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人類的兩種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

記憶是一種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的能力,也是

衡量一個人智力水平的重要指標。

所謂記憶可以簡要地其概括為“人腦對於經歷過事實的辨識、保留、再現或重複的一種過程”。

可以說記憶是人腦一切高等級思維活動的基礎,無論是想象、分析、判斷、綜合和評價。

淺析人類的兩種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

記憶是人類一種重要能力

為了更好地讓大家理解記憶系統,我們將記憶分為兩種:第一種工作記憶;第二種長期記憶

所謂第一種記憶“工作記憶”,主要是指人類大腦對於正在處理的信息進行瞬時及有意識加工的這部分記憶。

在之前科學界,科學家們普遍認為人類的工作記憶一次性只能容納7個記憶單位或者組塊。(所謂組塊是指將不同單位進行有目的性的組合)

但根據最新科學研究表明,工作記憶的容納範圍更小隻有4個組塊而已。

淺析人類的兩種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

工作記憶如同一名接拋球演員

當然通過將記憶單位進行打包合併為組塊的方式,我們實際的工作記憶容量還是比較大的

我們可以將工作記憶形象地比喻成一個在大腦中表演拋接球的雜技演員。

不過不同的是這個拋接球演員拋接並不是真正的綵球,而是需要記憶的單元或組塊。

為了讓這個演員能夠準確地接住這些記憶單元,大腦就必須不斷地為其提供能量。

淺析人類的兩種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

記憶過程中能量的供應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這個記憶過程中能量的供應是必不可少的,一旦能量供應出來了問題則記憶的單元將被吞噬或遺忘。

所以如果我們想要記住某個單位的內容,就必須讓這些記憶始終處於活躍的狀態。

否則,身體就會將這些記憶所需的能量優先輸送給其他身體活躍的地方。

這樣的最終結果就是我們會發現很快就遺忘了之前已經記憶過的內容。

淺析人類的兩種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

重複是鞏固記憶的必要手段

那麼如何才能克服這樣的不足呢?將工作記憶中的組塊永久留住呢?

最有效的一種方法就是不斷地重複、重複、再重複。

譬如很多人需要快速記憶一個電話號碼,一直不斷地重複這個號碼就能很快地記住。

而當我們閉上雙眼創造一種相對安靜而不受打擾的環境時,會發現注意力更加集中記憶效果更好而且速度更快。

淺析人類的兩種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

長期記憶可以看做是一座幽深的倉庫

這也是因為我們無意間做到了一點,暨不讓其他的事情侵入我們有限的工作記憶的緣故。

相對於短時的工作記憶,我們可以將長期記憶看做一座幽深的倉庫。

而一旦將記憶內容放入這座幽深的倉庫中後,這些記憶內容會永久地存在而不會再度地遺忘。

但是這座幽深的倉庫卻極其地廣闊,其中儲存的內容數以十億計。

淺析人類的兩種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

倉庫中最容易發記憶包裹難覓蹤跡

所以在這座倉庫中最容易發生的就是,記憶包裹被隨意堆放而導致難覓蹤跡。

根據相關研究數據表明,大腦首次將一個記憶組塊放入長期記憶後,為保持記憶的穩固狀態,必須要間隔一段時間進行重複。

如果用電腦存儲器來比喻記憶的話,工作記憶可以看做隨機存取存儲器(RAM)長期記憶則可以看做是電腦中的硬盤。

而且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是可以進行轉化的,當然這需要花費我們一定的時間和精力。

淺析人類的兩種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

艾賓浩斯曲線

這種轉換有許多地技巧和方法,但最有效的就是“間隔性重複”的方式。

所謂“間隔性重複”就是要求我們不斷地去重複需要記憶的內容,譬如一個概念、一個單詞或者一種解題技巧等。

就如同“艾賓浩斯曲線”所要求的一樣,我們第一階段先進行連續幾天的重複。

休息幾天後,再開始連續幾天的重複作為第二階段,以此作為循環多來幾次。

淺析人類的兩種記憶: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

一天內不斷地重複10次不如每天重複一次

通過這種有意識地延長練習的過程,我們的記憶效果會更加富有效率。

根據數據顯示,如果想要將某件事牢牢記住永久不忘,一天內不斷地重複10次不如每天重複一次

多堅持幾天甚至的是一週或者幾周,記憶的效果將會更好。

我是小賀,人生的精彩在於發現,期待本人的文章能給你不一樣的人生視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