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茶鄉大地上別樣“春耕圖”

眼下正是茭白收穫的季節。安溪縣龍門鎮桂瑤村、觀山村的茭農門正沉浸在豐收的喜悅裡,走在田間地頭,映入眼簾的是一畦畦碧綠茭白葉迎風搖曳的鄉間風景。

龍門鎮觀山村進元家庭農場負責人葉進元有250畝茭白地,十幾名工人正忙碌著採集最新鮮的茭白,呈現一派茭白豐收景象。

去皮、打包……脫去外衣的茭白,瞬間露出如白玉般的大肚子,在陽光的照射下,發出亮光。

連日來,安溪縣各蔬菜生產基地開足馬力,加緊搶收各類蔬菜,確保疫情期間蔬菜市場供應穩定。

龍門鎮是安溪縣特色農業之一茭白的主產區,這裡盛產的茭白個體肥美,味道甘甜,是本地市場的“搶手貨”。

“今年茭白產量與往年基本持平,絕大部分都供往安溪縣各大市場。目前,農場正加緊組織人員進行採摘,確保疫情期間市場供應。”葉進元說。

除了積極組織茭白採摘,疫情期間,安溪加緊蔬菜供應,預計日產蔬菜336噸。

為推動農業復工復產,安溪農業部門還成立了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農業生產服務小組,並設立六個工作專班,確保農產品穩產保供。

“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養殖場、生產一線,發放消毒液、口罩等,宣傳普及疫情的防控知識,加強安全生產和高產、高效、高優質技術指導。”該縣農業農村局高級農藝師張炳鈴說,力盡所能的幫忙解決農民、企業的產銷困難,確保全縣糧、肉、蛋、菜等主要農產品的供應需求。

該縣工信商、扶貧辦等部門也全面動起來,給予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扶持力度,通過電商辦幫助企業聯繫縣菜籃子基地,由郵政統一配送,解決企業運輸物流問題。

“政府部門為企業制定種植計劃,送上扶持政策,保障產供銷暢通。”虎邱鎮禾康好農每天都有新鮮蔬菜和剛宰殺的雞鴨通過郵政專車送到城區、泉州、廈門等地,擺上尋常百姓的餐桌上。

負責人林思達告訴記者,在該縣農業農村局等部門的幫助指導下,基地調整種植方向,以種植葉菜為主,種植規模20畝左右,預計3月中下旬每天能生產1000斤左右的葉菜。

保障“菜籃子”供應充足既要立足當前,更要謀劃未來。

從長期來看,保證“菜籃子”供應充足,需要紮實推進春耕備耕。一階段以來,安溪縣集中開展生產服務活動,指導農作物增播增產,落實5.3萬畝在田蔬菜生產,對全縣65家規模以上養殖場逐家核實存欄數,增加存欄量至環評上限,做到“可養盡養”;有序推進春耕溶田、早稻播種育秧,做好冬季種植馬鈴薯春收工作,提升農戶和企業生產能力。

在湖頭鎮產賢村,不少花生種植戶們正忙著犁地,趕著進行花生播種,預計今年該村播種花生面積約600畝,年產值可達450萬元。

目前,安溪縣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已全部復工,涉農企業已開工401家,復工率96.79%。全縣現有生豬存欄12.8萬頭,家禽存欄154.8萬隻;平均每天供應蔬菜626噸(其中縣內採收501噸,外調125噸),食用菌28噸,禽蛋11噸,各類農產品供應充足,價格穩定,能夠滿足市場需求。(通訊員 吳清遠 林清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