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北京西城8具3米高史前人類骨骼事件揭祕

史前巨人一直是網友比較關注的奇聞異事,到底這個世界上曾經有沒有巨人一說,目前還沒有可靠證據證明有巨人,但很多動物在史前都是有巨型的時代,後來進化變小,這也讓很多人認為,人類可能也有這樣的巨型時代,或者說有某一族、某一地區存在過這種超大個頭的人類,早在1921年北京西城據說發現過8具3米高的巨人遺骸,這件是是真的嗎。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解密1921年北京西城8具3米高史前人類骨骼事件!

1921年北京西城8具3米高史前人類骨骼事件揭秘

1921年北京西城8具3米高史前人類骨骼事件:

【事件真實性】:80%

【真實性原因】按理8具3米骨骼,多少有些記錄,卻怎麼也找不到。1921年考古界最出名的無非安特生等人發現北京人遺址,自從開啟近代中國考古學之始。

【解釋】:基本已屬於破解:

最終的結論是:那8具骨骼不是史前人類,而是史前巨猿,類似好萊塢電影中的金剛。

1921年北京西城8具3米高史前人類骨骼事件揭秘

據英國《泰晤士報》、《每日郵報》2005年15日報道,加拿大科學家一項最新研究顯示,大約100多萬年前,東南亞(包括中國境內的南方地區)的原始森林中生活著一種巨猿。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靈長類動物,身長3米,體重高達544公斤。早期人類曾與這種龐然大物“比鄰而居”,一起度過了100萬年的時光,直到10萬年前才徹底滅絕。讓遠古時代人類慶幸的是,這種巨猿不吃肉,主要以竹子為食,不然的話,恐怕就沒有我們人類的今天了。

1935年,荷蘭古生物學家G?H?科尼斯瓦爾在香港中藥鋪出售的動物牙齒中偶然發現了一枚被稱為“龍骨”的巨大暗黃色臼齒。經過研究,科尼斯瓦爾確定它們屬於某種大型靈長類動物的牙齒,並將其定名為“步氏巨猿”。這枚牙齒比人牙大得多,但兩者卻有許多非常接近的特徵。也正因為如此,人類學家魏登瑞曾將其改名為“巨人”,甚至認為它就是人類的直接祖先。魏登瑞是當時的人類學泰斗,但他在這個問題上卻犯了大錯。以後的化石證據很快表明,人類的體型進化趨勢和大多數哺乳動物一樣,是由小到大,而絕不是由大到小。20世紀50年代以後,在中國南方和越南陸續發現了大量的步氏巨猿化石,僅僅在廣西柳城縣的一個山洞中就發現了1076枚牙齒,這個洞也因此得名為“巨猿洞”。令人遺憾的是,科學界一直沒有弄清巨猿的生存年代和滅絕時期。

1921年北京西城8具3米高史前人類骨骼事件揭秘

巨猿生活在100多萬年前:

加拿大麥克馬斯特大學地球地理學教授傑克?裡克對此很感興趣,他帶著疑問和先進的儀器來到中國廣西地區的洞穴進行了實地考察。在當地科學家的幫助下,裡克仔細地研究了巨猿的化石以及其生活的環境,並利用先進的電子旋轉共振器以及高精度的絕對日期鑑別法推算出了巨猿的生活年代。

他表示,從這些化石的年代可推算出,這種史前巨猿生活在100多萬年前,和早期人類在地球上共存過,直到10萬年前才徹底滅絕。裡克說:“判明巨猿存在的年代對於人類進化史的研究很有意義,因為那時也正是人類經歷巨大進化而改變的時代。此外,目前學術界有觀點認為廣西也是現代人類的起源地之一,而巨猿化石位於同一地點,它能為此種學說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1921年北京西城8具3米高史前人類骨骼事件揭秘

由幾顆牙齒窺探巨猿的廬山真面目:

古生物學就是一門“從局部推測整體”的學科,雖然研究人員目前還沒有發現整個的巨猿骨骼,但是他們通過對巨猿生活時代之前,同時代以及現代猿外形的認真比較,把巨猿的形貌進行了合理的復原。簡單來說,復原過程就是根據牙齒和下頜骨復原出與之匹配的頭骨,接著根據頭骨復原出整個軀體骨架,然後再用皮肉和毛髮加以“潤色”。

目前的分類學認為,巨猿是西瓦古猿的後裔,與亞洲猩猩關係較近,屬於猿類而遠離人類進化的主幹,所以專家們參照了西瓦古猿的頭骨;而在軀幹方面,則考慮到如此巨獸難以在樹上生活,便以兩種大型地棲靈長類———現存的大猩猩和已滅絕的一種狒狒為標準;至於毛髮則“借用”了亞洲猩猩稀疏的棕黃色長毛,因為兩者同樣生活在亞洲的亞熱帶和熱帶叢林中。有一種觀點認為巨猿的“大下巴”可能是因特殊食性而過於發達,因而復原者們出於謹慎起見,姑且推測它們長著一個相應的“大腦袋”。於是,它的頭長與身高的比例被定為1:6.5,不但遠大於南方古猿的1:8,也比人類的1:7要大。最後,一個高達3米、體重高達544公斤的龐然大物就誕生了。

1921年北京西城8具3米高史前人類骨骼事件揭秘

巨猿很大,但非常溫柔:

當這種怪物穿過森林的時候,它沉重的腳步引起地面的震動,足以將原始人類嚇得四散奔逃。人們也許會擔心,當時那麼弱小的原始人類是怎樣與如此高大、兇猛的怪物同處一個時代。裡克稱,早期人類可能和這種巨猿面對面接觸過,不過,他們是比較幸運的,這種史前巨猿很溫柔,根本不殺生,更談不上吃人了。根據對其牙齒的化學分析,可推測出巨猿是徹底的素食者,最喜歡的食物是竹子,偶爾也吃吃樹葉和果實。

裡克指出,實際上,身體巨型化在食草動物中是很普遍的一種趨勢。個子大了既能減少天敵的威脅,也有利於食草動物間的競爭。人們總會想當然地認為,越大的動物也會越兇猛,其實並非如此。直到50年前,大猩猩還被視作凶神惡煞,但現在已經證明它們是非常溫和害羞的動物。依此類推,巨猿也應該是“和平主義者”。由於雌性巨猿的體型只有雄性的一半,它們很可能也像大猩猩一樣集小群生活,以一隻成年雄猿為領袖。

1921年北京西城8具3米高史前人類骨骼事件揭秘

巨猿到底是如何滅絕的:

一般而言,大型動物食量大、繁殖慢,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差。在巨猿生活的末期,正是冰河期反覆出現,整個北半球氣候多次劇烈動盪的時期,而它們的主要食物——竹子,還有一個幾十年一遇的集體開花期,這些都給巨猿的生存造成了極大威脅。聯想到大熊貓在受到人類充分“照顧”的條件下還生存得如此艱難,巨猿的滅絕也是很正常的了。

也許還有一個因素不應該忽視,那就是人類。根據“走出非洲”學說,現代人的祖先在80萬年前進入東亞,在這裡遭遇了龐大而遲鈍的巨猿。過了50萬年,巨猿消失了,而人類依然存在,而且更加強大。有研究人員認為,由於當時人類比巨猿更為敏捷,殘酷的競爭迫使巨猿把竹子作為主要的食物,而狹窄的飲食結構使得其在與人類的生存競爭過程處於劣勢,並最終導致了巨猿的滅亡。不過,也有學者認為,因為巨猿的頭蓋骨和大腦,生長跟不上軀體發達程度,其進化便停止了,隨後也在地球上消失了。

1921年北京西城8具3米高史前人類骨骼事件揭秘

步氏巨猿科普:

步氏巨猿(Gigantopithecus blacki),是一種已滅絕的大型靈長動物。它的身型比現存的大猩猩更大,因沒有更多的骨骼化石而未能作出確實計算,而古人類學家根據化石紀錄推測成年巨猿超過3米高,及重350公斤。這些化石追溯至約100萬年前,而它們在10萬年前滅絕。這可見它們與現今人類共存約幾十萬年。

步氏巨猿的化石只有在東南亞發現的少量牙齒及下頜骨。它的身型比現存的大猩猩更為大,因沒有更多的骨骼化石而未能作出確實計算,而古人類學家根據化石紀錄推測成年巨猿超過3米高,及重350公斤。這些化石追溯至約100萬年前,而它們在10萬年前滅絕。這可見它們與現今人類共存約幾十萬年。

步氏巨猿分佈在亞洲,由於其化石與已滅絕的熊貓祖先一同被發現,故估計它可能棲息在竹林中。大部份證據都指向巨猿是吃草食性的。一些學者相信步氏巨猿是因與人類競爭而步向滅亡的。

由於只發現了少量的步氏巨猿的化石,故不得而知它的外觀。它有可能像現今的大猩猩,但是一些學者認為它可能更似其近親的猩猩。按照巨猿的巨大的身型,相信成長的它們並沒有什麼天敵。但幼少、弱小或受傷的巨猿可能會被虎及直立人的攻擊。

因為沒有發現巨猿的盆骨或肢骨,對它的行走方式並不清楚。主流意見是它們以四足行走,像大猩猩及黑猩猩。但是,小部份意見,如格羅佛·克蘭茨(Grover Krantz)指它們是雙足行走的。他們發現其下頜骨呈U形及向後闊大,足以容納氣管,而頭顱骨則可以像人類般由直立的脊柱所支撐,而非在像類人猿般是在脊柱之前。

有指雪人或大腳就是步氏巨猿。但由於沒有證據,故這一直都指是推測。由於步氏巨猿有可能與現今人類一同生活了一段時間,故這類生物有可能是經過千百年的傳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