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生態環境部門精準施策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3月15日,記者從自治區生態環境廳瞭解到,該廳在全力以赴抓好疫情防控同時,精準施策,以責任和擔當主動服務,全力支持企業復工復產。

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派出多個工作組深入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中衛市、寧東基地,對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進行了調研,詳細瞭解生態環境部門在疫情防控期間環評審批服務企業情況,現場解決企業復工復產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並要求全區各級生態環境部門要進一步細化落實服務幫扶措施,著力優化工作方式,加快審批流程,提高審批效率,幫助企業解決在環評審批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全力以赴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特別是對寧夏寶豐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醫用口罩及防護服項目和蘇銀產業園泉水藥業醫用口罩項目等涉及疫情防控工作的重點項目,採取豁免辦理環評審批手續,指導企業加快推進項目建設進度,保障全區疫情防控工作大局。

針對疫情期間企業辦理審批的實際困難,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及時印發《關於做好疫情防控期間建設項目環評管理工作的通知》,對各地急需的醫療衛生、物資生產、醫藥用品製造、研究實驗等防疫建設項目,實行特事特辦,開通“綠色通道”,創新審批方式,紓解企業難題。按照《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執行“環境影響評價審批正面清單”,採取豁免審批10大類30小類行業,不再填報環境影響登記表。另有17大類44小類項目納入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試點範圍,多措並舉保障疫情防控相關工程項目建設。經過跟蹤協調和不懈努力,2月20日,生態環境部正式審查通過了國能寧煤70萬噸/年煤制烯烴新材料示範項目環評報告,項目的實施對今後我區經濟發展將發揮更大的驅動作用。截至目前,全區共審批、備案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505件,共計投資377.47億元,其中,報告書類項目29個,涉及投資257.64億元。同時,全區各級生態環境部門提前介入,主動服務儲備計劃類審批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98件,這些項目的陸續上馬將為我區創造更多的固定資產投資和就業崗位。

同時,該廳還拓展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改革試點,將環境影響總體可控、受疫情影響較大、就業密集型等民生領域相關行業納入改革試點,最大限度助推企業復工復產,穩住全區經濟的壓艙石。制定實施“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審慎採取查封、扣押和限制生產、停產整治等措施。對受疫情防控直接影響,出現輕微環境違法行為並及時糾正且未造成環境危害後果的、未能按期完成整改的、停工停產導致經營困難不能按期繳納罰款的企業,分別採取不予處罰、視情延長整改期限、暫緩或分期繳納罰款等措施。對國家和地方政府認定的疫情防控相關企業,在線指導開展隱患排查,減少現場檢查頻次,確保達標排放,保障正常生產。緊盯疫情結束經濟社會全面恢復後的項目審批需求,主動對接自治區發改、工信部門提供2020年需生態環境部環評審批的重大項目,並梳理上報生態環境部,同時協助生態環境部開展項目環評前期工作,力促項目儘快落地見效,服務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各項目標任務圓滿完成。截至目前,已梳理擬上報生態環境部審查(審批)的重大項目10個,涉及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記者:藺 津 編輯:韓瑞利 校對:孫麗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