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三分鐘——105℃的水你見過嗎?

科普三分鐘,每天為您專業科普有趣的知識!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水的最高溫度只能達到100攝氏度,超過這個溫度,那麼水就會由液體變成水蒸氣,事實真實如此嗎?

可以很明確的告訴您,事實並不是這樣的!


科普三分鐘——105℃的水你見過嗎?

那麼當水的溫度超過100攝氏度時,水的形態會發生什麼變化呢?為此科學家們特意在碳納米管裡做了實驗。當水的溫度達到100攝氏度時,逐漸地產生了水蒸氣。隨著繼續對水加熱,水的形態逐漸從水蒸氣奇蹟般地結成冰了!


科普三分鐘——105℃的水你見過嗎?

可是高溫能使水結冰,這是違背了常理的,根本不可能嘛!

於是科學家們對碳納米管裡的水進行分析後發現,由於不斷地對水加熱,使得水分子間的結構發生了變化,產生了水分子重組的現象。在改變了水的分子結構後,大幅度地提高了水的冰點,因此也就有了水在高溫下出現結冰的現象。這也就意味著,如果對水的溫度加熱到越高,那麼水的冰點也就越高,從而出現和正常認知不一樣的現象。

後來科學家們發現水在納米管中的冰點,會隨著碳納米管的直徑變化而發生變化。0.01納米的變化都可以讓水的冰點差異幾十度。而將碳納米管的直徑改為兩納米時,水分子的冰點卻一下子降到了零下83度。


科普三分鐘——105℃的水你見過嗎?

其實很多的科研結果都是在一個很巧的機遇下發現的,也許這前期並沒有經過大的邏輯思考,或者很強硬的理論基礎,只是一個思路,一個突發奇想然後就直接開始研究,結果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相信科學家們這次發現的水在高溫下可以結冰這個結果肯定會有很大的價值。

同時也祝各位關注小軒的朋友們,不光科研順利,萬事都順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