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術基礎(三) 什麼是基線

上期答案:小熊的主觀預期是相信能夠在森林中問到答案,預期不符是問了一圈都沒問到答案;回家前的主觀預期是晚飯像往常一樣家常便飯,回家後預期不符是吃上了的可口飯菜。

----------------------分割線------------------------


基線在微反應分析時至關重要,確定基線是微反應分析的第一步,沒有基線作為參考標準,我們對當事人的分析就是譁眾取寵。

一、什麼是基線

基線就是行為人不“裝”的時候所具備的行為特徵。基線類似於物理中的參考系,好比物體運動,沒有參考系,就無法確定物體是做什麼樣的運動。同理,在微反應中,沒有基線就無法確定當事人的反應是正常的還是異常的。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一個人正常交流時從不眨眼,一說謊就會快速眨眼4次。所以當看到他快速眨眼4次時,就知道他在說謊,不眨眼就是在說實話。如果眨眼在1-4次之間,既不符合說實話的習慣,又不符合說謊的習慣,所以我們不進行分析。如果沒有這些基線作為參考,當他眨眼4次,我們就無法判斷他是在說謊,當他不眨眼我們也無法判斷他是在說實話。舉得這個例子有些理想化,絕對化,對人類而言不可能存在這樣固定的基線。

但是,人類確實是有基線的。

讀心術基礎(三) 什麼是基線

二、基線的種類

1. 生理各項指標數值。

我們平時體檢時,抽血化驗得出的生理指標數,數值在一定區間表示健康,超出正常參考區間表示存在病症。

2. 平靜狀態的行為特徵(平靜態基線)

我們在鬆弛、放鬆狀態下的的言行舉止,包括表情、呼吸、聲音以及肢體動作的形態規律。完全放鬆狀態通常出現在兩情況下:一是獨處;二是處於安全和輕鬆的交往環境中。這種平靜態基線的獲取需要長時間觀察,而非一朝一夕。比如,很多姑娘覺得男朋友今天哪裡不對勁,肯定有事兒。“哪裡不對勁”就是女孩長期根據男朋友的基線而感覺出來的。

3. 真實情緒支配的行為特徵(情緒態基線)

在沒有抑制和掩飾的真實情緒出現後,我們的表情、聲音、肢體姿態和動作特徵也是一種基線,這些真情流露時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特徵,稱為“情緒態基線”。情緒態基線較平靜態基線更難獲得,因為現代社會的文明規則,已經很少允許行為人大喜大悲、大驚大怒了。獨處時不用討論,與人共處時,也很難蒐集到行為人強烈的驚訝、厭惡、憤怒、恐懼、悲傷,甚至開懷大笑時都很少見。

更多的是一種被壓抑的情緒狀態,比如說不滿、得意、憂愁、討厭等。並且這些情緒狀態可能摻雜了大量的無意識干擾,如果說習慣或禮儀、修養等,獲取情緒態基線時,要特別注意這些干擾形態,比如,一個人真笑的時候,左右兩側的嘴角高度是不平衡的,那麼這就是他的情緒態基線特徵,將來在分析的時候,不能將之認定為帶有輕蔑情緒的笑。

4. 穩定的社交行為特徵

儘管社交行為不能作為微反應的分析對象,但是社交行為卻可以作為非常重要的行為基線,用來分析行為人的異常反應。比如,行為人在開會時發言的言行特徵;見到上級的言行特徵;認真發表觀點時的言行特徵;進行辯解時的言行特徵等等。社交行為基線的數據容易獲得,行為人一旦出現違背社交行為基線的異常反應,比較容易被察覺。如果在特定刺激源之後出現社交行為的異常,我們就可以迅速將異常的社交行為與平靜態基線和情緒態基線進行比對,尋找吻合的特徵線索,進而進行分析。


讀心術基礎(三) 什麼是基線

無論是平靜態基線、情緒態基線還是社交行為基線,都可以從以下若干方面進行觀察和記錄:表情的五官形態和位置、呼吸的頻率和幅度、脊柱彎曲的形態、頭和下巴的角度、手的習慣性位置和動作、站姿和坐姿、雙腿的姿態和角度、有沒有突出的常態動作,比如抖腿晃腿等。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社交行為基線需要對行為人在特定社交情景(特定情景就是我在第四小點舉得幾個例子)中所呈現的特徵進行記錄。

總結:在分析行為人之前,一定要花時間觀察行為人的各類基線,然後再做分析,這樣分析出來的結果才是有根可尋的,準確性較高的。


讀心術基礎(三) 什麼是基線

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我將不定時更新,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的方式為大家揭開神秘“讀心術”的真實面紗。原創不易,你們的關注將是我最大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