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天才源自刻意練習》

工作勤奮、為人善良的人很多,但取得偉大成就的人很少。這本《天才源自刻意練習》的作者傑夫·科爾文引用了“經驗困境”這一概念,用於指代那些經驗豐富但並沒有創造高效成果的人。過往的研究和經驗已經表明,純粹花時間和依賴天賦,不足以帶來偉大成就。很多人聽聞過“刻意練習”,但這個概念本身十分寬泛,且很多公司的機制似乎有礙於個體的刻意練習。日常工作肯定不是刻意練習,否則不會有那麼多長期加班卻業績平平的人。

發揮人的潛能十分重要。企業的競爭實際是人才的競爭,企業的發展有賴於優質人才的儲備。無論僱主是否提供培訓、提供何種培訓,全球勞動力市場迫使人們必須自覺提升自己的能力,以免被更低成本、更高能力的人取代。

有些人把取得偉大成就的原因歸結為天賦。然而,即使像21歲寫出第九鋼琴曲的莫扎特、19歲參加國際高爾夫比賽並取得突出成績的泰格·伍茲被稱為神童,即具有巨大天賦的人,但他們在首次亮相於世人之前,也經過了十幾年的艱苦訓練。

讀《天才源自刻意練習》


經驗、天賦、智力、記憶力均不足於幫人們取得偉大成就。作者傑夫·科爾文引用大學生球星賴斯的案例,發現這位球星雖然有些劣勢,但通過一些特殊安排,使他能高水平參賽。這些要點第一是大部分時間用於學習和訓練,且極少激烈對抗性運動,只花少量時間用於比賽,第二是確定幾個優勢後,進行精確、大量的訓練加以鞏固,而不是要求面面俱到。第三是他本人會做大量相關活動,而非僅僅聽從教練的安排。

在引用多個相關案例後,作者傑夫·科爾文總結了“刻意練習”的特點,即:

1練習通常是明確和有計劃的,是為了提高績效,並常常需要老師幫助

2能反覆多次

3對結果的反饋是可持續得到的

4非常費神,一段時間的全神貫注更勝於長時間的注意力渙散

5枯燥乏味

大多數人不願意進行無趣的刻意練習,這決定了對刻意練習具備強烈意願的人極有可能脫穎而出。

與大量練習相伴隨的,是有些人在某些工作上做熟練後,會進入“自動狀態”。而偉大成功者則是通過持續練習,避開慣性。

刻意練習會改變一個人的多方面能力。傑出人士總是能更好更快地理解事物,更早發現徵兆,並更迅速地做出調整。在做決策時,傑出人士獲取的信息未必最多,但知道得更多,且看得更長遠。

傑出人士對專業領域內的事物也往往能記住得更多,因為頭腦中有大量“組塊(chunk)”。在長期刻意練習後,傑出人士的大腦中髓鞘形成更多。

也許有的人會說,平時工作壓力大,哪有時間學習?本書《天才源自刻意練習》援引了偉大英語作家富蘭克林自學成才的案例。富蘭克林年輕時在印刷所當學徒,白天有繁重工作。於是他利用上班前和下班後的時間刻苦練習。他以知名合訂本《旁觀者》為教材,從詞彙、句子結構、組織結構等方面逐一攻克自己的薄弱環節,自創了改寫、仿寫、重寫等練習方式。

知道了刻意練習的特點和必要性之後,個人如何去實踐呢?本書作者傑夫·科爾文指出了兩種練習機會,一種是直接練習,一種是直接作為工作的一部分。作者把直接練習又劃分了三種模式,即音樂模式、國際象棋模式、體育模式。第一種音樂模式泛指需要向外表達預排信息的活動,例如演講、寫作、給直接下屬做工作評估之類。這種模式可以參考富蘭克林的做法,即觀看一個你認為好的演講,做好筆記,在幾乎忘記時再重寫和給自己錄像,然後與原來的演講視頻進行比較。第二種國際象棋模式也被稱為案例分析模式,即研究棋局,自行思考,再與大師的棋路比較。普通人哪怕不花高價去上國際商學院,也可以在聽新聞的過程中採用這種練習方式。例如聽了新聞後,思考對本行業的影響和下一步行動,記下來。第三種體育模式可分為兩大類,一是體能訓練,二是聚焦具體技能。對於職場,許多第三產業的工作是圍繞信息和服務,那麼從事這些行業的人們就要刻意練習相應的認知能力和技巧,用進廢退。職場的“體能訓練”可以是反覆讀本專業領域的經典著作,也可以鞏固基礎技能。而特定技能則可以通過模擬練習來鍛鍊,如今互聯網也推出了大量模仿遊戲或模仿軟件。

在工作中實際情況可能不一定能提前模擬,但傑出人士通常會有意識地監測自己的思想和行動,在工作後再進行自我評估,這也是一種刻意練習的途徑和方式。

當一個人持續加深專業知識時,會形成心智模型,這種心智模型有三大方面的益處,一是形成思維框架,放置日益增長的專業知識;二是有助於區分相關信息和不相關信息;三是有助於預測下一步將要發生什麼。

刻意練習不僅僅是人在年輕時追求工作成就才做的事情。傑出人士在衰老之後,雖然在專業領域之外的技能會衰退,但本專業的技能卻能因多年的刻意練習而保持或減緩衰退。

在討論了大量刻意練習的益處和做法後,作者在本書最後探討了一個話題,即刻意練習的動力。正如前面所述,刻意練習是漫長、費神、無趣的。那麼,那些對刻意練習有著強烈意願的人,動力究意來源於何處呢?部分猜想的原因是刻意練習的過程給練習者帶來了“心流”,這是一種使人高度愉悅的體驗。傑出人士的內在動機往往強於外在動機,包括造福世人等崇高願望。部分動力來源可能是“乘數效應”,即有些人在童年早期可能手眼協調能力、專注力稍微比周邊的同齡人好一點,便獲得家長和老師的表揚和鼓勵,進而信心倍增,更加願意持續精進,形成良性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