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上海招生新政來了!公民同招、搖號、民辦學校審批地招生

今日,浙江、上海分別就各自省市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工作發佈通知,升學君發現,今年兩省市的義務教育招生政策有諸多相似之處,包括“公民同招”“所有名額全部隨機派位”“民辦學校不得跨區搶奪生源”等規定。


浙江、上海招生新政來了!公民同招、搖號、民辦學校審批地招生


同時還就家長們所關心的一系列問題作出了詳細的解答,下面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浙江


3月11日下午,浙江省教育廳舉行新聞發佈會,公佈了《關於做好2020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根據通知,2020年,浙江省將實施公民同招和“全民搖號”,同時規定民辦學校不能跨區域搶奪生源


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長蔣鋒說,杭州會不折不扣落實教育部和省教育廳關於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要求,會盡快出臺杭州市的相關招生細則。


《招生通知》調整規範了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招生政策。


民辦學校在審批地招生,不得跨區域搶生源。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規定。公辦學校要嚴格按照就近入學要求按學區招收學生。民辦學校在審批地範圍內招生;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批設的民辦學校招生範圍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但不得跨市域招生。民辦學校在審批地招不足的,可由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在本市域內的其他縣(市、區)補招。


各地建立統一招生平臺,全面推行公民同招。公辦民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開展錄取、同步註冊學籍,基本流程和具體步驟由各地統一設定。各地建立統一的招生管理系統,公民同招由審批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組織。全面推行無紙化入學報名,公民同招的入學信息登記、報名、錄取、公佈結果等整個流程均應在當地統一的招生管理系統進行。各地各學校招生報名時間不得早於5月份。


民辦學校報名超計劃的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報名人數超過核定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符合條件的報名人員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核定的招生計劃數全部通過電腦隨機派位產生。電腦隨機派位錄取須有公證機構參加,全程接受社會監督,派位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具體操作規則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制定。報名人數未超過核定的招生計劃數的,一次性全部錄取。未招足的民辦學校補招時,如果報名人數超過補招人數的,也要實行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


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小學部學生可以直升。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其初中部招生名額多於小學部直升名額的,多餘的名額按民辦學校的招生錄取規則面向審批地統一招錄。藝術或體育專門學校按現行方式招生,可進行藝術或體育的術科測評,但不得組織文化科目考試,招生方案須分別報審批的教育及文化或體育等行政部門核准後方可實施。2020年開始,普通義務教育學校停止招收各類特長生。


浙江、上海招生新政來了!公民同招、搖號、民辦學校審批地招生

熱點問題


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政策主要有什麼變化?這些政策變化全國範圍統一嗎?


答:全國各地2020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政策主要是民校招生政策作了較大調整。浙江省《招生通知》涉及2020年義在教育學校招生政策共5個方面17條意見,其中招生政策涉及公辦學校的基本沒有變化,變化較大的是涉及民辦學校的招生政策。民辦學校招生政策主要變化有三:一是落實民辦學校在審批地,圍內招生(即審批地招生);二是實行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即公民同招);三是對入學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入學報名對象全部採取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即電腦隨機抽取)。這些招生政策不光浙江省各地是統一的,全國各省份間也是基本一致的。


《招生通知》對公辦民辦學校招生範圍是怎麼明確的?


答:《招生通知》明確:依法嚴格執行義務教育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規定。公辦學校要嚴格按照就近入學要求按學區招生,未經批准不得隨意變更招生區域;公辦初中學校可以按照單獨劃分學區的方式招生,也可以按照小學學校學區劃分,實行小學與初中“校校對口”的方式招生。民辦學校在審批地範圍內招生。簡言之,公辦學校在學區招生,民辦學校在審批地招生。


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批設的民辦學校可以在哪個範圍招生?民辦學校如果在審批地招不足可跨區招生嗎?


答:《招生通知》明確: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批設的民辦學校招生範圍由各地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但不得跨市域招生。民辦學校在審批地招不足的,可由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在本市域內的其他縣(市、區)補招。


民辦學校招生報名對象由哪一級教育行政部門明確?公辦民辦學校招生報名對象一樣嗎?


答:民辦學校招生的報名對家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具體明確。全省各地實際情況有差異,允許各地的公民辦學校招生報名對象及報名條件略有差異,但有一點是統一的:在符合審批範圍招生的前提下,只要符合當地公辦學校招生報名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都可以參加當地民辦學校的招生報名。


公民同招是什麼意思?其基本要求是什麼?


答:公民同招是指公辦民辦學校實行同步招生。其基本要求是公辦民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開展錄取、同步註冊學籍。公民同招主要是為了制止少數學校愈演愈烈的違規提前掐尖招生行為,迴歸正常的招生秩序。公民同招強調的是所有公辦民辦學校在教育行政部門統籌下按統一步調有序開展招生,在實際操作中,公辦民辦學校招生批次安排會有先後,這是正常的。


公民同招與以往的招生方式有什麼區別?其程序、步驟由誰來明確?其招生報名、錄取等工作由誰來牽頭組織?


答:公民同招與以前的招生方式最大變化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建立統一的招生管理系統, 所有公辦民辦學校都須在當地統一的招生管理平臺開展招生錄取工作。公民同招的基本流程和具體步驟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設定並向社會公佈。實行公民同招後,招生報名、錄取等工作由審批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牽頭組織。按“最多跑一次“改革和疫情防控的要求,全省各地全面推行無紙化入學報名。公辦民辦學校招生信息、適齡兒童少年入學信息登記、報名、審核、錄取、公佈結果等整個流程均在當地統一的招生管理系統進行。


實行公民同招後,允許公辦民辦學校自行組織招生報名嗎?


答:實行公民同招後,不允許公辦民辦學校另行組織招生報名或自行通過網上預約、信息登記等形式提前進行預報名。


適齡兒童少年想到民辦學校就讀,入學報名只能報1所民辦學校嗎?


答:《招生通知》沒有明確規定適齡兒童少年可報名1所還是多所民辦學校,具體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當地民辦學校數量和實際入學需求等情況作設定。教育行政部門和公辦學校不得對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報名就讀民辦學校設置任何限制條件;民辦學校也不得設置任何限制條件,拒絕或變相拒絕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報名。


民辦學校招生什麼情況下要實行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其招生計劃數全部都要通過電腦隨機派位產生嗎?


答:《招生通知》明確: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報名人數超過核定招生計劃數的民辦學校,符合條件的報名對象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派位錄取,核定的招生計劃數全部通過電腦隨機派位產生。


民辦學校如果其入學報名人數未超過核定的招生計劃數的,又怎麼錄取?


答:民辦學校如果其入學報名人數未超過核定的招生計劃數的,一次性全部錄取。


如何保障電腦隨機派位錄取工作公開透明、公正實施?


答:實行民辦學校部分招生名額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在浙江省杭州、寧波等地已有一套成熟的操作模式,可供各地借鑑。但招生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全部實行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且在全省各地全面鋪開,還是第一次。為此,要求各地制定周密的操作方案。各地實行的電腦隨機派位錄取須有公證機構參加,並全程接受社會監督,派位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確保整個招生錄取工作公開遺明、公正權威、萬無一失。電腦隨機派位錄取的具體操作規則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制定,歡迎廣大群眾、社會各界和媒體參與當地招生工作的全方位監督。


九年一貫制學校其小學部學生能直升其初中部嗎?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其 小學部和初中部學額不對等時怎麼錄取?


答:九年一貫制學校是根據國家義務教育法有關實施九年義務教育年限的規定組建起來的、貫穿小學與初中教育的一體化學校。無論是公辦還是民辦的九年一貫制學校(也包括十二年一貫制學校)其小學部學生都可以直升其初中部。民辦九年一貫制學校如果其初中部招生名聯多於小學部直升名額的,多餘的名額按民辦學校的招生錄取規則面向審批地統一招錄;如果其初中部招生名額少於小學部直升名額的,也要通過電腦隨機派位方式錄取。


民辦學校招生哪些方面納入審批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學校招生計劃包括哪些內容?


答:民辦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納入統一管理的包括招生計劃、招生區域、招生對象、招生時間、招生方式、招生規程、招生結果、學籍管理等。學校招生計劃包括招生名額、班級數、班額等。


對義務教育公辦民辦學校控制班額有什麼硬性規定?招生計劃核定公佈後還可以擴班或增加班額嗎?


答:所有公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必須嚴格按照核定的招生計劃實施招生,不得突破招生計劃或擴大班額。學校班額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基準班額標準,即小學、初中分別不得超過45人、50人。民辦學校招生計劃(包括招生名額、班級數、班額等)一 經核定公佈後不得隨意更改,不允許中途擴班或增加班額。即使核定公佈的招生計劃班額不足國家基準班額標準的,以後也不得中途增加班額。確需增加的,須經主管的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後,方可實施。在實施招生前,要求教育行政部門在省中小學生學籍信息管理系統中,為轄區內所有學校設定招生計劃數量,招生結束後逐一核實學校班級數和班額等情況。


民辦學校幼兒園部的適齡兒童能直升其小學部嗎?


答:民辦學校設有幼兒園部的,其適齡兒童與其他幼兒園的適齡兒童一樣,參加當地統一的招生管理系統入學報名。具體操作規則由審批地教育行政部門在招生實施方案中明確。


義務教育階段的藝術或體育專門學校指哪類學校?術科是指什麼?公辦或民辦的藝術或體育專門學校招生可以進行術科測評嗎?


答:《招生通知》中的義務教育階段藝術或體育專門學校是指經教育及文化或體育等行政部門批准設立、專門招收藝術或體育方面有特長、專門培養藝術或體育苗子的學校。術科一般指的是區別於普通學校所設學科的專業性科目,《招生通知》中的“術科”指音樂、美術和體育等科目。根據教育部統一要求,藝術或體育專門學校按現行方式招生,可進行藝術或體育的術科測評,但不得組織文化科目考試。藝術或體育專門學校招生方案須分別報審批的教育及文化或體育等行政部門核准後方可實施。


普通義務教育學校可以單獨招收各類特長生嗎?義務教育階段的體藝特色學校能招收體藝特長生嗎?能進行術科測評嗎?


答:教育部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 教基廳[2019] 1號)和省教育廳辦公室印發的《關於切實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浙教辦基[2019]32號)中均已明確:“繼續壓縮義務教育學校特長生招生規模,至2020年取消各類特長生招生。《招生通知》中強調:“2020 年開始,普通義務教育學校停止招收各類特長生。”些地方公佈的體藝特色學校不等同於體藝專門學校,義務教育階段非體藝專門學校均不得招收體藝特長生,也不得在招生過程中進行任何名義的體藝術科測評。


《招生通知》還就民辦學校哪些特殊情況的招生方式作了明確?


答:《招生通知》還對民辦學校以下兩類特殊情況的招生方式作了明確: (1)民辦學校或投資主體與當地政府部門或功能區管委會等原先已訂有協議,約定由民辦學校負責承接的生源,相關生源按協議約定錄取,不得選擇生源。(2) 受當地政府委託、承擔了部分學區範圍招生計劃的民辦學校,應明確其學區範圍並按公辦學校就近入學相關政策入學,不得選擇生源;其非學區範圍內的招生按照民辦學校的招生錄取規則執行。


流動人口隨遷子女能保障在公辦學校入學嗎?如果想報名到民辦學校入學可以嗎?


答:浙江省一直高度重視流動人口隨遷子女的入學工作,積極落實“流入地為主、公辦學校為主”的義務教育適齡隨遷子女入學要求,確保持有居住證的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同城化待遇。目前有115萬隨遷子女在浙江省各地的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就讀。符合當地入學條件的適齡隨遷子女可自主參加當地的民辦學校入學報名。


今年的義務教育學校招生什麼時候開始?各設區市的招生時間是否全省統一?同一市域內各縣(市、區)的招生時間是否一致?


答:《招生通知》明確:各地各學校招生報名時間不得早於5月份。對各地的招生時間全省不作統一規定,由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安排。為便於操作,同一市域內各縣(市、區)的招生時間最好能統一步調。


浙江、上海招生新政來了!公民同招、搖號、民辦學校審批地招生


上海


3月11日,上海市教委公佈《2020年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實施意見》。大家最關心的20個問題的答案已整理完成,快來看看吧。


一、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入學工作基本原則是什麼?


2020年本市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將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關於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的實施意見》(滬委發〔2020〕3號)等政策法規,以促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辦好每一所學校為目標,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程序,以切實維護中小學生的合法入學權益、規範學校招生行為為原則,依法實施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


推進義務教育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嚴禁以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證明等作為招生依據,不得以面試、測評等名義選拔學生。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二、“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系統”可為家長提供哪些服務?


為準確掌握本市適齡兒童的人口信息,進一步做好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免試就近入學”工作,完善民辦學校網上報名和錄取辦法,2020年本市繼續應用“上海市義務教育入學報名系統”(網址:shrxbm.edu.sh.gov.cn,以下簡稱“入學報名系統”)。“入學報名系統”2020年3月25日起向社會開放,為全市適齡兒童、少年的家長以及各區招生工作提供便利服務。


通過“入學報名系統”,適齡兒童、少年的家長可及時瞭解市教委公佈的招生政策和政策問答、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公佈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實施方案、招生劃片範圍等,進行網上報名,查詢子女入學相關信息等。


為方便家長查閱相關信息,2020年政務微信公眾號“上海教育”(SHMEC-xwb)的“教育大廳”繼續開列“義務教育入學報名”菜單,一鍵進入“入學報名系統”微信公眾服務平臺可查看義務教育招生信息。


2020年“入學報名系統”繼續和“中國上海一網通辦”實現信息聯動。家長訪問市政府網站(www.shanghai.gov.cn)上的“一網通辦”欄目,登錄和查看孩子報名入學的相關信息。


三、適齡兒童如何進行小學入學信息登記?


2020年小學招生入學對象為:2013年9月1日-2014年8月31日出生,年滿6週歲的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和符合條件的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所有符合條件的適齡兒童就讀本市小學均須進行小學入學信息登記。


信息登記前,家長鬚對適齡兒童入學的相關人口信息(適齡兒童姓名、性別、身份證件號碼、戶籍地址、居住地址,以及監護人居住證、就業失業登記信息等)進行比對確認,如與實際情況不符,應到公安部門或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補辦或更正。符合入學條件的非本市戶籍適齡兒童所持的《上海市居住證》或《居住登記憑證》上的居住地址,應與父母所持《上海市居住證》上的居住地址相一致。


4月8日-4月23日為小學入學信息登記日,4月23日後不得更改入學信息。信息登記方式為:


在園適齡兒童:家長在幼兒園登記孩子入學信息,獲取《上海市小學入學信息登記表》和“入學報名告知書”。本市戶籍人戶分離的適齡兒童在進行入學信息登記時,家長可選擇戶籍地就讀或居住地就讀,事先請關注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公佈的“人戶分離”適齡兒童入學實施細則。


未入園適齡兒童:家長攜帶相關證件,前往各區教育行政部門指定的登記點為孩子進行入學信息登記,獲取《上海市小學入學信息登記表》和“入學報名告知書”。


完成入學信息登記後,家長可通過手機獲取“上海基礎教育”發出的短信:“XXX家長:您好!您已完成孩子的入學信息登記,請登錄shrxbm.edu.sh.gov.cn及時上傳學生照片,查看招生政策及您孩子的入學相關信息。用戶名為您孩子的證件號碼;初始密碼為XXXXXX。《上海市小學入學信息登記表》為入學報名的重要憑證,請妥善保管。【上海基礎教育】”


完成信息登記後,家長應於4月23日前,在“入學報名系統”首頁點擊“兒童照片上傳”按鈕,按照規定格式上傳適齡兒童的照片(白色背景、近期免冠數碼照片,像素為272*354,分辨率為350dpi,jpg格式),作為入學報名、公辦小學驗證等的重要依據。如家長上傳照片符合要求,可直接作為入學後註冊學籍需要的照片;如家長難以上傳規定格式照片,至少保證上傳兒童照片的頭像清晰可辨,不會影響入學報名,待入學註冊學籍後再採集規定格式的照片。


四、今年如何進行幼升小網上報名?


完成幼升小信息登記的適齡兒童家長,須在“入學報名系統”進行在線報名,點擊選擇“公辦小學報名”或“民辦小學報名”(只能二選一,如完成“公辦小學報名”,則不能再報名民辦小學,反之亦然),其中公辦小學報名時間為4月26日-4月30日,民辦小學報名時間為4月26日-4月28日。


進入“公辦小學報名”頁面,會出現“報名指南”,提示家長要通過“報名登錄”“確認提交”“報名成功”三個環節方能確保報名成功。家長鬚仔細閱讀“報名指南”並勾選“我已閱讀公辦小學網上報名指南,知曉公辦小學報名步驟,同意報名成功後不再進行修改”後,方可正式報名。


進入“民辦小學報名”頁面,會出現“報名指南”,提示家長要通過“報名登錄”“填報志願”“確認提交”“報名成功”四個環節方能確保報名成功。家長鬚仔細閱讀“報名指南”並勾選“我已閱讀民辦小學網上報名指南,知曉民辦小學報名步驟,同意民辦小學報名成功後不再修改報名志願”後,方可正式報名。每個適齡兒童填報1所民辦小學參加電腦隨機錄取,並可填報1個民辦小學調劑志願。調劑志願分為三類:同校調劑(同校內住宿或走讀等分類計劃間調劑)、區內調劑(就讀意願區內其他民辦學校間調劑)、集團內調劑(同一集團內外區其他民辦學校間調劑),可在3類調劑類型中選擇一個調劑志願。


例如,家長報名了一所民辦小學的住宿志願,該家長在填報調劑志願時可以報名這所小學的走讀志願;或者報名就讀意願區內其他民辦小學;或者報名這所小學所屬集團在外區有寄宿條件的民辦小學。


報名民辦小學前,請家長務必仔細閱讀有關民辦小學的招生簡章,特別是招生計劃類型及其條件。如遇部分報名志願須確認是否符合報名條件,家長鬚做出確認後方可繼續報名。


無論報名公辦小學還是民辦小學,一旦點擊“確認提交”按鈕,將完成報名,不得再次報名或更改報名信息。


如家長不選擇報名公辦小學,又未被民辦小學錄取的,根據第一批公辦小學驗證和已分配入學的實際情況,以本市戶籍人戶一致優先、同類排序靠後(比如同屬人戶一致類,即排在此類靠後)為原則,由相關區教育行政部門按照當年度區、校招生政策和細則安排入學。


五、本市公辦小學如何進行驗證?


5月16日-5月17日為全市公辦小學第一批驗證日。網上報名公辦小學的兒童家長根據短信通知或“入學報名系統”查詢的相關信息按時到校進行驗證。


本市戶籍兒童:家長鬚帶領適齡兒童,攜帶戶口簿、《上海市小學入學信息登記表》、預防接種證,在居住地登記就讀的還需攜帶《本市戶籍人戶分離人員居住登記(回執)》或廉租房相關材料等。


非本市戶籍兒童:家長鬚帶領適齡兒童,攜帶戶口簿、《上海市小學入學信息登記表》、預防接種證,父母一方有效的《上海市居住證》、參加本市職工社會保險證明或《就業失業登記證》,以及適齡兒童本人的合法居住證件(《上海市居住證》或《居住登記憑證》)。


5月20日起,對已驗證通過的適齡兒童,陸續發放公辦小學入學告知信息。


各區指定的驗證點將對適齡兒童家長攜帶的證件進行驗證,並通過居住證讀卡機對適齡兒童本人及父母居住證件和證件有效期限進行驗證,通過有關信息系統對隨遷子女父母參加本市職工社會保險證明或靈活就業登記證明進行信息比對。


5月30日-5月31日為全市公辦小學第二批驗證日。


六、區教育行政部門如何統籌安排本市戶籍人戶分離的適齡兒童就學?


根據本市有關文件規定,2020年繼續做好本市戶籍人戶分離適齡兒童、少年居住地登記入學工作。具有本市戶籍的適齡兒童確有困難不能在戶籍地入讀小學的,憑居住地所在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出具的《本市戶籍人戶分離人員居住登記(回執)》(憑居住房屋產權證明、租用公房憑證、包括公共租賃房在內的房屋租賃登記備案證明等辦理),申請居住地登記入學(截止日為2020年4月23日)。


各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資源分佈情況在區域內統籌安排本市戶籍“人戶分離”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如登記入學的學生數小於學校招生計劃數時,按照“就近對口入學”的原則,安排學生進入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就讀;如登記入學的學生數大於學校招生計劃數時,按照“戶籍地與居住地一致優先”原則,先安排戶籍地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的適齡兒童、少年,再統籌安排本市戶籍“人戶分離”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統籌時參照適齡兒童、少年實際居住時間、與同住監護人的關係等因素先後排序。3月20日前,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公佈本市戶籍“人戶分離”適齡兒童入學實施細則。


本市集體戶籍適齡兒童參照居住地登記入學辦法就讀。本市戶籍居住廉租房的適齡兒童可憑戶口簿及相關居住證明在廉租房所在地登記入學,由區教育行政部門安排就近入學。


七、今年小升初如何進行系統操作?公辦初中如何對口入學?


今年“入學報名系統”繼續與小學五年級學生學籍信息對接。4月2日-4月13日,小學五年級學生家長鬚在學生就讀小學,核對“入學報名系統”中的關鍵信息(戶籍地址、居住地地址等),並填寫家長手機號碼(作為家長接收初中入學信息的聯繫方式),獲取《上海市初中入學信息核對表》。如發現有關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的,應在4月13日前憑有效證件到學生就讀小學進行更正。4月13日為本市小學五年級學生初中入學關鍵信息核對、更正截止日。


在外省(自治區、直轄市)就讀五年級的本市戶籍學生、非本市戶籍學生,如需在本市就讀六年級的,須到戶籍或居住所在地的指定登記點辦理入學信息登記手續(截止日期為2020年8月10日),獲取《上海市初中入學信息登記表》,由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入學。


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在生源預測的基礎上,公佈各公辦初中招生入學劃片方案。由於受人口出生高峰等因素影響,部分公辦初中招生入學劃片範圍可能會有適當調整。按照區教育行政部門公佈的劃片入學方案與招生計劃,採取小學劃片對口、居住地段對口或“電腦派位”等方式免試招收小學畢業生進入初中就讀。公辦寄宿制學校(上海市回民中學除外)限在本區範圍內招生。


八、跨區就讀小學五年級學生可以回戶籍所在地或居住地就讀公辦初中嗎?


跨區就讀的本市戶籍小學五年級學生,應在就讀小學畢業,畢業後可在學籍所在區就讀初中,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申請回戶籍(居住)地所在區就讀初中。確需回戶籍(居住)地入學的學生,應向就讀小學提出申請,由學校告知審核證件、網上申請、統籌安排等事項,家長在網上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經審核符合條件的,由戶籍(居住)地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學校就讀。辦理申請回戶籍(居住)地就讀手續的截止日期為4月13日。


九、如果有意願就讀民辦初中,如何進行網上報名?


2020年民辦初中招生實行網上報名,有意願選擇民辦初中就讀的學生,請家長務必仔細閱讀民辦初中發佈的招生簡章,特別是招生計劃類型及其條件,並於5月6日-5月8日進行民辦初中網上報名。報名時登錄“入學報名系統”,點擊“民辦初中報名”按鈕進行網上報名。


進入網上報名頁面,會出現“報名指南”,提示家長要通過“報名登錄”“填報志願”“確認提交”“報名成功”四個環節方能確保報名成功。家長鬚仔細閱讀“報名指南”並勾選“我已閱讀民辦初中網上報名指南,知曉報名步驟,同意報名成功後不再修改報名志願”後,方可正式報名。


家長需輸入孩子的學生證號(學籍副號)、學生姓名、家長手機號碼,獲取手機驗證碼後,方可進入民辦初中志願填報流程。先自動跳轉到所確定的區,再填報民辦初中志願。每個學生填報1所民辦初中參加電腦隨機錄取,並可填報1個民辦初中調劑志願。調劑志願分為三類:同校調劑(同校內住宿或走讀等分類計劃間調劑)、區內調劑(就讀意願區內其他民辦學校間調劑)、集團內調劑(同一集團內外區其他民辦學校間調劑),可在3類調劑類型中選擇一個調劑志願。


例如,家長報名了一所民辦初中的住宿志願,該家長在填報調劑志願時可以報名這所初中的走讀志願;或者報名就讀意願區內其他民辦初中;或者報名這所初中所屬集團在外區有寄宿條件的民辦初中。


如遇部分報名志願須確認是否符合報名條件,家長鬚做出確認後方可繼續報名。

點擊“確認提交”按鈕,將完成報名,不得更改報名信息。


十、在網上報名民辦學校時,如報了不符合條件的志願,會產生什麼後果?


為提高市民對教育資源的多樣化需求與民辦學校資源供給的匹配度,本市允許民辦學校按寄宿、走讀、收費等不同情況設置分類招生計劃。家長在網上報名民辦學校時,請務必仔細閱讀相關民辦學校的招生簡章,特別是民辦學校的招生計劃類型及其條件。部分報名志願須家長確認是否符合報名條件,一旦填報並確認提交,將無法更改報名信息。


對於不符合相關分設計劃報名條件的學生,請不要報名相關志願。對於需家長確認是否符合報名條件的計劃,各區可組織驗證,驗證時間為5月20日-5月21日。驗證不通過的將不予錄取。如報名調劑志願的,按調劑志願的相關規則錄取;如調劑志願未錄取或未報名調劑志願的,由其就讀意願區按公辦學校招生辦法安排入學。


十一、報名民辦學校何種情況下實施電腦隨機錄取?如何確保民辦學校電腦隨機錄取的公正公平?


如報名人數(分類計劃,下同)小於或等於招生計劃數的,全部錄取;如報名人數大於招生計劃數的,招生計劃全部由各區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電腦隨機錄取。電腦隨機錄取時間為5月18日至5月19日。


本市將採取多種措施保障電腦隨機錄取的公正公平。一是各區使用全市統一的電腦隨機錄取軟件;二是鼓勵各區在電腦隨機錄取過程中引入公證機構參與;三是電腦隨機錄取全過程向市、區兩級教育行政、督導、監察部門以及學校家委會代表等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監督;四是實施電腦隨機錄取全程錄像;五是電腦隨機錄取結束,結果及時由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公佈,並導入“入學報名系統”。


十二、民辦一貫制學校小學畢業生可以直升本校初中部嗎?


民辦一貫制學校可設置初中階段本校免試直升計劃和校外招生計劃,在堅持2020年校外招生計劃數原則上不少於2019年校外實際招生數的前提下,由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如本校直升意願人數小於或等於免試直升計劃數,可全部直升;如本校直升意願人數大於免試直升計劃數,將由區教育行政部門實施電腦隨機錄取。


民辦一貫制學校小學畢業生如有意願在本校直升,須於4月2日-4月13日信息核對時,由家長在“上海市初中入學信息核對表”中選擇“本校直升”意願;如未在規定時間內選擇“本校直升”意願,則不能被本校直升錄取。


民辦一貫制學校小學畢業生本校直升,必須堅持免試原則,不得組織任何形式的考試、測評、面試或面談。


選擇本校直升意願但未被電腦隨機錄取的小學畢業生,可以參加民辦初中網上報名,也可以由學籍地所在區教育部門根據公辦初中入學辦法安排入學。


十三、今年小升初如何實施“公民辦學校同步招生”?


2020年起將實施公民辦初中同步招生。有意願就讀公辦初中的學生根據就讀意願區教育行政部門確定的劃片對口、居住地段對口或“電腦派位”等方式入學。


報名民辦初中未被錄取的,根據公辦初中已分配入學的實際情況,以對口生源優先、同類排序靠後(如同屬對口某公辦初中的生源,即排在此類學生靠後)為原則,由相關區教育行政部門按照當年度區、校招生政策和細則安排入學。如已填報《本市戶籍學生回戶籍(居住)地就讀申請表》,按照填表時所選擇的戶籍(居住)地,由相關區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進入公辦初中就讀。


十四、家長如何獲悉民辦學校電腦隨機錄取結果?


民辦學校電腦隨機錄取結果產生後,“入學報名系統”將發送手機短信告知家長電腦隨機錄取結果,家長也可訪問各區指定網站或登錄“入學報名系統”查詢。各區可組織民辦學校錄取驗證,驗證時間為5月20日-5月21日。


一旦被報名的民辦學校錄取,不得再被其他民辦學校錄取。


十五、如報名民辦學校調劑志願,將如何錄取?


5月18日至5月19日各區組織實施報名志願電腦隨機錄取時,將同時舉行調劑志願的電腦隨機錄取,產生順序號。5月23日至5月24日根據報名志願錄取情況開展調劑志願錄取。當民辦學校報名人數小於招生計劃數時,空額計劃數將根據調劑志願隨機錄取順序號錄取。調劑志願錄取結果將由“入學報名系統”發送手機短信告知家長,家長也可以訪問各區指定網站或登錄“入學報名系統”查詢。


一旦被報名的民辦學校調劑志願錄取,不得再被其他民辦學校錄取。


十六、境外學生報名民辦學校如何錄取?


境外學生報名民辦學校,原則上與境內學生一樣參加民辦學校錄取,當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數時參加電腦隨機錄取。


個別境外學生比例較高的民辦學校經審核同意可在學校計劃中分設境外招生計劃,用於招收境外學生。當境外學生報名人數小於或等於境外招生計劃數時,全部錄取;大於境外招生計劃數時,同樣實施電腦隨機錄取。具體分設境外招生計劃的學校,境外學生家長可查詢有關學校的招生簡章。


十七、來滬人員適齡隨遷子女就讀本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必須具備哪些條件?


根據《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轉發市教委等四部門關於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就讀本市各級各類學校實施意見的通知》(滬府辦規〔2018〕 5號)等要求,2020年,來滬人員適齡隨遷子女需在本市接受義務教育的,適齡兒童須持有效期內《上海市居住證》或《居住登記憑證》,父母一方滿足下列兩種情形之一:


第一種情形:持有效期內《上海市居住證》,且一年內(2019年7月1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參加本市職工社會保險滿6個月的證明(不含補繳,因疫情防控需要允許補繳的除外);


第二種情形:持有效期內《上海市居住證》,且連續3年(首次登記日起至2020年6月30日)在街鎮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妥靈活就業登記。


2020年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受理隨遷子女辦理入學手續截止日為8月10日。


區教育行政部門可結合本區實際,統籌安排適齡隨遷子女入學。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小學階段以安排進入公辦學校為主,部分地區確實無法安排公辦學校入學的,應統籌安排進入政府購買服務的民辦小學就讀。初中統一安排至公辦學校就讀,入學後學校應告知學生及家長完成義務教育後報考高中階段學校的相關規定和政策。


本市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年註冊制度,由各區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向學生家長髮放“學年註冊告知書”,明確註冊對相關證件核對的要求。來滬人員隨遷子女及其家長要關注持有證件的有效期,及時到相關部門續簽(因疫情防控需要自動簽註的除外)或補證。對不能提供有效證件的,暫不予以學籍註冊。學校應向家長告知不能註冊學籍所產生的後果。家長鬚向學校承諾並及時前往有關部門辦理相關證件,確保所持證件的有效性。


十八、今年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的“校園開放日”將如何進行?


為宣傳和展示本市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成效,讓市民更加貼近、深入瞭解“家門口的好學校”,今年所有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和有意願的民辦學校只舉行網上“校園開放日”。“校園開放日”不與招生錄取掛鉤。


3月21日開始開展網上“校園開放日”活動。各區將在區教育網站或微信公眾號集中公佈學校網上“校園開放日”時間安排和開放方式。學校網上“校園開放日”開放時間不少於7天。

網上“校園開放日”期間,學校不得組織報名或變相報名,不舉行任何形式的測試、測評、面試、面談或調查,不收任何學生的簡歷等材料。


十九、今年如何加強招生工作的監管?


市、區教育行政、監察、督導部門加強對義務教育階段招生工作的指導、監督與管理,特別是加強民辦學校電腦隨機錄取過程和結果的監督與管理。依法依紀查處招生入學工作過程中的違紀違規事件,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入學工作規範有序進行。


公辦學校在招生過程中,舉辦重點班、實驗班、快慢班、特色班,報名錄取學生時以學生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等為依據或參考的,或拒絕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適齡殘疾兒童入學的,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等有關規定,由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改正,經查實,情節嚴重的,對直接負責的校長和其他相關人員依法給予處分。


民辦學校在招生錄取過程中未兌現“三個承諾”(不提前組織學生報名或變相報名,不舉行任何形式的測試、測評、面試、面談或調查,招生錄取不與任何培訓機構掛鉤),以考試(測試)等方式選拔錄取學生的,錄取學生時以學生各類考試、競賽、培訓成績或證書等為依據或參考的,或存在招收無學籍材料學生,利用招生入學違規收費,組織對報名的學生家長進行測評、調研等活動的,擅自在計劃外招收學生等違規招生行為的,由所在區教育行政部門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等有關規定,責令校長或有關責任人員及時糾正,並酌情核減該校的招生計劃數,核減政府專項扶持資金。


招生違規情況記入校長和教師信譽檔案,與職稱職級評定、評先評優相掛鉤。市教委將招生違規情況、對違規現象的監督查處情況納入對區政府教育工作考核,教育監察部門也將視情況予以處理。


今年“入學報名系統”繼續開闢實名“舉報投訴”欄目,發現有違規情節的,學生和家長可對招生中的違規現象提供確鑿的證據(照片、音頻、視頻等),進行實名舉報。市教委招生監督電話為:23116647。


二十、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改革實施後,將不再挑選生源,本市將在哪些方面支持民辦學校發展?


本市多年來堅持促進公民辦學校協調發展。在義務教育民辦學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本市也將繼續支持民辦學校發展,以適應市民對教育多樣化的需求。


一是經費支持上,要求各區設立民辦教育發展專項資金,落實民辦學校公用經費補助政策,按照不低於上海市義務教育公辦學校生均公用經費基本標準補助公用經費(含免學雜費部分)。


二是在特色建設上,支持民辦學校開展特色學校、特色項目、特色課程等軟硬件建設。


三是在教師發展上,落實民辦學校教師在師資培訓、教研科研、職稱評定等方面與公辦學校教師享有同等待遇,支持民辦中小學教師團隊建設。完善民辦學校教師社會保障機制,鼓勵支持民辦學校為教職工建立年金制度,改善教職工退休後的待遇。


四是在考試招生上,作為“不挑選生源的學校”可享受與公辦學校同樣的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名額分配招生計劃。



版權聲明:本文轉自NAPIS校長聯席會 ,內容來源上海教育、杭州網,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