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漫“後思春期人群”利於本土發展難在國際出彩,帶給國漫的思考

最近看到了一了很有意思的問題,說“為什麼日本的動畫角色基本都很低齡?”漫漫覺得很有意思,而且評論也很有意思。

日漫“後思春期人群”利於本土發展難在國際出彩,帶給國漫的思考

有人說:大家都喜歡看少年熱血漫和美少女戀愛漫,沒有人想看程序員社畜日常生活。

有人說:動畫受眾基本上是青少年,所以迎合受眾的需求和年齡,增強代入感。

其實,大家說得都有道理,不過他們卻忽視了日漫創作的初衷與理念。結合最近看的一篇文章,來說下漫漫的一些感受。

日本動畫受眾面向:後思春期人群

可能大家對這個名詞比較陌生,漫漫也是最近看到一篇文章才知道了這個概念。

後思春期人群,是指青少年——40歲中年人的人群。他們的生理功能發育成熟,但是心理發育尚未成熟,處於由幼稚轉向成熟這樣子階段的一個人群。

我們都知道日漫作品做得好,不僅技術水平高,尤其是作品的立意,也總是包含社會萬象,有內涵,有映射,有深度。

日漫“後思春期人群”利於本土發展難在國際出彩,帶給國漫的思考

去年大火的《鬼滅之刃》,一群青少年的奮鬥熱血史,炭治郎失去親人,與我妻善逸、義勇等人斬殺惡鬼,場面是血腥和刺激。

這個在國內基本上是看不到的,因為它不適合“小孩子”看。所以在這個層面,國內的很多年輕人都想國漫分級,避免說起動漫就是動畫,就是低齡兒童看的幼稚片。

日本動漫產業是國民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所以只要能賺錢,只要能夠商業化變現成功,又能一定程度上獲得名聲,就足夠了。

日漫“後思春期人群”利於本土發展難在國際出彩,帶給國漫的思考

就連已經連載幾十年的《哆啦A夢》等還在傍晚檔的電視上播出之外,其他的基本都在走全民路線。受眾增加了,自然收視播放也會增加,然後大賣。

所以即便他們作品中的角色都是青少年高中生,但是卻已經是後思春期人群的特徵。

比如談戀愛,比如面對人生的思考,比如拯救國家,拯救世界,再比如要提前經歷成人所接觸到的社會等等。

一方面是日本國情的體現,另一方面則是完整的成人社會的寫照,動漫造夢者們賦予了高中生、青少年們成人的思維和責任,展現成年人的理性思維與心理活動。

日漫“後思春期人群”利於本土發展難在國際出彩,帶給國漫的思考

《蠟筆小新》很多孩子在看,很多成人也在看,因為裡面不僅有天真童趣,還有各種成人才懂的內涵和段子。

《百變小櫻魔術卡》是童年回憶,但是你只記得小狼與小櫻的甜蜜互動,卻忽視了桃矢和雪兔、小櫻和知世的關係,不是你看不到,而是當時的年紀你不知所以。

宮崎駿的愛徒片淵須直表現了他對日本動畫的擔憂:日本動畫因為“本土的無禁忌”,導致了內容的窄而深,實際上就是各種因素得雜燴,看似深度,不過是“一招套路”,充滿了各種快餐文化因素罷了。

日漫“後思春期人群”利於本土發展難在國際出彩,帶給國漫的思考

如果這個套路放在中國,那麼國漫就能看到希望了。但是日本的這個套路在動畫歷史上,已經被用爛了,放在國際舞臺上就顯得十分“低廉”,自然也就不會再獲國際大獎。

近年來,日漫更是百合、賣腐動漫作品源源不斷地產出然後輸出。

迪士尼動畫電影為什麼能屢獲大獎

日本的動漫面向的是後思春期人群,那麼迪士尼電影的受眾群體呢?

早期的迪士尼作品是憑藉米老鼠、唐老鴨和各種公主系列作品火起來,然後火遍全世界的。看過的朋友應該都有一個感覺:作品的故事簡單,沒有太多的層次在,所以大多數是兒童在看,長大後成年人也很少會看,因為這不是他們的現實寫照,過於浪漫。

其實很多能夠全球火起來的作品,都是有全球的戰略部署,滿足自己本土觀眾的需求不行,必須考慮到各個國家的觀眾情感共鳴。

日漫“後思春期人群”利於本土發展難在國際出彩,帶給國漫的思考

所以他們的漫威世界的系列作品,故事的架構都很簡單,將一個簡單的故事,英雄拯救地球,樂此不疲。還有《冰雪奇緣》,也是將一個簡單的故事,然後幸福快樂。

因為他們需要考慮到其他國家的一些禁忌,他們會刪減、剔除,最終出來的便是一個全球通吃的作品,用簡單的故事講通俗易懂的道理。片淵須直將其稱之為“廣而淺”。

此外還有一點,迪士尼的很多作品當中,他們的人物角色是多樣的,並不僅僅是青少年和高中生,他們得年齡跨度很大。

日漫“後思春期人群”利於本土發展難在國際出彩,帶給國漫的思考

所以成年人也會去看自己同齡人的故事,去體會他們的人生。孩子去看他們同齡得故事,去體驗他們的世界。

日本動漫是造夢的,所以低齡會讓大家回憶青春或是自動代入,美國動漫作品也有造夢的,但是它讓你知道白日做夢並不可取。

從視覺體驗上來說,日本滿屏的高中生男女會讓很大一部分觀眾難以接受,尤其是還有那種穿著簡單的,不適合親子觀看。

所以基本上除了宮崎駿大師的作品在電影院上映之後,家長會帶著孩子一起去看,其他的基本上都是動漫愛好者的狂歡,所以也就造成了日漫在中國的越來越“小眾化”。

日漫“後思春期人群”利於本土發展難在國際出彩,帶給國漫的思考

迪士尼電影完美避開了所有的日漫弊端。《瘋狂動物城》、《尋夢環遊記》、《冰雪奇緣》、《頭腦特工隊》等等,他們在國內是越來越大眾化,即便角色也很萌可愛,但是全民通吃的擬人化得可愛和萌。

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說看日本動漫的男女是“宅男宅女”,提起“宅男”就是邋里邋遢、不修邊幅的屌絲男形象。

對國漫的啟發:兒童和成人向動畫要做到兼顧

成人向動畫可不是“影片”的那種概念,而是類似於《鳥孩子》、《養家之人》這種層現成年人社會現實與潛規則的作品。

一般這種作品的國際反響很高,類似於文藝的存在,雖然不被所有觀眾所熟知,但是基本上都是奔著國際大獎去的。這一個法則在動漫行業也同樣適用。

日漫“後思春期人群”利於本土發展難在國際出彩,帶給國漫的思考

日本動漫很不錯,但是國際大獎的作品不多,除了宮崎駿大師的系列作品呼聲較高之外,其他的也基本上是觀眾呼聲高,國際大獎的評選的評委看不上眼。

《哪吒》衝擊奧斯卡落敗,《刺客伍六七》獲得法國昂西國際動畫節提名,也是這個道理。

動漫創作自嗨是不行,想要國漫崛起,走的應該是國際化的道路,而不是自我狂歡,這也就是所謂的走出去,引進來。

只有在不斷地做比較,才能發現自己的問題出在那裡,才能夠跟上世界的節奏,從而獲得在國際上的一席之位。

日漫“後思春期人群”利於本土發展難在國際出彩,帶給國漫的思考

國漫的現狀與日本剛好相反。國產動畫面向兒童的不少,《喜羊羊與灰太狼》、《開心超人》、《熊出沒》、《舞法少女》等等,而且TV動畫依舊有很堅實的群眾基礎。

但是有一個問題。兒童向動畫既不像兒童動畫,也不像成人向動畫,就是雜亂無章。日本是在成人向動畫裡儘量保留兒童動畫的影子,而國漫則致力於在兒童向動畫即添加成人世界因素,還顯得不倫不類。

再看面向青少年以上人群的動畫,目前來說國漫做的還不錯,這個相較於日漫來說,有自己的一個優勢,只要保持住不日系化操作,國漫還是有很大潛能的。

日漫“後思春期人群”利於本土發展難在國際出彩,帶給國漫的思考

目前國產動畫要做的,第一是開發真正兒童化的作品,不要添加成人用語和思維方式。

第二完善動漫主題昇華,展現更多的深刻立意,做到在作品上的年齡層次區分,自然也就能自然分流觀眾,各自匹配。

日漫受阻,國漫進步,這是國漫發展的一個很好的機遇,抓得好國漫崛起奮鬥的時間也能少個幾年。

漫漫有話說

說實話,真正影響國產動畫發展的從來都不是所謂動漫,而是電視上播放的某些兒童向動畫片。因為他們成人要素的添加,導致有些成年人去看了,又被當做幼稚、不成熟。

國漫真的是冤枉,看國漫的人更冤。

註解:為方便理解,文章中的動畫特指低齡、面向兒童的動畫片,動漫為青少年乃至成人觀看的動畫片,比如《靈籠》、《刺客伍六七》、《秦時明月》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