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給後任埋地雷,光身離國,這都不行,孔子的仁糊里糊塗


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子文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不給後任埋地雷,光身離國,這都不行,孔子的仁糊里糊塗


子張問孔子說:"令尹子文幾次做楚國宰相,沒有顯出高興的樣子,幾次被免職,也沒有顯出怨恨的樣了。他每一次被免職一定把自己的一切政事全部告訴給來接任的新宰相。你看這個人怎麼樣?"孔子說:"可算得是忠了。"子張問:"算得上仁了嗎?"孔子說:"不知道。忠只是仁的一方面。這怎麼能算得仁呢?"子張又問:"崔杼殺了他的君主齊莊公,陳文子家有十輛豪車,都捨棄不要了,離開了齊國,到了另一個國家,他說,這裡的執政者也和我們齊國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就離開了。到了另一個國家,又說,這裡的執政者也和我們的大夫崔子差不多,又離開了。這個人你看怎麼樣?"孔子說:"可算得上清高了。"子張說:"可說是仁了嗎?"孔子說:"不知道。清高離仁差得遠啦。這怎麼能算得仁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