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實名制——不僅是在保護未成年人,也是在保護遊戲

遊戲實名制——不要讓"未成年"毀了"遊戲行業"

說道遊戲實名制,基本上只要玩遊戲的都聽說過,對於未成年人可能遇到的更多。遊戲實名制其實全稱為網絡遊戲實名制,顧名思義就是要求玩家在進行遊玩時輸入真實有效的身份信息進行驗證登錄。而這個詞最早正式出現在2010年6月22日,文化部正式出臺的《網絡遊戲管理暫行辦法》當,但是這個"管理暫行辦法"在2019年7月10日就廢止了。

遊戲實名制——不僅是在保護未成年人,也是在保護遊戲

為什麼廢止?原因很簡單,因為在這麼多年的施行當中,遊戲實名制並沒有取得太大的效果。還記得最初實名制施行時,多少中小學生哭天搶地,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快偷用家長的身份證號進行遊戲成為了未成年們的首選辦法。加上並不是所有遊戲都設置了實名制,所以對於未成年人來說,完全可以選擇沒有實名制的遊戲遊玩。

遊戲實名制——不僅是在保護未成年人,也是在保護遊戲

這樣一來主要針對未成年的措施失去了效果,家長仍舊敵視遊戲,未成年則繼續沉迷遊戲,對玩家來說因為未成年玩家沒辦法很好的分離,導致有許多遊戲都無法體驗到。在這種情況下,2019年10月25日,國家新聞出版署印發《關於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遊戲的通知》,這個通知字面上就定義的很清楚,這是針對未成年玩家的管理措施。

遊戲實名制——不僅是在保護未成年人,也是在保護遊戲

其中的內容主要是遏制未成年沉迷網絡遊戲、過度消費等不良現象,同時也是為了規範遊戲市場和遊戲服務,促使遊戲行業健康發展而發佈的。畢竟隨著steam等世界遊戲廠商紛紛進入中國,中國的遊戲行業前景十分可觀,中國有著龐大的遊戲玩家群體。但若不將其中的未成年玩家進行分離,不僅不利於遊戲行業的發展,也會對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

遊戲實名制——不僅是在保護未成年人,也是在保護遊戲

而在這份通知發佈僅一個月,人民網就發表了一篇名為"讓防沉迷要求落地見效"的文章,由此可見此次的"通知"確實是要落在實處的。在"通知"中要求各遊戲廠商要嚴格實施網絡遊戲賬號實名制度,並且嚴格控制未成年進行網絡遊戲的時段和時長,所以近期很多遊戲廠商都開始著手進行"防沉迷"系統的設置。而按照"通知"內容的要求自3月15日開始,遊戲廠商在申報版號時需要對實名註冊、市場控制、付費控制的設置標準進行詳細說明,在6月份國家新聞出版署也將會針對遊戲實名認證展開專項檢查。

遊戲實名制——不僅是在保護未成年人,也是在保護遊戲

於是各地也都開始對遊戲行業進行規範化,例如北京市宣傳部就組織了一場關於遊戲版號監管的會議,會議上對違規運營的遊戲進行通報,並對出版單位、遊戲公司。運營方提出了相應要求。在廣州,各遊戲廠商都收到了嚴格檢查版號違規行為的通知。雖然在北京和廣州,還有其他省份地市都先對遊戲版號違規進行檢查,但也在側面對未成年遊戲"防沉迷"進行有效落實。

遊戲實名制——不僅是在保護未成年人,也是在保護遊戲

其中上海則更為乾脆利落,據GameLook報道,近日上海新聞出版局對近期遊戲企業經營活動發出了最新的工作要求,其中表示將在上海範圍內嚴格落實未成年"防沉迷"措施,同時也將進一步監管遊戲出版工作,加大對各類違規違法經營的懲處力度。在上海新聞出版局的工作要求中,提到了對於"防沉迷"系統的範圍,即產品種類和平臺。要求"防沉迷"系統覆蓋所有網絡遊戲,也包括單機遊戲,手遊和主機遊戲。並且還對境外用戶做出了要求,境外用戶也需要註冊填寫護照號進行驗證。而對於沒有防沉迷系統的遊戲在未來都將無法申請版號。

遊戲實名制——不僅是在保護未成年人,也是在保護遊戲

除此之外,要求還規定了,如果技術條件成熟,且企業旗下或平臺內所有遊戲均可以使用同一賬號登錄的,需要對遊戲時段、遊戲時長和遊戲消費進行限制。如果技術條件不成熟,則要嚴格實施同一款遊戲內的管制限制,從而推動實現統一企業旗下所有遊戲和跨平臺的限制。但是這是網絡遊戲可以實時監管的,但是對於主機遊戲和單機遊戲這兩種無法實時控制的遊戲,要求也規定其內部要設置未成年人模式或者家長監控功能。

遊戲實名制——不僅是在保護未成年人,也是在保護遊戲

此次上海的工作要求不僅從實名註冊進行控制,還對遊戲時段和時長,以及遊戲中的消費做了限制。當然這都是針對未成年人沉迷遊戲做出的限制,可以預想到,在這樣區別管理下,玩家苦苦期盼的遊戲分級制度的到來也不遠了。而這樣的制度不僅對國內玩家大有益處,畢竟體驗的遊戲會更多,也對國內遊戲市場健康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唯一會叫苦的應該就是那些該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學習上的未成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