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吃拿卡要”?幫不上忙就算了,還添堵?這是華為招聘現狀?

前言:

知名作家餘秋雨先生曾在某節目回答過這樣一個問題。主持人問:比沒文化更可怕的是什麼?餘秋雨答:假文化!確實,用在文化上可以這樣答,用在職場呢?筆者稍做修改。

問:對HR來說,比不專業更可怕的是什麼?

筆者的答案就是:假專業,陷於專業,為了專業而專業!

去年,筆者曾經曝光過一篇華為HR胡玲痛斥華為HR體系的吐槽文,從胡玲的爆料中,我們就可以知道華為一個HR的權利有多大。近年來HR頻遭吐槽,筆者認為最主要的原因都是來自HR的言行不專業,權利過大,從而導致能力遭到質疑、員工的吐槽,企業最終因此而蒙羞。那麼,國內公司一個HR的權利有多大呢?筆者就拿阿里跟華為來說吧,他們的權利甚至可以跟業務部門平行,更可怕的是他們還有獨立的人事權。

HR“吃拿卡要”?幫不上忙就算了,還添堵?這是華為招聘現狀?


在華為內部心聲,一位華為員工發文吐槽到。

  1. HC急。每次有了HC,有效期總是很短,xx時間前必須用完,否則作廢。
  2. HR橫。HR不負責找簡歷,也不負責安排面試。就跟個大爺似的在那等著“吃拿卡要”。這幫孫子幫不上忙就算了,還淨添堵。這也不行那也不行,業務部門認為行的人他們認為不行。就像兩個年輕人搞對象都挺好,家裡硬不同意。
  3. 審批慢。面試完報上去,就等著吧,一兩週批完算快的,一個月也經常見。除了實在找不到工作的,誰能等你一個月?
  4. 業務部門壓。業務部門一般弄一個招聘專員,下個硬指標,不管你怎麼弄就是要完成招聘指標。

這幾點綜合到一起,就是業務部門的招聘專員和業務主管,研究怎麼突破HR和大主管的層層封鎖,怎麼滿足封建家長的門當戶對大家閨秀的要求。至於業務能力怎麼樣,愛或不愛,已經不重要了,否則你就招不到人,你就找不到對象。這樣的吐槽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我們先來看看華為的員工們都是怎麼說。

HR“吃拿卡要”?幫不上忙就算了,還添堵?這是華為招聘現狀?

有網友就說到。說的太對了,深有體會,太艱難了,每次都是說就是要你給我每週輸出這些簡歷。我又不是HR。

也有網友羨慕到。華為的HR也太爽了吧,外面公司的HR都是文員級別的,到處找簡歷約面試,面試過不過也是業務部門說了算,華為是反過來了。HR拿的錢太多了,相對其他崗位而且升級快工作不忙技術含量低,應該裡是性價比最高的工作!

HR“吃拿卡要”?幫不上忙就算了,還添堵?這是華為招聘現狀?


也有網友表示。其實我司招聘的標準是簡歷要好看,也就是學歷和工作經歷要比較光鮮,其他都是次要的。而且我司太重視學歷了,學歷背景不光鮮的人,哪怕工作背景工作能力再出色都是零…

也有網友認為。阿里的HR也很強勢,具備一票否決權,很多人都跪在最後一面HR面。為什麼華為HR不能做尋源呢?為什麼招不進來人不是HR背指標呢?怎麼都想不通。

也有網友吐槽到。說不多都是淚,讓開發搞招聘,有硬性指標。我是轉崗到新部門,背指標不說,還不讓接觸交付任務,讓全職搞招聘,是不是可以走了!計算機科班碩士。來了找簡歷。可能他們幫我們寫代碼去了吧。

HR“吃拿卡要”?幫不上忙就算了,還添堵?這是華為招聘現狀?


看完華為員工們的吐槽,筆者最後也總結幾句。

HR隊伍更要有戰鬥力這不是口號,是實操。我認為,每一個HR都要上戰場去開幾“炮”,打不準就下崗,下去後複習功課,再商量打兩炮,但是後面這兩炮要交錢。頭兩炮的炮彈成本公司出,後兩炮的成本要自己買,我們很多HR還沒有深入過基層團隊、基本沒去過作戰現場,工作重心還偏高。對於炮聲聽不見、對於問題看不見,這樣怎麼能洞察需求,幫助部門主管去解決?幹部都不知道別人在幹啥,又怎麼識別與評價出優秀幹部呢?

HR“吃拿卡要”?幫不上忙就算了,還添堵?這是華為招聘現狀?


這樣的話,可不是筆者編的。這是任正非在華為總裁辦2019034號文件裡親自說的。當然,想法是好的,思路也是對的。改革,就是必須用自身的風險,去換取無窮的戰鬥力。但執行下來呢?別說任正非對華為HR的不滿,員工們更是對華為的HR一片吐槽。

從員工的吐槽中我們就完全可以看出,華為人力資源專業度不高,但權利過大,不去識別人才,而只是通過增加流程節點來追求“完美”。這是不是完美的詮釋了胡玲事件呢?她們鶯歌燕語、沒有誠信、她們一手遮天,完全忘了自己是服務部門,而不是管理部門!

在這,筆者就要提醒各位HR了,做HR真不是守著招聘網站後臺、恐嚇恐嚇員工、對員工呼來喝去、頤指氣使就能做好的。對於HR來說,更多的是代表公司,在招聘時說的每一句話,發表每一段言論,每一個行為,都不能只圖一時之快;無論你業績再牛,技術再專業,話說做事謹言慎行,三思而後行、謙虛低調總不會錯。稍有不慎出了岔子,關係的是員工的生命健康、生理健康、公司的正常運轉、公司的聲譽。最後,強烈建議各大廠的HR們,把招聘下放給人力時先做個培訓,再重新審視一下這些HR的價值觀與識人能力,千萬別在讓逆子闖禍,家長背鍋的事情上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