清湯、奶湯菜式都十分精彩,口袋豆腐湯形態雅緻,灌湯飽滿;開水白菜竹笙肝膏色澤純淨,湯味鮮美,而肝膏蒸製得十分精準,美觀又美味。諸如肝油海參酸辣魚翅芙蓉雞片鴨包翅波餃魚肚筍衣魚羊鮮等大菜更是每次上桌便引來滿堂彩。而八寶鍋蒸
玫瑰鍋炸雪花桃泥甜燒白等傳統甜品都讓人領略中式甜菜的精彩。當然最不能忘的是鄧師傅的小煎小炒菜,這是最考驗廚師火候功夫的菜式。鄧師傅的蔥末豬肝小煎仔雞宮保雞丁宮保腰塊等菜式確實是我吃過火候把握最精準的版本了。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竹笙肝膏湯

今年有小半年未去日本,因此拜訪最多的川菜館是香港的鄧記,越來越發現鄧師傅不僅手藝好,知識儲備亦十分驚人。這幾年傳統川菜吃得多了逐漸發現每個技藝高超的老師傅都是一個寶庫,而一些欺世盜名者則只是拿傳統川菜為牟利手段,令人心寒。如果世人可鑑別真偽,並讓真正的金子發光、得到傳承,那川菜才能迴歸到往日的榮耀。

餐廳信息

餐廳名稱:鄧記

地址:灣仔皇后大道東147-149號威利商業大廈2樓

電話:852- 2609-2328

類別:四川菜

人均:平時300HKD+/特別菜單800HKD+

四、新榮記(香港店)(香港,中國)

新榮記這個品牌可說是人盡皆知。想當年在北京讀大學時,新榮記便已小有名氣,除了菜品出色,還因為它有名得貴。倏忽十數年過去,新榮記的版圖早已遍佈全國主要城市,2018年更是在香港開店。之所以將新榮記香港店寫入倒不是因為它突出得美味,而是因為家鄉味、家常味。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香港早期移民蘇浙滬人極多,蘇浙菜遍地開花,做得突出的也不少,但以東海海鮮聞名的極少,家鄉菜蔬更是少見。自從新榮記開業,隔三差五總要去一次,連團隊聚餐都基本定點在此處了。這裡的服務周到體貼,每次來之前讓經理安排,菜單都不用翻。上次吃了什麼,下一次就儘量避開,換換口味,因此一年到頭除了經典菜式外,還吃了不少以前沒吃過的時令菜。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想當初新榮記在香港剛開業,不少本地食家的嶺南味蕾作怪,說海鮮不是游水的,說黃魚不如野生石斑等等,負面新聞鋪天蓋地。殊不知一方水土造就一方飲食,如果什麼都以地方本位思考,那也不要自稱為美食愛好者了,家裡蹲著才最保險。新榮記按部就班展開部署,全然不理這些噪音,最終在本地樹立起了很好的聲望。最近頒佈的北京首本米其林指南,新榮記破天荒的又拿一星,又拿三星,對於一家以中央廚房操作來保證各分店品控一致的餐廳,這是否有點意外呢?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麻婆鱈魚白子,可以說很日本中華了

餐廳信息

餐廳名稱:新榮記(香港店)

地址:灣仔駱克道138號中國海外大廈地下及一樓

電話:852-3462-3516/3462-3518

類別:浙江菜/台州菜

人均:1200HKD+

五、崩牙成(香港,中國)

每年的回顧裡總少不了崩牙成,菜式總是那幾款,但卻一直如此美味。保留菜式外,有一款上湯燕窩扒鴿蛋亦十分美味,湯味鮮美,燕窩順滑,鴿蛋綿密,是一道很不錯的開場白。蛇羹季節此處自然預約困難,不過當造的蛇羹真是百吃不厭。還有生炒糯米飯亦是次次令人驚歎。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已有食評,不再贅述。

餐廳信息

餐廳名稱:崩牙成

地址:香港上環某處

電話:非公開

類別:粵菜/太史公菜

人均:2,000HKD+

六、天香樓(香港,中國)

天香樓已有食評,因此它的歷史和背景便不再贅述。今年又去了很多次,一些雖在菜單上,卻從未見他們做的菜式重見天日。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蜜汁火方

比如蜜汁火方紅扒魚圓八寶飯等等。蜜汁火方讓人印象尤其深刻。此菜選取上好金華火腿的中方製作,一煮去除火腿多餘鹹味,二煮使其慢慢酥熟。這道菜用料講究,費時費力,因此平日裡並不提供。天香樓的做法遵循傳統,一板一眼,上桌時便是一整塊火腿中方,故名蜜汁火方,吃時再為客人切分。這裡的火方肉質酥潤,鮮甜適口,蓮子軟糯,湯汁潤口,與之前吃過的皆不相類。還有個清炒四寶是菜單上的菜,之前一直沒點,今年一吃成為保留項目,鮑魚、豬肚、雞肉、火腿、魚肚、筍片清炒而成,火候適當,爽口鮮美。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天香樓是很傳統的老店,吃的是菜的本真,亦是顧客與店家之間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人情味。很多菜式你若冒昧要求,一定吃不到,水到渠成那日他們自然會為你製作。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餐廳信息

餐廳名稱:天香樓

地址:香港尖沙咀柯士甸路18號C僑豐大廈地鋪

電話:852-2366-2414

類別:浙江菜/杭幫菜

人均:1,600HKD+/2,500HKD+(大閘蟹季)

七、陸羽茶室(香港,中國)

我把陸羽茶室寫進來,諸位一定覺得吃驚。因陸羽茶室印象中便是遊客店,雖然歷史悠久,卻出品粗糙,間或有服務態度差的傳聞。關於陸羽茶室的日常,已有食評,不再贅述。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然而這也是一家傳統中餐廳,講究打開方式。今年託朋友的福吃了幾次心滿意足的陸羽茶室。這裡的

蝦多士工整酥脆,毫不油膩;豬腦魚雲羹細膩鮮美;晚爐燒鵝皮脆肉潤;燻鷹鯧魚色澤華美,肉質柔嫩;陳皮蒸牛肉餅香氣清雅,味道足,適合配飯;珊瑚桂花翅乃是加了海蟹粉的桂花翅做法,炒的絲絲分明,火候到位;此處的雞子戈渣亦頭頭是道,炸得柔潤;還有奶皮豬油包是坊間少見的老派點心了,麵皮蒸得蓬鬆,內餡兒酥潤,香氣撲鼻。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陸羽茶室的很多菜式都好比現代粵菜演變的見證者,也保留了舊日好時光的一絲印記。只可惜平日裡對外營業的只是走流水的遊客菜式,若每日都有熟客菜單的水平,陸羽茶室一定會成為我最常訪問的餐廳之一的。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奶皮豬油包

基本信息

餐廳名稱:陸羽茶室

地址:中環士丹利街24號地下至3樓

電話:2523 5464

類別:粵菜/茶室

人均:400HKD+

八、The Araki(香港,中國)

荒木水都弘年輕時在きよ田(Kiyota)師從新津武昭,獨立後先在上野毛開設あら輝,後搬到銀座,在2011年獲得米其林三星。當時荒木師傅的餐廳已是東京都內首屈一指難訂的高級壽司店,沒想到2014年為了陪伴赴英求學的女兒他毅然關掉銀座的餐廳,在倫敦以The Araki的名字重新開業。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經過幾年時間,倫敦The Araki於2018年獲得米其林三星,2019年傳出荒木師傅決定搬回東京的消息,倫敦店交由徒弟打理。萬萬沒想到的是荒木師傅竟然決定在香港開店,而且親自坐鎮。由於社會動盪開業時間拖延至11月,不過一開張便成為城中熱話。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在倫敦的幾年,荒木師傅研究了本地食材入撰江戶前壽司的方法,來到香港自然不例外。據說他和團隊花了數月時間與本地漁民建立關係,並系統性研究了本地食材用來製作江戶前壽司的可能性。我拜訪的當晚,除了招牌金槍魚用著名中盤商石司

的貨以外,約有七成食材來自南中國海和東海。令人驚訝的是整體體驗竟然非常順暢而無突兀感,可見主廚挑選和處理食材的功力之強。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不過作為食客還是要思考四千一位的客單中有七成本地食材是否值回票價,亦或大師傅的技術和現場表演真值得食客付出這許多金錢?

餐廳信息

餐廳名稱:The Araki

地址:尖沙咀廣東道2A號1881公館前馬廐地下

電話:852-3988-0000

類別:日本料理/壽司

人均:4000HKD+

九、勝哥私房菜(澳門,中國)

今年去澳門的機會不多,十二月去參加港澳米其林基本匆匆半日,沒時間品嚐餐廳;八月應日本友人要求組了一次勝哥的局。當晚主客盡興,外國友人亦體會到勝哥手藝的妙處。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去年的總結中亦介紹了勝哥私房菜,今年依舊納入,因為確實美味。勝哥的

炸子雞金錢蟹盒玉簪田雞等經典菜自不用說,冬瓜盅純粹鮮美、欖仁鮑角用料足火候到位。可惜去年未能多拜訪幾次,希望疫情過去之後可以與友人再聚澳門一嘗勝哥手藝。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餐廳信息

餐廳名稱:勝哥私房菜

地址:非公開

電話:非公開

類別:粵菜/順德菜

人均:700 MOP+

十、永利宮(澳門,中國)

譚師傅去到永利宮後掀起一股旋風,以前熱愛他烹飪的食客自然轉投永利,而新顧客亦在口耳相傳下接踵而至。譚師傅在這裡的烹飪風格與譽瓏軒時期自有不同,譽瓏軒給我的感覺是剋制典雅,好似一個大家閨秀;永利宮則更自然舒暢,像是豪放女。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但豪放之中自有細緻處,無論是點心的做工,還是燒味的火候,亦或湯羹的滋味都是細膩到位,絕不粗鄙的。菜式的味道更趨鮮明,令食客吃後猶如赴了一場感官盛宴。菜品的風格變化其實與餐廳的定位有關,譚師傅在此處的烹飪正符合了永利宮富麗堂皇的基調。但食客萬不可被這金碧輝煌景象騙住,譚師傅的細膩烹飪才是這“宮”裡最值得留心的部分。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餐廳信息

餐廳名稱:永利宮

地址:澳門體育館大馬路Wynn Palace

電話:853-8889-3663

類別:粵菜

人均:1000 MOP+

十一、壹零貳小館(佛山,中國)

自前年在大班樓一嘗壹零貳小館徐師傅的菜式後便念念不忘,於是去年五月組織朋友親自去佛山拜訪了一次。菜單是徐師傅與我商定的,我提了不少老菜的要求,徐師傅取其時令可行者寫了一份豐盛的單子。當夜大雨,屋內杯盞交錯,窗外雨聲轟鳴,令晚餐多了一份懷舊質感。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金鐘雞

徐師傅和姚經理都是三十出頭的年輕人,卻有這樣的見識和膽量在佛山開辦了一家以傳統粵菜為基礎的私房館子,實在令人佩服。雖然徐師傅的菜都有古風,但他並不守舊,抽絲剝繭去審視師傅教的手法,保留其合理科學者,加入些自己的感悟,令老菜擁有了第二春。這裡的菜單按照傳統粵菜宴席的規矩寫出,排列次序和選菜都有規則和講究,可以窺見當年鐘鳴鼎食之家飲食餚饌的風采。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禮雲子戈渣

最近幾年各個菜系似乎都掀起了懷舊風潮,各種傳統餐廳被追捧,老菜譜被複原,但一切懷舊都切忌裝腔作勢。中餐需要的是如徐師傅這樣細心梳理傳統烹飪體系的年輕廚師,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有生力量的。這便是我最欣賞壹零貳小館之處。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五彩豬肚

餐廳信息

餐廳名稱:壹零貳小館

地址:佛山市桂城石啃黃洞一巷1號(近三村小區)

電話:13288432145

類別:粵菜

人均:視菜單而定,500 CNY+

十二、梅龍鎮酒家(上海,中國)

梅龍鎮酒家創辦於1938年3月,由京劇票友俞引達和謝女士創辦。餐廳的名字來源於京劇《游龍戲鳳》中正德皇帝私訪的梅龍鎮酒肆。創辦之初餐廳以淮揚點心為主,後因經營困難面臨結業,在多位文藝界人士支援下重整旗鼓,由著名話劇演員吳湄擔任經理,引入川菜名廚,走出了川揚合流一條新路。倏忽間梅龍鎮酒家走過了八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依舊續寫著傳奇。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去年在食界前輩的組織下有幸一嘗梅龍鎮的手藝,一餐飯算上前菜吃了二十餘道,可謂心滿意足。梅龍鎮是川菜在上海演變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證者,從菜式上便可看出這一歷史軌跡。這裡的肝膏湯細膩鮮美,不輸任何高級川菜館(現在能做這道菜的川菜館亦少之又少);明蝦炒蛋濃郁惹味,令人食指大動;芹黃鴿腩絲用料刁鑽,改刀細緻,火候一流;回鍋肉芥藍菜葉同炒,改刀又比四川做法為薄為長,顯示出全然不同的風味;富貴魚鑲面是1988年奧林匹克烹飪大賽的金獎菜式,底子是乾燒鱖魚,配以一口分量的面圈,美觀美味;龍園豆腐與越劇十姐妹關係緊密……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芹黃鴿腩絲

當日每道菜背後都有一段掌故,是一次長見識的餐會。梅龍鎮這樣的老餐廳真可謂中國現代飲食的活化石,每一道菜除了味道之外更是歷史的守護者,菜有傳承歷史便不會斷。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餐廳信息

餐廳名稱:梅龍鎮酒家

地址:上海市靜安區南京西路1081號

電話:86-21-6253-5353

類別:四川菜/淮揚菜

人均:平日200 CNY+/特別菜單視內容而定

十三、聚德樓(北京,中國)

去年新開的聚德樓在短短一年時間裡吸引了眾多食客的注意。我每年都要回北京幾次拜訪師長好友,因此也趁著回京的機會去了兩次聚德樓。坐鎮此處的是名廚甄建軍師傅,他師從御膳傳人王希富先生,早年還在北京著名的南菜館康樂餐廳工作,因此魯菜宮廷菜莊館菜京味南菜都得心應手、令人叫絕。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甄建軍師傅的手藝了得,為人謙和,上菜時常給食客介紹菜式的一些小掌故,令人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又增長了知識。此處的醬爆肉丁製作精細,火候到位,一上桌必須即刻分食,才能品嚐到外皮酥脆、內裡柔潤的妙法。第一次去的時候,因未盡興,這道菜我們點了兩次。菊花酸菜熱鍋湯汁酸爽開胃,菊花清雅,肉質酥潤,不過這與唐魯孫說的同和堂菊花鍋子是無關的兩個菜。招牌菜之一的灌湯黃魚需要費時找合適的黃魚,做工又十分複雜,黃魚灌好後要形態完整不破損,在賓客面前現場開魚。上桌時有福祿壽喜看牌壓魚身上,說完吉祥話後才破開天窗讓客人一窺乾坤。魚肉和肚子裡的各色食材交織纏綿,配以高湯和魚身周圍的燕菜一同食用,十分鮮美。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已結業的康樂餐廳是當年京城著名的南菜館,以北京風味的南方菜式聞名。在聚德樓可以煩請甄師傅復原當年的菜式,譬如汽鍋雞過橋面炸瓜棗桃花泛翡翠羹等等都十分美味,可令食客一窺當年康樂餐廳的盛況。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除了菜品外,這裡的各色糕點、甜食亦精緻美味,譬如

御膳烤蘋果芝麻醬糖餅等;這裡的糕點與富華齋餑餑鋪是同門之作。

甄師傅擅長的菜數不勝數,馬蓮肉芫爆蜇頭賽螃蟹燕窩松龍湯黃燜魚翅都十分精彩,還有許多等待我去品嚐的。

餐廳信息

餐廳名稱:聚德樓

地址:北京市東三環南路乙52號勁松橋東北角100米好樂迪旁(順邁金鑽底商)

電話:86-10-6777-0633/6777-0833

類別:官府菜/魯菜/京菜

人均:日常150 CNY+/文中菜單1000 CNY+

十四、さわ田

(東京,日本)

關於澤田孝治師傅坊間有太多傳說,譬如對於客人到店時間的嚴苛、不允許同行拜訪、要求外國客人到達和離開東京當天不可預約、不接受東京大部分名酒店的預約、用餐時不苟言笑,甚至對客人的行為舉止要求非常之多等等。以至於聽得多了竟不敢去預約。彼時さわ田(Sawada)只接受電話預約,每月一號接受下個月的預約,相較那些動不動就全年滿的餐廳,其實屬於預約難度不高的類型。

去年有次去東京辦事短暫停留兩天,就拜託朋友約了一起去嘗試。沒想到一吃難忘,雖然規矩多,還不準拍照,但澤田師傅的壽司有種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的魔力。他用的食材講究,處理上遵循自己認可的方法而不跟市場風潮。譬如古早的木冰箱,全靠冰塊製冷;小柱壽司不做軍艦而用其自身的粘性做成握壽司,踢走了搶味且影響口感的海苔;鮑魚壽司不切片而是厚切開縫,將米飯握入其中。如此種種都顯示出他自己的料理理念。當然最難忘的是他的醋飯,顆粒分明,口感均衡,還有其他壽司店醋飯不具有的獨特鮮味,是真正有個人風格的醋飯。

雖然不允許拍照,但餐巾是作為禮物送給客人的;女將根據季節設計餐巾,因此頗有收藏價值。每次去東京就想要吃澤田師傅的壽司,可惜後來さわ田上了預約網站,訂位置就跟大學搶課一樣了困難了。希望今年食運好可以多吃幾次澤田師傅的壽司。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餐廳信息

餐廳名稱:さわ田

地址:東京都中央區銀座5-9-19 MCビル3F(東京都中央區銀座5-9-19 MCビル3F)

電話:81-03-3571-4711

類別:日本料理/壽司

人均:午餐15K JPY+/晚餐30K JPY+

十五、すし喜邑(東京,日本)

前幾日去すし喜邑(Sushi Kimura),發現自去年八月以來竟已五個月未訪。一方面是因為我去年下半年有四個月時間沒去日本,另一方面木村師傅海外客座漸多,有時候檔期湊不上。不過一進すし喜邑又覺與以前一樣輕鬆自在,這幾個月木村師傅似乎減了點肥,還學了不少英語,面對外國客人亦可簡單介紹食材了,這都是海外客座的額外收益吧?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鯨魚下巴

不過海外活動增加或多或少會影響手藝的穩定性,尤其是客座活動剛結束那段時間,因為熟成食材多要大量時間和精力去準備。但總體上我依舊十分喜歡木村師傅的酒餚和壽司,酒餚的創新依然在進行中,每年都會有新的品種誕生;最近木村師傅還在玉子燒中加入了薑蓉,做了一款姜味玉子燒,據說一時興起,為了研究這玉子燒竟然一夜未睡,看來匠人之魂依舊啊。

又是一年温故知新时|走走吃吃的2019-上篇

已有食評

,不再贅述。

餐廳信息

餐廳名稱:すし喜邑

地址:日本東京都世田谷區玉川3-21-8

電話:81-03-3707-6355

類別:壽司

人均:20,000JPY+

未完待續

敬請期待下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