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與考研落榜的隔空對話

王陽明大家並不陌生,他原名王守仁,最著名的莫過於他的心學,明代的心學發展的基本歷程大致可歸結為“陳獻章開啟,湛若水完善,王陽明集大成。可就這樣的天才在他二十二歲考進士不中,二十五歲再次參加科舉,再次落第。但面對父親的開導時,他笑道“你們以不等第為恥,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

今年考生340餘萬人,即使擴招也仍舊意味著有240萬的考生會落榜,如果光從結果來看,落榜著實會對我們的信心造成一種打擊。悲觀,自我懷疑這些令人懊惱的情緒也紛至沓來。那麼王陽明在落第被貶後流落貴州時,他的感悟最有名的便是“龍場悟道”,即“聖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於事物者誤也”。這是什麼意思呢?聖人之道就是良知,判斷事物的對錯問自己的良知就夠了,而不是外在的一些事物。於我們而言,只要在備考的過程中我們無怨無悔,拼盡全力,不管結局如何,依舊要學會相信自己。有的花成長在溫室,有的花孕育在沙漠,還有的花綻放於峭壁,你的盛開可能只是不在此處,下一秒的戰場或許就是你絢爛的舞臺。如果結果已是令你感到痛苦,何必再去嗔怪自己呢,王陽明前輩不也是一朵盛開在寒冬的傲梅,去找尋自己真正的歸屬之地。

“我以不登第卻為之懊惱為恥”。事物的結果我們是無法改變的,情緒卻是我們自己的,如果連自己都不能給自己一個擁抱,和那個躲在角落瑟瑟發抖的自己談話和解,誰又能去救贖我們內心那個歇斯底里的你呢?陽明即心明。心明則萬物皆是光,即使渺小的你也在努力的熠熠生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