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畫贈紅塵,不意隱仙山

才子鬱郁不得志的故事,已經爛了大街,偏偏今天我也要說這麼一個人,他就是----李流芳.好在李流芳雖然不得志,但他生平過得快意無比,並無絲毫的抑鬱.

李流芳,何許人也?一個有著百度詞條的人,字長蘅,明代詩人,書畫家,三十二歲中舉人,後絕意仕途。他與同時的婁子柔,程孟陽,唐叔達共稱“嘉定四先生”。李流芳與程孟陽都擅長繪畫。

作畫贈紅塵,不意隱仙山

李流芳山水圖扇頁

李流芳對婁子柔說:

“精舍輕舟,晴窗淨幾,看孟陽吟詩作畫,此吾生平第一快事。”

婁子柔說:“吾卻有二快,兼看兄與孟陽耳!”

畫不盡的靈秀山川,充拓著文人心胸,其中會心意味,全在一筆一畫間流露。


作畫贈紅塵,不意隱仙山

李流芳仿米雲山圖扇頁

在都門有一間館舍,名字在現在看來有些不雅,叫“雞樹館”,李流芳遇到一位以歌舞為業的女子正在彈曲,心中很是讚賞,便作了一幅畫相贈。女子回到家,將畫掛在室中,從此海內外的文人遊客來到都門,無不前去欣賞,這位女子也隨之成名。有幾位歷史上留有詩名擁有拜讀詞條的人,在上面題了詩。

王西樵題:

壓雲突兀一峰蒼,石路寒松共渺茫。

莫怪丹青足詩意,詞人解識李流芳。

方田伯題:

幾家茅屋翠微橫,石壁疏林無限情。

絕少人行向山峪,儼然古剎有鐘聲。

沒有浪漫的愛情故事,只有美的境界的交融,吸引著無數文人墨客的嚮往。


作畫贈紅塵,不意隱仙山

李流芳檀園墨戲圖軸

古時可能信息不便,想拜訪一位名士,真是看緣份,有一位曾說:

”流芳往來湖山,謂可終老,不意遂返道山,每遘遺墨,想見其人。“

這才有了我們的標題:”作畫贈紅塵 不意隱仙山”。


作畫贈紅塵,不意隱仙山

松山遠岫

嗟嘆古人情懷,縱逢不平世,依然有大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