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很美好!但不是靠單打獨鬥完成的!

未來很美好,但不是靠“單打獨頭”完成的

高金波 高金波 2016-06-22

互聯網將世界一分為二,實體世界和虛擬世界。在虛擬世界之中,智能企業的典型特徵是“將大眾創造出售給大眾”。譬如,你通過微信與朋友聊天,你即是信息的製造者,又是信息的使用者;你使用谷歌搜索,你的每次搜索選擇都促使谷歌更加“聰明”的原因;你使用YouTube,你即是視頻的提供者,又是視頻的收看者 ……

如果沒有你(消費者),微信、谷歌、YouTube等企業將毫無競爭力可言。因此,在虛擬世界,消費者替代員工成為創新的主體,成為競爭力之源。這是一種全新的創新方式,使智能企業具有零就業承載、零成本的特徵。谷歌、百度、騰訊、阿里等智能企業核心業務單元的淨利潤率都能輕鬆超過50%,這在實體領域是不可想象的。

某種程度上來講,智能企業只從大眾口袋拿走錢,而幾乎不為大眾提供就業機會。每個智能企業都像一個自強化的現金黑洞,吞噬著實體世界的現金。當現金由實體世界單向流向虛擬世界,虛擬世界的自我強化與實體世界自我弱化,必然相伴發生。阿里市值超越中石油是虛擬世界自我強化的明證。底特律、通用汽車、諾基亞的破產是實體世界自我弱化的縮影。

在自我強化的機制推動下,虛擬世界的企業逐漸長成參天大樹,並將智能化的觸角伸向實體領域。智能化全面入侵實體,“虧損潮”隨之而至。這是我們感覺錢越來越難賺和幸福從指間“溜走”的根本原因。在零售領域,電商可以覆蓋所有的用戶群體,幾乎所有的實體零售商都在電商的打擊範圍之內。電商的成本會隨著規模化和智能化技術的引入而不斷下降,而實體零售商的房租、人力成本卻會隨著房價的上漲而持續上升。

兩者之間的競爭是不對等的,京東們像開著飛機向地面掃射的特種部隊,而實體零售商則像拿著大刀長矛的義和團。京東們每虧損1元錢,都可以打掉實體零售商百元級別的利潤。這種槓槓效應讓華爾街願意支付給京東們更多的炮彈,以“傷己20,殺敵2000”的毀滅方式來完成對傳統零售業的顛覆。

顯然,這種顛覆的終極埋單者是大眾,因為利潤是市場的氧氣。在服務領域,團購網站並不創造價值,卻強行將成本分攤到飯店、酒店、洗浴、桑拿、美髮等服務商頭上。騰訊推出的“1分錢洗車”,看似有利車主,實則是壟斷的前奏。在運輸領域,谷歌推出的無人駕駛技術日趨成熟,並開始在商業運輸和出租車領域替代人力。在生產領域,立體農業和無人工廠正在取代農民和產業工人,使生產加速進入智能化階段。……

要麼顛覆,要麼被顛覆!中間道路是很難成立的。這是智能化全面入侵實體產業和人類就業的真實寫照。在原有的機制下,無論人類如何努力都無法與智能機器、智能軟件匹敵,因為智能企業的核心盈利方式是將大眾創造出售給大眾,是一種自強化的“現金黑洞”。

我們如何擺脫被顛覆的命運?《智能社會》給你一種全新的解決方案。

未來很美好!但不是靠單打獨鬥完成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