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寧波菜又叫“甬幫菜”,擅長烹製海鮮,鮮鹹合一,以蒸、烤、燉等技法為主,講究鮮嫩軟滑、原汁原味,色澤較濃;

這一期大志就帶您前往寧波,探索寧波舌尖上的美味!

  • 寧波三臭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寧波三臭指的不是一道菜,而是三道菜——臭冬瓜、臭莧菅、臭菜心;

寧波人吃“臭”的食性由來已久,所謂爛發肥、臭生香,這三道寧波著名的臭菜真的是超級開胃下飯的;

經過臭滷醃製的冬瓜、莧菅、菜心,變得軟塌塌、香糜糜、臭兮兮的,看起來雖然分外不起眼,卻是寧波人心愛的家鄉之味哦!

  • 腐皮包黃魚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腐皮包黃魚系用優質完整的薄豆腐皮包上新鮮生淨大黃魚肉炸制而成,用醋與茄汁醬等佐食,其味更佳,這是一道有百餘年曆史的寧波名菜。

  • 雪菜大黃魚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大黃魚肉嫩味鮮少骨,雪裡蕻鹹菜,質地脆嫩,鮮美可口,有一種特殊的鮮香味;

以這兩種為主料燒製的雪菜大黃魚,魚肉嫩,菜香。

  • 寧波年糕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寧波除了湯圓,年糕也是一絕。在寧波年糕幾乎就沒有不好吃的,有嚼頭又不粘牙;

年糕和排骨燒在一起,醬汁收的乾乾的,非常入味。

  • 寧波湯糰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寧波湯圓是江南小吃之冠,寧波湯糰確實有特色:湯清光潔,口感佳美,“香甜鮮糯滑”五個字佔全了;

以水磨糯米粉、黑芝麻、豬板油、白糖、桂花為原料製成,湯糰盛入碗後,再加白糖、桂花及紅綠絲,湯清色豔,團圓光澤,桂花香濃。

  • 冰糖甲魚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作為寧波著名的漢族菜餚,冰糖甲魚一直以其鹹香酸甜的口感聞名於世;

肥嫩鮮美的甲魚肉質細膩不塞牙,湯汁稠稠的,吃起來非常美味;

這道菜不僅好吃,還具有養身滋補的作用,對於氣虛、貧血、體熱的人來說具有非常好的作用;

但是品嚐美味的同時,請注意不要吃與甲魚藥性相剋的食物哦!

  • 紅膏嗆蟹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寧波的紅膏嗆蟹做法簡單、滋味十足,是來到寧波不得不吃的一道美食;

寧波的紅膏嗆蟹做法有很多,簡單有簡單的做法,複雜有複雜的做法,簡單來說是用配好的鹽水把蟹嗆死,蟹選用的是上好的梭子蟹,一般醃製10個小時之後就能食用了,吃不慣的可以醃製24個小時;

當然,也可以根據喜好添加白酒或者黃酒、白糖等調料進行調味,味道會更好的。

  • 酒醉泥螺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泥螺對於許多人來說如同榴蓮,愛它的人為它心醉,討厭的人半點也吃不下去;

寧波泥螺做法多種多樣,但是要真正體驗泥螺的鮮美滋味,酒醉泥螺是很好的選擇;

酒醉泥螺不僅充分保存住了泥螺本身的鮮味,也因為黃酒將它的腥味去除了讓泥螺的鮮甜凸顯,使得這道菜做法雖然簡單,在味道上卻是獨特的。

  • 黃魚鯗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跟我讀:黃魚鯗(xiang),很多人不瞭解黃魚鯗和白鯗的區別,實際上,讓大志告訴你,它們的區別就是沒有區別!是的,黃魚鯗又名白鯗,用鹽漬後曬乾,加生薑清蒸就能夠成為一道營養豐富、味道鮮美的菜餚;

黃魚鯗的肉質有嚼勁,清蒸後的魚肉鹹淡適口,帶著一絲脂肪的口感愈加細膩,並且這道菜本身就富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值得一吃。

  • 豆酥糖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淡黃色的膏狀物體……這是大志對寧波豆酥糖的粗略概括寧波豆酥糖又稱三北豆酥糖,始創於清代;

實際上,豆酥糖作為寧式茶點小吃中的佼佼者,香酥易化、入口甜糯,而且豆酥糖一點都不粘牙,吃在口中還會有淡淡的黃豆香氣;

因而幾乎每一個來寧波的人都會被這小小的點心所俘虜,流連忘返。

  • 荷葉粉蒸肉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在植物界,我堅信沒有比荷葉更美好的存在了——荷葉雞、荷葉蒸鴨、荷葉粥、荷葉茶……當然,還有荷葉粉蒸肉!

寧波的鮮荷葉裹挾著炒熟的香米粉以及仔細調味的鮮豬肉,整體蒸制而成;

作為寧波十大名菜的荷葉粉蒸肉,細膩的米粉侵潤了豬肉的油脂,變得油亮亮的,豬肉嫩嫩的窩在米粉中,撲面而來的荷葉香氣真是引得人們饞蟲大動呢!

  • 寧波綠葉糕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寧式點心一直以來都以精緻、美味著稱,深受廣大吃貨的喜愛之情;

寧波綠葉糕更是其中的佼佼者,由綠葉包裹的透明糕點小巧可愛,軟軟的一團裡包裹著棕紅色的夾心清晰可見,冰凍過後吃起來更加爽口,細膩Q彈的口感在牙齒序列之間迸發,甜絲絲的夾心流出與味蕾充分接觸,甜而不膩,根本吃不夠呢!

  • 苔菜拖黃魚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苔菜拖黃魚是浙江寧波的一道傳統名菜。苔菜,又名乾薹、海苔;

當地居民都喜歡以苔菜切成末,與麵粉拌成糊,用黃魚肉條蘸裹麵糊入油鍋炸熟食用,故名為“苔菜拖黃魚”;

此菜以香味濃郁、魚肉鮮嫩而著稱,深受人們歡迎,黃魚和苔菜都是本地特產,風味獨特;

此菜軟糯鮮嫩,且有苔菜的清香味,食時蘸醋更佳。

  • 水晶油包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水晶油包, 是一種甜包,餡子的原料比較講究,需選肥厚之豬板油,去皮筋,摻 和精製白糖,製成顆粒狀待用,以多種果仁、瓜子仁和糖瓜條等與白糖加工成蓋糖;然後將板油粒與蓋糖裹入劑子,揉壓成扁圓狀,蒸熟即可。

  • 千層餅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千層餅始創於清乾隆年間,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是浙江名點,也是溪口的象徵,名揚海內外;

千層餅以麵粉製作,加白糖、芝麻、花生米及適量苔菜粉,經過12道工序,精心烘焙而成,其厚約兩公分,每一塊都有27層以上的薄片重疊,入口鬆脆不粘牙,甜中有鹹,鹹中有甜,吃完口有餘香。

  • 朗霞豆漿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豆漿在中國的地位猶如牛奶在西方,要在這樣一種廣泛普及的食物中脫穎而出,寧波餘姚的朗霞豆漿自然不同凡響;

與別地的不同,朗霞豆漿形如剛出鍋的雞蛋羹,漿汁醇厚,入口鮮香,是四季皆宜的小吃;

要做成朗霞這樣的豆漿,黃豆和水都要嚴格選材,浸豆、煮漿等的製作過程更是不容有失,牛肉豆漿和羊肉豆漿是它的特色口味,吸引不少食客從全國各地慕名而來。

  • 奉化芋艿頭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芋艿頭可說是奉化的招牌,在江浙一帶十分有名;

奉化的芋艿頭呈球狀,表皮棕黃而頂端粉紅,個頭大,單個重1公斤以上,大的有2.5公斤左右,無怪乎奉化市被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農學會和《中國特產報》聯合命名為“中國芋艿頭之鄉”;

奉化芋頭皮薄肉粉,香糯可口,無論是烘、烤、炒,還是蒸、煮、澆湯,都很美味。

  • 羊尾筍乾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是寧波著名的土特產之一,由精選的優質雷筍和龍鬚竹筍為原材料,去殼加鹽、水,蒸烤而成;

它的顏色白裡透黃,味道鮮美可口,有“百日菜”的美譽,一年四季均可食用;

吃的時候,用冷水漂一漂,加點糖、味精、麻油,就是一道香噴噴的涼菜,或者用來放湯,也可增加湯的鮮美度。

  • 三北豆酥糖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源於清朝,由余姚陸埠鎮一家名為“乾豐”南貨茶食店一位姓殷的師傅所創;

它口感鬆軟,味道香甜,入口即化,不粘牙,無糖渣,吃完後,淡淡的黃豆味久久不散;

豆酥糖一推出市場,就受到熱烈追捧,轟動方圓百里,慕名而來者絡繹不絕,後來,流傳越來越廣,成了寧波最具代表性的小吃之一。

  • 寧海牡蠣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寧海縣誌》記載:“鐵江之中有兩嶼,曰石孔雙山,縣此三十八里,兩島矗立,狀如印,內一島平夷,古神廟在焉。宋進士馮唐英避亂隱此,見巖邊牡蠣盛生,教居民聚石養之。”說明早在七百多年前,寧海就開始養殖牡蠣;

西店鎮的淺海水質得天獨厚,適宜牡蠣生長,這裡培養出來的牡蠣肥壯鮮嫩,富含蛋白質、維生素、核黃素等營養成分,素有“海牛奶”之稱。

  • 黃魚面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寧波人極喜歡黃魚,無論大小;

從前,餘姚一家酒家的大廚就嘗試將黃魚與面一道煮,煮出來的麵湯濃味醇,魚嫩面滑,獲得當地食客的喜愛,於是,這道菜就成了餘姚的特色,流傳至今;

面要煮得好吃,面、湯、料缺一不可,餘姚的黃魚面,面是手工製作,嚼勁十足,湯里加了醬油,味濃色豔,黃魚用油煎炸,香酥可口。

  • 跳魚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跳魚生活在淺海灘塗,因為營養豐富,有“水中人參”之稱;

在寧波沿海,很多人將它作為小孩子開葷的首選,有“吃跳魚開葷,小孩子摔倒頭不著地”和“開葷娃娃吃跳魚,一世生活有富餘”的說法;

跳魚肉質鮮美,做法很多,清燉、紅燒、椒鹽都可。

  • 長街蟶子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長街鎮特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是蟶子生長的絕佳之地;

酷熱寒冷的時節,蟶子最為肥美。長街鎮的蟶子殼薄肉肥實,入口鮮美不腥氣,被稱為“西施舌”;

在寧波,蟶子是家常菜,清蒸、蔥油、紅燒……吃法各種各樣;

中醫學說認為蟶肉甘、鹹寒,能滋陰除煩、消暑治痢、益胃補虛。

  • 奉蚶
“舌尖上的美味”——寧波

又叫泥蚶、蚶子,唐元和四年時曾被列為貢品,是相當高端、大氣、上檔次的美食;

奉化的蚶子大而肥壯,鮮而細嫩,微鹹而無泥,又富含蛋白質、十八種氨基酸及多種維生素,有補血健胃的功效;

連《本草綱目》都記載其有“潤五臟、益血色”,自古以來,就是滋補佳品。

以上就是大志為您推薦的寧波的特色小吃,如果您有什麼好吃的推薦,可以給大志留言或私信;

喜歡大志的點贊,轉發加關注,每日更新,帶你們去吃遍祖國的美味,關注大志不迷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