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一個有態度的吃瓜群眾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導讀:


我本人在早期觀影階段,重要的人生觀形成時期,曾經瘋狂迷戀過美式青春片,瘋狂搜集此類相似題材的電影來看。以至於後來成年後真正瞭解我的人,都會感受到非常西化的思維和處事風格。


心理年齡也一直停留在17歲,“暴躁小蘿莉”的人設這麼多年都未曾改變。我也會像影片的主人公格雷戈一樣若無其事講出直白又尷尬的真相,對不熟的人,不屑於偽裝隨和與熱情。


So,我昨晚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彷彿一瞬間穿越回那個熱血又魯莽的年紀,肆無忌憚揮灑著好像永遠不會流逝的青春。而這部電影裡的青春迷茫卻在死神鐮刀的陰影下,幻化出了一種奇異的溫情,而這樣的美好,或許就是我們所向往的成長。


電影簡介:


這部2015年度的冷門佳片——《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是由福斯探照燈公司發行,阿方索·戈麥茲-瑞洪執導(也是導演的長篇電影處女作),托馬斯·曼、奧利維亞·庫克、RJ·塞勒主演的電影。


影片改編自傑西·安德魯斯的同名小說《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講述了性格孤僻的高中生格雷戈與身患白血病的女孩瑞秋的故事。這部105分鐘的文藝青春片,另有譯名:初戀有病(港) / 我們的故事未完待續(臺) 。影片劇本也曾被譽為2012年的劇本黑名單。


本片在2015年聖丹斯電影節獲得評委會大獎以及觀眾選擇獎,福斯探照燈公司隨即以1200萬美元買下發行權,

這是聖丹斯歷史上賣價最高的影片。作為一部喜劇定位的獨立電影,沒有各種懸念浮誇造作,勝在平淡真實細膩動人。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豆瓣評分8.2,打出四星、五星好評的佔80%以上。就是真的小眾,昨晚看電影的時候,連彈幕都沒有。可我還是要強烈推薦給大家,好看!


那麼,接下來我就從電影的藝術風格、人物塑造和主題反思三個方面,由淺至深地為大家解讀這部今年看過最完美的獨立電影,小清新美式青春片——《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


一、藝術風格


1、 主角身上的強烈迷影文化色彩,讓這部小眾青春片瞬間拔高格調,惡搞電影海報可愛到爆炸。


格雷戈在講述自己與厄爾成為“合作伙伴”的原因時,提到了兩人都喜歡經典電影(肯定是被他那個愛貓如命又酷愛電影的老爸影響)。長大後的兩人,不再滿足於觀看電影,當一個合格的影迷,而是親自拍攝電影,致敬(或者說惡搞)那些影壇經典。


這個“迷影文化”設定,真是極大提升了主角魅力,畢竟搞藝術的男孩子,感覺總是那麼酷!強烈的迷影文化色彩,出人意料的創意和對經典文藝片的致敬,順便還拔高了這部小眾青春片的格調。他們惡搞的電影名字和海報通通可愛到爆炸。


“迷影”這一概念誕生於電影藝術萌芽期,可以追溯到20世紀20年代,是由先鋒派導演路 易·德呂克率先創造出來的。簡單來說,迷影其實就是對電影極度迷戀的概括性表述。《迷影文化史》中,將迷影看作對電影類似宗教般的崇拜,是 “一種世俗化時代的新宗教,或者說,電影迷戀展現了現代人迷戀文化的宗教性質” 。


接下來咱們就盤點一下電影中的迷影元素。畢竟咱們的主人公是熱衷於翻拍經典電影的骨灰級影迷,所以影片中大量出現了對經典電影文本的戲仿,有直觀的視覺標誌和對影像風格的臨摹,而且超級搞笑。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兩位騷年致敬的電影大師不完全統計:希區柯克、特呂弗、庫布里克、赫爾佐格、戈達爾、維斯康蒂、伯格曼。


惡搞電影名字:在電影中格雷戈和厄爾一起拍攝了42個搞怪短片:《老年凱恩》《羅斯瑪麗的蘿蔔》《四百兄》《瘋狂之鞋》《剖析漢堡》《迷路記》《襪條橙》《吃貨八部半》《狗屎男》《絲絨酒》《羅生疹》《少吸氣》《毛老摩》《輕蔑其貌》《與巨型安德烈晚餐》……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也正是因為這種設定,才能讓格雷戈完成了為瑞秋一人所拍攝的那部電影,也讓兩人的友誼在互相陪伴,靜靜看電影的過程中逐漸生根發芽。“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這話是真的有道理,肯為你花時間的人,總是有些不一樣的情愫。


2、 不飽和的馬卡龍清新色澤,單元模式的碎碎念敘事手法,營造真實又美好的青春。


這部小眾青春片的電影質感很值得稱道,影片攝影師鄭正勳是韓國人,曾經是樸贊鬱導演的御用攝影師,拍攝過《老男孩》、《親切的金子》等片,在美式風格下依然發揮出了超讚的水準。馬卡龍色低飽和度粉藍黃綠,像是平實版的韋斯·安德森童話。


個人非常喜歡電影裡瑞秋房間佈景的搭配和用色,所有的傢俱佈置裝飾都很棒,清新的馬卡龍色,青春和成長的顏色,而不是一味的粉嫩,看起來就是個文藝範兒的有料少女。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借用厄爾初次拜訪瑞秋的話語:“我喜歡你的房間,我見過有些房子是粉紅蓬鬆的狗屎,把Hello Kitty和古銅色的裸男海報貼滿牆,真是看得我想吐。”導演很看重細節,精緻的小道具和惡搞電影,每個都是驚喜。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這部由小說改編的獨立電影,採用了單元模式的碎碎念敘事手法,為觀眾營造了真實又美好的青春。

進入高三篇、我和女孩相遇篇、友情在劫難逃第一天……諸如此類的小標題讓我們暢通無阻融入一場美式少年,平凡又偉大的青春。


二、人物塑造


1、 內向孤僻,並不真心喜愛自己的格雷戈,卻有著一顆出人意料溫暖柔軟的心


影片主角格雷戈,是個自我評價過低的好小夥兒,他總是自嘲長得像只金花鼠,把自己的校園女神想成雄壯的麋鹿,在自己的腦洞小劇場總是被無情踩踏。實際上在我看來還挺帥的。他在高中的生存方式也是別具一格的低調。


在影片開始的第一章節“進入高三篇”。格雷戈就做了一段清晰闡述:“高中是一個自成一體的世界,高三時我已經通曉這個世界裡多個國家的語言和風俗,運動員國的點頭禮、癮君子王國的碰拳禮、電影人民共和國那毫無意義的俏皮話。


你總會屬於一個國家,那無法使你得到全面保護,但我認為我找到了解決之道,取得所有國家的居民身份,獲得暢通無阻的護照。只需和所有人低調和諧相處,不時與他們隨意交流,而不引起他人注意,從不參與任何不輕鬆或不成熟的交流。就像派兵去往阿富汗一樣,和逼格最高的國家公民保持良好的關係。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但有些地方是我不能去的,比如學校的餐廳,這裡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爭議領土,就像克里米亞克什米爾還有加沙地帶的混合體,當然還包括有海盜出沒的那片印度洋,因此我總在我歷史老師辦公室吃午餐,麥卡錫先生是整個學校唯一理智的成年人。”


格雷戈在和瑞秋的相處過程中,還是被這位患病少女逼著申請的匹茲堡州立大學,頗具喜感的申請書撰寫過程中,我們再一次直面了格雷戈內心的自卑和怯懦。雖然他擁有獨特的幽默和才華,溫暖善良的心,但是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種美好。


幸好,電影結尾我們還是從瑞秋的眼中看到了真實的他,一個自視甚低,但卻極度溫柔善良,樂於付出和坦率真誠的人。

沒有人可以像他一樣做如此多的事逗瑞秋開心,但格雷戈做到了。他犧牲了自己一年的時間陪伴和鼓勵瑞秋,但最終收穫的卻是滋養一生的寶貴財富。


2、 在花季年華查出白血病的文藝少女,既疏離脆弱又堅定強大,她值得最美的友誼


電影中的瑞秋和格雷戈見面伊始,表現出的抗拒和冷漠,很符合查出重病後敏感脆弱的文藝女孩該有的反應。災難面前,沒有誰會喜歡一個關係並不親密的點頭之交忽然之間的同情和關心,尤其是內心帶著那麼一絲驕傲,愛看書的青春美少女(她家裡很多書)。


奧利維亞·庫克很美啊,而且還為這個角色勇敢剃了光頭。想起國內優質青春片《少年的你》,周冬雨也為了角色把頭髮犧牲了,雖然不是光頭,但也差不多了。

很敬佩女演員為藝術奉獻的勇氣。


記得格雷戈被自己老媽逼著給瑞秋打得第一個電話嗎?尷尬到天際的對話,卻讓我全程姨母笑,真是太可愛了!雖然被瑞秋無情拒絕,但是他後來直接登門反向求助的操作也是足夠硬核。


坦率到可怕又可愛謙虛的小耗子格雷戈原話是這樣的:“我來不是因為同情你,而是我媽強迫我來。如果我不過來,我媽會把我的生活化成人間地獄。我沒有誇張她的煩人程度。她幾乎是嘮叨界的勒布朗·詹姆斯。我知道我幫不了你什麼忙,而是你得幫我一個忙,咱們一起玩一天,我媽那兒就能交差了,不干涉彼此的生活。成交?”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瑞秋從被同情的患病弱勢角色變為幫助格雷戈擺脫嘮叨老媽的施救者,怎麼會拒絕呢?


誠實確實是一種最好的策略,無論是商業還是友誼。從此之後,我們就透過格雷戈撥開了瑞秋脆弱疏離的面紗,接觸到這個文藝少女堅定強大又溫暖的內心。


是她鼓勵自卑封閉的格雷戈申請大學,勇敢面對人生的挑戰和成長;是她用自己的細膩溫暖和善良,幫助成績一落千丈的格雷戈有了進入大學的機會。她得到了最美的友誼,也付出了最誠摯的心,像個人間天使,最終促成了一個少年的成長。


3、可愛的老黑厄爾,簡直是矯情糾結的格雷戈註定的朋友,他們的友誼是一場宿命


電影中對厄爾的介紹出現在影片的第15分鐘,格雷戈並未承認厄爾是他的朋友,他稱之為“合作伙伴”。幼兒園時期他倆就認識了,兩家彼此之間只有幾步路。但是厄爾家周圍環境很差,他的爸爸在德州,他的媽媽有抑鬱症,而他哥哥德里克的狗總是很兇,可憐的小格雷戈老是擔心會被吃掉。


他倆基本上都在格雷戈家玩兒,格雷戈那個愛貓如命的老爸是社會學終身教授,他的工作可以讓他經常無所事事地呆在家裡。經典的一流外國影片,各種古怪至極的食物在此時被安利給兩個小屁孩兒。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雖然家庭背景相差懸殊,但不知為何這倆孩子喜好差不多。而且從小他們就意識到,他們都很喜歡經典外國電影。小孩子無法洞察原因,也很難解釋清楚,但總覺得這樣充滿暴力、費解甚至可能毫無意義的電影就像真實的生活。


總之倆孩子太喜歡電影了,堪稱骨灰級影迷,“迷影文化”踐行者,所以最終開始自己拍攝。他們每部電影的概念就是選一部喜歡的電影,然後把電影名改得蠢一點,再拍成新的電影。他倆樂此不疲製作了42部小電影。也因此開啟了給瑞秋拍攝電影的計劃。


這倆人的友誼就是一場註定的宿命啊!性格互補(不是厄爾的熱情推動格雷戈,他會更封閉),住得近,愛好還一致。就算有過爭執和衝突,但是格雷戈被人找茬的時候,老黑厄爾不顧倆人還在冷戰期間,飛奔而來助陣的畫面,就是最樸實義氣的友誼了吧!


三、主題反思


1、 青春的迷茫


青春,是與七個自己相遇。一個明媚,一個憂傷,一個華麗,一個冒險,一個倔強,一個柔軟,最後那個正在成長。


每個人的青春都有屬於自己的迷茫和秘密。就像格雷戈隱藏在迷影生活之下的封閉又敏感的內心。他會像普通情竇初開的小男生一樣喜歡校園性感女神——麥迪森;他也會在和瑞秋一起靜靜觀影的時候大腦跳線,切到羅曼蒂克的幻想;他也會因為自卑怯懦,不敢申請心儀的大學。他對自己的未來充滿恐懼且一無所知。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他的青春就像每一個普通的中學生正在經歷的那種,不高高在上,也不神秘莫測。所以這部電影的親民性和代入感都很高,每個人都能通過格雷戈看到自己的青春迷茫。但是命運總會為每個孩子安排好屬於自己的天使。


那個人可能是你的朋友、家人、同學,甚至是一閃而過的陌生人。這些人在你的人生旅途中忽然出現又消失,但那段彼此相識的經歷和回憶,卻能在不經意間改變你的思維和命運。他們就像一束溫暖的陽光,照射在你常年被陰影籠罩的內心。撥開青春的迷霧,描繪出金光閃閃的未來。


電影中,格雷戈的封閉自卑,在和瑞秋的相處中一點點土崩瓦解,他學會了努力爭取自己想要的未來,學會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甚至在影片結尾穿著燕尾服,坐著加長林肯卻沒去舞會。他放了心儀女神鴿子,也要去醫院陪伴瑞秋看完那部只為她而拍的電影。


他的迷茫和怯懦在做決定的一瞬間已經消失殆盡,他已經在這段友誼中蛻變為更好的自己。


2、 友誼的滋生,成長的溫情


友誼和成長像是同一片葉子的兩面,在這部電影中互相交融,你很難把它們拆分清楚。


先說友誼,我們可以參考大佬們的言論來分析電影中的情節和畫面。


真正的友誼是一種生長緩慢的植物,它們必須在經歷了一次次嚴峻的考驗之後才能名副其實。——華盛頓


事實也是如此,即便瑞秋和格雷戈這段友誼開始得倉促且尷尬,這個臭小子最初就是害怕自己媽媽的嘮叨神功,不得已而為之,但沒想到後來竟然和瑞秋建立起真正誠摯的友誼。


時日無多,時間短暫的相處,也不是一帆風順。他們的友誼在瑞秋決定放棄化療的時候經歷了最嚴重的危機。

那段超長鏡頭拍攝的爭吵,看得人心都揪起來了。兩個小孩子互相飆狠話,格雷戈無法理解瑞秋的自我放棄,不能坐視不理,但瑞秋覺得如果他不能接受自己遵從本心的選擇,就是個差勁的朋友。還讓他回到最初“與人疏離,毫無存在感且自我憎恨的生活”。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從瑞秋家裡離開的格雷戈遷怒於藏不住話的厄爾,兩個發小兒爆發了有史以來最激烈的爭吵,甚至揮動了拳頭,當然厄爾也罵醒了他,告訴他瑞秋才是真正在乎他。即使經歷冷戰,最終格雷戈還是選擇回到瑞秋身邊,陪伴最後一程。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或許人生最美好的東西就是他同別人的友誼。這樣的友誼使歡樂倍增,悲痛銳減。最能施惠於朋友的,往往不是金錢或一切物質上的接濟,而是那些親切的態度,歡悅的談話,真情的流露和純真的讚美。


那電影關於成長的部分呢?


真正的友誼帶來的改變和成長主要體現在男主角格雷戈身上。我們從這個普通的美國中學生身上看到了他的迷茫和堅定,還有被女主帶領的成長。


如果這個夏天,他們沒有相遇,格雷戈未來的路肯定會不同。在瑞秋的鼓勵下,他才有希望成為一名匹茲堡州立大學的學生,可以選擇在人生路上成為更好的自己。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影片的最後十分鐘完美催淚。男主回到瑞秋的房間,發現了那些書本里的秘密,精緻的紙雕,小小的三個朋友坐在階梯上吃冰棍,就算是瑞秋的肉體消亡了,她的友誼和愛從未離開。壁紙上那隻小松鼠,一直在森林中跳躍。


我們的成長,總是要伴隨著歡樂,爭吵,淚水與無奈。最後,可能那些光陰的故事,全被折進了書頁的某個章節。它們會在你某一次翻開書的時候不小心滑落,告訴你不要遺忘。你只要安靜地把它們重新折回書裡就可以了。然後,抬頭微笑,慢慢成長。


有時候也在想,時間到底給了我們什麼,是一抹釋懷的淡然,還是化不開的悲傷?我們只能把這些悲哀,歸結為成長。


3、 死亡的陰影


有人說:“接近死亡可以帶來真正的覺醒和生命觀的改變。”顯然這是一個從電影名字就能感受到死亡陰影的影片,《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字在本應陽光明媚的美式青春片裡顯得那麼突兀和殘忍。人物設定和國內的《滾蛋吧!腫瘤君》有些類似,都是身患絕症的樂觀女孩,但內核卻天差地別。


這部電影的主題並不是描述堅強少女如何勵志,如何樂觀面對疾病和死亡。重點還是青春、友誼和成長。導演採用閃切的手法壓縮時間,用搞怪誇張的粘土動畫給格雷戈的內心世界代言,活潑的音樂、不飽和的馬卡龍甜美色澤、獨特的感覺、節奏、氣氛融合交織,沖淡了絕症和死亡帶來的陰影。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幽默中隱含悲傷,治癒中不忘思考,清新真誠又坦率,瞬間俘獲了所有觀眾最真摯的情感。死亡的陰影沒有太多壓迫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導演耍了個小花樣,格雷戈在影片中兩次提到“她不會死,她的身體越來越好了”,這樣的暗示,讓觀眾心情愉悅且輕鬆,以至於後來的反轉,我們和格雷戈成功共情。忽然面對好友死亡的錯愕與悲傷,讓格雷戈的內在自我逐漸覺醒,甚至導致生命觀的改變。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在瑞秋離世之後,導演通過細膩的鏡頭語言,將女孩兒的內心畫卷重新打開,壁紙上手繪的跳躍的小松鼠,象徵夢想和友誼的精緻書雕,畫在書上的逐幀動畫,還有牆上留下的剪刀,鏡頭伴著音樂緩緩地展現在男孩兒面前,讓人又驚又喜,同時又充滿悲傷。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格雷戈的歷史老師麥卡錫先生說的那句雞湯:“Someone's life continuing to unfold.”此時無比應景,原來,當某人死後,你確實依然能夠繼續瞭解他。只要你還有回憶,那麼死亡就不是友誼的終點。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其實探討死亡的好電影很多,龍媽那部《遇見你之前》,摩根·弗里曼的《遺願清單》,都曾在直面死亡的過程中,探討人生的意義,描述角色的成長和轉變。我喜歡這部電影的詮釋方法,不愧是“2015年最美的電影”。死亡來襲,女孩這陣風吹過,少年的青春繼續生長,不落俗套的情懷,甜而不膩的清新。


寫在最後:


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青春少艾,這個故事關於友誼、關於愛情、關於死亡、關於青春和成長,還有可愛迷影少年的夢想,沒有國外青春片裡常見的浮誇,也沒有國內的狗血,它只是用喜劇的方式講了一個似曾相識的高中生故事。


撇開友情,無法談青春,因為友誼是點綴青春最美的花朵。——池田大作


電影中的青春是可以讓平凡人產生共鳴的,男孩不是學校風雲人物,女孩也不是校花尤物。他們的感情純粹真實,友誼居多,愛情的小火苗並未燃燒起來。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我們在電影前一個半小時會看得很開心,畢竟喜劇的外殼永遠那麼討喜,導演集中火力在最後十分鐘精準定位觀眾內心最柔軟的地方,你也一定會被電影傳達的主旨所感動。


或許成長的過程就是破繭為蝶,掙扎著褪掉所有的青澀和醜陋,在陽光下抖動輕盈美麗的翅膀,閃閃的,微微的,幸福的顫抖。就像瑞秋留下的那些動人的小細節,她的人生畫卷在格雷戈眼前徐徐展開,為他的人生鋪就了一個閃閃發光的銀色階梯。


《我和厄爾以及將死的女孩》死神鐮刀下的青春迷茫和成長溫情


他一定去上了大學,帶著瑞秋的友誼和期許,還有一顆熱愛電影,柔軟善良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