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可夫傭兵百萬,殲滅保盧斯第6集團軍,為何放走了A集團軍群

一般認為,蘇軍只要推進到亞述海、攻佔羅斯托夫就能切斷A集團軍的歸路,但事實證明即使達到這樣的戰略目的,也不可能全殲A集團軍,蘇軍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切斷A集團軍的全部退路,例如克里米亞半島。

顯示原圖

朱可夫傭兵百萬,殲滅保盧斯第6集團軍,為何放走了A集團軍群


事實證明,1942年末到1943年初,蘇軍沒有可能全殲德軍南方集團軍群(此時被分為A集團軍和B集團軍),朱可夫集中114萬軍隊在頓河大河灣處發動反攻(天王星行動),他對面的B集團軍群相當虛弱,但也遠沒有到不堪一擊的地步,保盧斯的29萬人死守斯大林格勒是限制蘇軍向前推進的主要原因之一,這個城市外圍集中了蘇軍7個方面軍,按照十則圍之的理論,這7各方面軍總兵力不下於40萬人,將近朱可夫可用兵力的一半。

朱可夫傭兵百萬,殲滅保盧斯第6集團軍,為何放走了A集團軍群


根據戰後統計,B集團軍群下屬的德軍、羅馬尼亞軍、匈牙利軍和意大利軍總兵力在81.4萬人以上,其中德軍只有25萬人,且多被困在斯大林格勒包圍圈內。剩餘的僕從國軍隊也分散在長達一千多公里的頓河防線上,曾有一個黨衛軍師防守上百公里戰線的情況,保盧斯能調動的預備隊只有1個裝甲師和1個擲彈兵師,這讓朱可夫佔盡優勢,天王星行動順利的難以想象。

朱可夫傭兵百萬,殲滅保盧斯第6集團軍,為何放走了A集團軍群


按照計劃,天王星行動之後就應該發動切斷A集團軍歸路的“土星行動”,但是戰役還沒有發起蘇軍就不得不面對現實,曼施坦因元帥的第57裝甲軍正氣勢洶洶的殺向斯大林格勒,蘇軍第2近衛集團軍被突如其來的攻擊打的措手不及,眼看曼施坦因就能將手裡的補給送到包圍圈內,蘇軍意識到B集團軍沒有被打垮,於是修改了土星行動,放棄了在1942年末攻佔羅斯托夫的計劃,這給了A集團軍逃脫的機會。

朱可夫傭兵百萬,殲滅保盧斯第6集團軍,為何放走了A集團軍群


根據修改後的土星計劃,蘇軍集中2個集團軍打擊德軍弱點,就是頓河上的意大利第8集團軍,該集團軍擁有13萬人,其中近5萬人與德軍援兵會和繼續抵抗,擋住了蘇軍南下攻佔羅斯托夫的道路;同時,曼施坦因果斷放棄解救斯大林格勒,讓第57裝甲軍沿著頓河後撤,準備拱衛羅斯托夫。

朱可夫傭兵百萬,殲滅保盧斯第6集團軍,為何放走了A集團軍群


在這一切潰敗的同時希特勒終於同意A集團軍群后撤,該集團軍指揮官克萊斯特的撤退行動在1942年12月29日之後展開,而且跑的相當之快,德軍整個南線的殘兵迅速向羅斯托夫靠攏。正是頓河集團軍群、B集團軍群殘兵的頑強抵抗和希特勒明智的撤退命令,挽救了A集團軍群。

朱可夫傭兵百萬,殲滅保盧斯第6集團軍,為何放走了A集團軍群


但是危機遠沒有解除,朱可夫認為只要繼續發動小土星行動還是有希望全殲A集團軍和頓河集團軍的,由於希特勒嚴禁撤退,A集團軍和頓河集團軍都集中在羅斯托夫周圍。而且1943年2月2日保盧斯元帥投降,蘇軍可以將後方兵力盡數調往前線,將亞述海岸邊和東烏克蘭的軸心國部隊趕盡殺絕。

朱可夫傭兵百萬,殲滅保盧斯第6集團軍,為何放走了A集團軍群


然而朱可夫隨後認識到,曼施坦因領導下的頓河集團軍和A集團軍戰鬥力依然不可小覷,蘇軍始終不能攻下羅斯托夫和A集團軍據守的塔曼半島,屢戰屢敗的意大利軍隊也表現出少有的英勇,在第57裝甲軍潰退的道路上,擋住了蘇軍第51集團軍的追擊,為防守羅斯托夫爭取時間。直到東烏克蘭的德國B集團軍被打垮,重鎮盧甘斯克、哈爾科夫、庫爾斯克相繼失手,蘇軍向西進攻的兵力快要到達第聶伯河時,曼施坦因才被允許主動放棄羅斯托夫,此時已經是1943年2月18日,A集團軍一路撤到了東烏克蘭逃出生天。

朱可夫傭兵百萬,殲滅保盧斯第6集團軍,為何放走了A集團軍群


由此可見,蘇軍雖然強大,但在寬大的戰線上始終沒有機會徹底殲滅對手,這給了A集團軍撤出高加索的時間。況且,在塔曼半島防禦圈裡,還雲集了30萬軸心國部隊,希特勒不肯放棄這個登陸場,其實也是為A集團軍爭取的第二條歸路,塔曼半島的後方就是寬度不到20公里的刻赤海峽,當時德國的軍備部長阿爾伯特-施佩爾已經開始在建造橋樑,與今天的克里米亞大橋相似。A集團軍完全可以通過這個狹窄的海峽撤離,蘇軍不可能將其殲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