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相親節目,為何頻頻發生造假事件?

隨著社會生活觀念的不斷轉變,人們在追求的物質享受的同時,對精神享受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作為精神享受中所組成的一部分——戀愛,則顯得尤為重要和突出。相親開始從傳統的媒人介紹的相親,到現在百花齊放,紅得發紫的電視相親進行發展。可是電視相親究竟有多大可靠呢,在相親節目非誠勿擾上,被譽為“東方維納斯”的雷慶瑤被爆牽手“造假門”(此消息在“魯豫有約”對其訪談中,得到親口驗證),再一次引發人們對電視相親真實的熱議和拷問。


正所謂,“愛情是神聖的,容不得半點虛假”。我們在追求愛情的途中,應該本著真誠的原則,去需找自己的愛情。如果缺少了為人處世最基本的真誠,那麼,想要尋找一份真摯的愛情又談何說起?而電視相親作為一種為男女之間戀愛傳播愛情,提供交往的重要媒介,在一定程度上對人的思想和行為起著誘導作用。如果在一個有著公眾影響力的電視上,相親的造假門頻出,那相親的公信力又到底有幾何?
從最初的相親節目,“我們來約會吧”的興起到“非誠勿擾”的大紅大紫,再到“百裡挑一”等一系列婚戀節目的百花齊放。我們不禁會想,節目的種類是越來越多了,可是真實度是不是也跟著上升呢?從馬諾到俞夏,再到雷慶瑤,這不僅僅是造假個例,而是眾多婚戀節目所特有的通病。而且以上幾位女嘉賓,基本上一下牽手舞臺,就同男嘉賓各奔東西,有些甚至連聯繫方式也未留。我們忍不住要問,為何電視婚戀節目造假門事件會頻頻上演呢?
首先,造假女嘉賓上婚戀節目,炒紅了自己。我們應該都清楚,只要是上過婚戀節目的女嘉賓基本上都紅了。馬諾簽約了影視公司,進軍了娛樂圈;俞夏做了電臺節目主持人;而雷慶瑤也被成都臺簽約,也將做主持人。從這中我們可以看出什麼沒有,我想大家心知肚明瞭。我不由想起一句調侃的話來,“要想紅,就上非誠勿擾,絕對沒錯。”

其次,女嘉賓造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電視臺收視率和關注度。每次的造假事件,總會引來無數網友和觀眾的圍觀和熱議,可是越是有爭議的話題,婚戀節目的收視率越是水漲船高。婚戀節目靠的就是收視率,沒有收視率,也會隨時面臨著被電視臺拿掉和刪除的可能。
最後,造假,迎合了雙方的需求。可以說,婚戀節目要的就是收視率,而女嘉賓的造假正好迎合了婚戀節追求收視率的最終目的。因此,相互之間可以慨括為各求所需,說好聽點,也算是資源的“合理配置”吧!
那麼,面對造假日甚的婚戀節目,該如何正確對待呢?在此我想談談自己的個人見解。
正所謂,沒有需求也就沒有市場。因此,我們的觀眾和網名不要被一些別有用心的媒體和造假女嘉賓所利用,陷入她們炒作的圈中。對她們的炒作冷眼旁觀,當做小丑行為看看就行,我想它們也不會有繼續炒作下去的激情和動力。
再者,作為具有公信力的電臺,應該規範自身的職業道德,以自身的公信力獲得觀眾的讚譽和歡迎,並在監管方面對造假事件嚴格處理。既然作為婚戀節目的“紅娘”,就應該努力保持節目的真實性,因為此節目不乏外國觀眾,如果造假事件頻頻上演,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是不是會誤導外國觀眾,讓其對中國公民的誠信度產生片面的質疑呢?

最後,女嘉賓既然是來相親,就該本著一顆真誠的心尋找自己的真愛,而不是把愛情當兒戲。利用電視媒體的影響力,以達到自身不可告人的目的。因為愛情是神聖的,請不要用利益玷汙了愛情。正所謂,愛情無價,利益豈能取而代之。
當然,婚戀節目中也不乏真誠的女嘉賓。她們用自身的真誠,體現著對愛情的執著和追求。對待婚戀的嚴肅性和責任心。因此,面對婚戀節目我們應該一分為二看待。
婚戀節目,是在特定的時期所催生的精神產物。它在一定程度上,體現著人們對於追求愛情的方式的轉變以及多樣化。我們追求愛情,但拒絕造假。在愛情的路途中,我們更該提倡對待愛情的嚴肅性和責任心。只要這樣才能更好保持戀愛的真誠和愛情應有的純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