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集郵冊之扇面

真希望有一天,你也能愛上郵票,愛上集郵。。

我的集郵冊之扇面


我的集郵冊之扇面


我的集郵冊之扇面


我的集郵冊之扇面


我的集郵冊之扇面


扇面畫郵票:扇面畫是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藝術品。扇起源於商代,而流行於宋代,當時所用的扇為紈扇,即後世所稱的團扇。紈扇在宋徽宗時,因自作扇畫,而盛行一時。在宋、元時代,團扇畫廣為流行。製作多且精。紈扇為圓形,象徵團圓,向為文人雅士吟詠的對象,亦為書畫家書寫作畫的寵物。明代以後,摺扇畫漸執牛耳。文人墨客精於此道者,燦若繁星。其中不乏超絕脫俗的傳世佳作,已經成為中國文化藝術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摺扇的扇面上寬下窄,呈扇形。畫家在命筆之時必須考慮在這種特定的空間範圍中安排畫面,精思巧構,展示技法。其藝術欣賞遠超過驅熱之實用價值。且因畫幅小,形式特殊,在書畫中別樹一格,其美妙處常有卷軸冊頁所未能及者,極受喜愛。扇面畫的內容非常廣泛,神話故事、人物動態、峰巒疊石、曲溪流水、村舍樓閣、閒草野花等皆能入畫。明、清扇面畫則高度反映了這個領域的藝術成就。明代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清代的“四王吳惲”六家和“八大山人”、“揚州八怪”等都有扇畫佳作傳世。

用於傳承中華文明的現代載體,在郵票上印製扇面畫成為兩岸三地的共識。自1962年臺灣郵政發行第一套“專95”扇面郵票起,至2016年的“D633”竹子材質的扇面郵票,兩岸三地共發行了8套。風格迥異,全部精品,值得收藏。

我的集郵冊之扇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