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天,學習股票突破交易法:關鍵點交易法「轉」

一:支撐與阻力

要想靈活運用支撐與阻力獲利,必須要了解支撐與阻力形成的真正原因,同其它的技術分析的根源一樣,它們都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下面我們就來了解哪些情況下會產生支撐與阻力,並深入地解析它們的形成原因。

(1)股價K線圖上密集成交地帶形成之後,股價一旦向上突破,這一形態往往就成為支撐區域;當股價一旦向下突破,這一區域往往就會成為阻力區域。

當股價在一個價格區域波動時間較久,這一個價格區域買進的投資人越多。股價跌破這一價格區域,就使買進的投資人全部被套,隨著時間的推移,長期的心理折磨和親友的擔心埋怨會造成巨大壓力,僥倖心理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懼與擔心,一旦股價重新回到這一價格區域附近,投資者必然急不可待的賣出股票,以求減少損失,於是就會形成很強的賣壓,使股價不易突破這一價格區域,阻力因此形成。

當股價在一個價格區域內波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平均持倉成本越來越接近這一價格區域,突然有一天股價突破上行,隨著股價的不斷上漲,投資人獲利越來越豐厚,獲利回吐的壓力造成股價回落。當重新跌至這一個價格波動區域,在這一價格區域處買進的投資人,因利潤減少或者除去手續費已沒有利潤,同時高位沒有賣出的投資人對高價產生懷念之情,導致賣出的投資者越來越少,這樣賣壓開始減弱,股價因此而起穩。另外在高位賣出的部分投資人並非完全看空後市,只是因獲利頗豐才賣出,見股價距離賣出價位差價較大,又回至當初持倉成本區域,又反手買進,期待股價再度升高時再賣出獲取利潤,這種投資者為數不少,所以很容易推高股價,這就是支撐形成的原因。

(2)上一波行情股價波動最高點與最低點處,往往容易形成支撐或阻力。

這通常是後悔情緒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的擔心造成。股價上漲至一個高點回落之後,當股價再次上漲時,很多投資人就開始猜測股價會在何處反轉,因為錯過了上一次的最高點空歡喜一場,所以通常會認為這一點位有較強的阻力,很多人就將前一個高點位處作為賣出時機,因此容易形成阻力。

上一波行情股價波動的最低點價位處往往會形成支撐,原因同樣如此。當股價在下跌過程中,投資人往往不知何處是底,但是很多投資人因為錯失上一階段行情的最低點進貨,所以十分懊惱,因此常常以前一次行情的低點作為進場時機,同時股價跌至這一價位時,持有股票的投資人虧損往往日漸加大,產生了濃烈的惜售心理,所以很輕微的買進,就造成股價的大幅回升,這就是支撐的形成原因。

(3)百分之五十的原則。當股價在某一個價格區域換手率很大,形成時間也較長,此時股價突然上漲或下跌,上漲幅度達到50%時,常常會受到很強的賣出壓力,造成股價反轉或橫向波動;或者股價下跌50%處時容易受到支撐,改變股價波動的方向。

這是因為在股票市場上到處都有投機客,當股價一旦開始漲跌時就開始迅速尋找進出的時機,多數人的買賣依據不是因為什麼客觀原因,而是以自己的盈虧情況作為買賣的依據。當股價上漲幅度達到50%時,一方面持有股票的投資人獲利豐厚,投資增值已達一半,擔心股價反轉,到頭空歡喜一場,開始賣出股票。同時持幣的投資人認為股價上漲過快漲幅較大,而不肯進入,因此股價很容易反轉下跌。

當股價從一個價格區域下跌跌幅達到50%處時,持有股票的人就因虧損過大而不願賣出,反而逐漸攤低買進。投機客因為股價大跌到原價的一半,認為股價不會再跌而大量買進,因此常常使股價反轉。

事實上,不僅是50%處容易受到支撐與阻力,30%、100%處都容易受到支撐與阻力,這些點位也都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原因也完全相同

(4)整數價位,比如10元、20元、50元等等,還有指數點位1000點、2000點、10000點等等這些點位常常會形成重要的支撐與阻力。

一方面是因為投資人認為在這一價位買進賣出股票之後,比較容易計算盈虧情況,更重要的是對於新高價的恐懼與底價的預期,也會使他們在面臨整數關位時急於進行交易,久而久之這些價位就形成了阻力或支撐。

(5)當股價在一個價格區域之內上下波動,連續幾次都不能向上或向下突破,那麼這個形態的上檔高點就會成為阻力位,而下檔的最低價位處就成為一條支撐線。這個點位被衝擊的次數越多,上下的幅度越大,支撐與阻力就越具有意義。

第一天,學習股票突破交易法:關鍵點交易法「轉」


這是因為,當股價連續兩次沒有向上突破時,短線投資者就會認為這一價位不易突破,因而以此作為參考賣出股票,在低檔價位處買進股票,進行高拋低吸,以求利潤的最大化。隨著更多的人發現這種現象,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一行列,支撐與阻力的意義就會越強,這就是股票箱的產生原因.

通常情況下,一個阻力位一旦被有效突破,這個價格區域就從阻力變成了支撐;同理,一個支撐位一旦被跌破,就會轉變成壓力。

通過我們對於支撐與阻力的瞭解日益加深,我們就可以通過這些知識為我們獲利打下堅實的基礎,我們應用上述方法進行實際操作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一些客觀因素,以提高我們的成功率。

(1)市場情況。在多頭市場中阻力位的意義相對比較弱,而支撐的意義通常比較強;在熊市則是另一種情形,在空頭市場中,阻力位的意義比較重而支撐的意義則比較弱。

這是因為在股市的上漲過程中,投資者的心態因屢屢獲利,或者看見他人的獲利效應較為穩定,本來盈利後準備賣出的投資人因大勢向好,而提高盈利預期。另一些原本等待解套後就立即出局的投資者,在樂觀的市場氣氛中,也蠢蠢欲動,希望有所利潤再賣出。所有的人歡欣鼓舞,於是產生了支撐的意義就比較強,而阻力的作用比較弱的現象。

在空頭市場中,大多數的投資人發現大家都是在虧損,幾乎所有的股票都在下跌,在這種時候,一有獲利投資人自然地產生落袋為安,以及見好就收的心理。同時,原本被套之後期待解套的投資人,也因大市利空不斷,大盤持續下跌,由期待解套變化成為少虧就行的願望,自然會導致阻力位的意義比較重而支撐的意義則比較弱。

老股民常說的“牛市沒有阻力,熊市沒有支撐”就是這個意思。

(2)壓力區與支撐區形成的時間長短。

如果成交密集區域形成時間很長,已經達到了五六年之久甚至更長時間,往往就不具有支撐和阻力的意義。這是因為在這一個價位區買進的人,多數都已經在低位割肉賣出了,即使有人還沒有賣出,這部分人也已經寥寥無幾。這一區域已經不再是大多投資人的成本區域,所以就不會產生較重的支撐與阻力。

(3)換手率的大小對於一個支撐位與阻力位的意義十分重要。

一個價位的成交量越大,說明這一價位換手率越高,平均持倉成本越靠近這一價格區域,這樣當股價越靠近這一價格區域,支撐與阻力的就越具有意義。

投資人在選股過程中,如果發現有兩隻股票條件都比較適合,那麼我建議你應該選擇在下跌過程中,成交量較小的那一隻股票,因為這種股票在上漲過程中因套牢的投資人比較少,所以上檔壓力較輕,比較容易大幅快速上漲。

投資人的心理波動直接決定了他們的買賣慾望,而買賣慾望往往決定了股價的支撐與阻力的強弱,只要我們瞭解他們的心理變動,就很容易預測股價的支撐與阻力所發生的區域並以此進行交易。

二:買賣趨勢線

趨勢線是連接歷史K線上的高點、低點所形成的有助於研判股票趨勢的直線集合。趨勢線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技術分析手段,具有如下特點:

1、趨勢線一旦出現,股價上漲或下跌至趨勢線附近時,往往會對股價的波動產生一定的支撐或阻力的作用,因此可以作為買賣的參考。

2、當趨勢線被有效的上漲或下跌所突破時,往往預示行情已經發生逆轉,投資人應考慮買進或賣出,以獲取利潤或減少虧損。

3、投資人常常因追逐短線價差而造成踏空,趨勢線能夠幫助我們認清大勢,以免因小失大。

在很多時候,經常可以看見這樣的情況,當一個長期趨勢線形成之後,我們可以明顯的發現,每一次指數探底回落的低點,往往是前一個成交密集區域的高點(阻力位)。而一個下跌趨勢中股價反彈的高點,又往往止於前一個成交密集區域的低點。這種現象告訴我們,每一個形態一旦形成,它的阻力位被突破之後,往往成為一條上升趨勢的一個下檔支撐,而不會被跌破;每當一個形態的下檔支撐被跌破,往往就有可能成為一個下跌趨勢線的反彈高點(阻力位)。

1、趨勢線經過底部或頂部越多,形成的時間越久,這條趨勢線就越有參考意義。

這是因為越是經過越多的支撐與阻力,發現這一條趨勢線的投資人就越多,他們就會加入到高拋低吸的行列,來利用這條趨勢線賺取利潤,使這條趨勢線越來越牢固。但要注意的是底部與底部,頂部與頂部之間的時間間隔不可太近.

2、一條過於陡峭的趨勢線,通常不具有實質意義,總體來說30度到45度的趨勢線最有意義.

這主要是因為陡峭的上升趨勢線,是股票上漲速度較快造成的。這樣持有該股的投資大眾平均成本較低,隨著股價的上漲,獲利越來越豐厚,這樣越向上拋壓就越大,很容易產生巨大的獲利回吐壓力造成股價狂跌。而一條陡峭的下跌趨勢線,說明大眾持倉成本很高,大多已經虧損嚴重,隨著股價的下跌,往往很容易因投資大眾的虧損慘重而產生強烈的惜售,改變股價波動的方向。只有經過充分換手的趨勢線才是穩定的。所以一條陡峭的趨勢線通常不具有實質的參考意義。

3、在下跌過程中,股價在市場氣氛較為熱烈的情況下,大幅反彈形成的高點相連接,構成的一條向下傾斜的上檔壓力線。以及上漲過程中,在悲觀的氣氛下衝擊形成的恐慌性低點,相連接的一條向上傾斜的下檔支撐線,是最具意義的趨勢線。

趨勢線突破的有效性

股價朝一個方向波動到一定時候,總要改變方向,對於新趨勢的開始,必須從突破的有效性加以確認。對於趨勢線突破的確認與形態突破的確認基本一致,也是從突破支撐或阻力的幅度,與成交量的變化來確認的。

1、不論是向上還是向下突破,當日股價收盤價必須超過趨勢線3%以上為有效突破,幅度越大越好。但是從指數的走勢圖上看,在指數上漲或下跌時,很少有大於3%的幅度,所以指數突破趨勢線就不能夠以此為依據,只要指數突破幅度在1%以上,並連續三個交易日未跌破趨勢線或回升至趨勢線以上時,即為有效突破。

2、股價向上突破下跌趨勢線時,成交量必須放大,而且越大越好。充分的換手才是股價持續上漲的保證。但指數的突破僅僅是以指數突破的幅度為依據,而不理會成交量的變化,成交量只能作為參考。向下突破上升趨勢時,成交量不用放大就可以視為有效突破。

有很多人認為,當趨勢線一旦被股價橫盤突破之後,往往預示著股價馬上就要反轉,是較早形成的買賣信號,應當及早進出。這種看法是不足取的,儘管趨勢已經被股價橫向突破,趨勢的波動方向已經改變,畢竟趨勢並沒有反轉,這時只有等待這一形態形成之後,被明確地向上或向下突破,才真正給出一個明確的買賣信號,而不應該急於進出。

三:頸線突破

在接觸形態分析過程中必然要接觸到頸線,無論任何形態,不論是反轉形態,還是整理形態,都以頸線的有效突破作為研判後市走向的依據。但在所有的技術分析書籍中,僅僅提到了它的存在,從沒有人試圖將它真正所代表的含義加以解釋,使頸線頗具神秘色彩。事實上頸線的意義十分簡單,就是指一個形態的支撐與阻力。

回顧所有頸線的傳統畫法,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底部頸線畫法,基本上都是將每次反彈高點加以連接得出。而頂部頸線是將每次回落的低點加以連接形成的。這樣畫出的直線,為什麼對後市有指導意義?要從它所表達的含義說起。

(一)底部頸線的意義

(1)心理預期

股價在連續下跌之後反彈,隨後在某一價位處止漲回落,當股價再次上漲至這一價位處時,投資人就自然而然的擔心這一價位是否會再次產生阻力,於是產生賣出觀望的心理。同時短線客會產生高拋低吸的念頭,在低點買進在反彈高點賣出,以求利潤最大化,每當股價漲至高點處就開始賣出。因為這些原因,使頸線處出現很大的賣壓。

(2)平均成本

在整個底部形成過程中,很多投資人在這一價格區域買進股票,他們的平均成本都在頸線之下,一旦股價向上突破頸線,這些買進的投資人就全部獲利,獲利賣出的慾望,使頸線處出現強大賣壓。

因為以上原因,所以頸線很難被突破。形態持續時間越長,頸線被衝擊次數越多,越不易被突破,除非強大的購買力量介入,才會造成被突破的局面。既然有大量的資金介入,後市就極有可能開始大幅上漲。

(二)頂部頸線的意義

(1)心理預期

當股價在連續上漲過程中突然回落,在一價位處止跌繼續上漲,當股價再次回落這一價位處時,很多投資人預期這一價位還會出現支撐,因而減少賣出。另一些高位賣出的短線客預計股價不會再跌,產生高拋低吸的念頭在此買進,形成惜售和買進的力量。和底部頸線相同的是,這一點位被衝擊的次數越多,這一價位處買進的意願就越強。

(2)平均成本

一個頂部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很多投資人在這一價位區域買進,當股價跌至形態低位處時,這些投資人就毫無利潤可言,因此產生強烈的惜售心理,造成賣壓減少,因此不容易突破。另一方面,一旦股價跌破頸線,會造成大量投資人被套,股價再次回升到頸線處,投資人就會產生少虧出局的念頭賣出股票,形成強大賣壓,造成股價繼續下跌。

因為有以上原因,頸線不易被突破,一旦被有效突破,通常意味著行情已經發生反轉。

另外還有整理形態,總的來說上升過程中的整理形態頸線的意義,與底部形態的頸線意義相同。而下跌過程中的整理形態的頸線意義,與頂部形態的頸線意義較為一致。不論是上漲過程還是下跌過程中,只要一個形態形成,我們就應該迅速尋找這個形態的支撐與阻力,而不是僅僅是支撐或阻力。因為只要股價沒有明顯的選擇波動方向,我們就不能斷定它必然是漲是跌,而尋找支撐與阻力就是為了在第一時間,判斷股價波動的方向,加以正確投資。

很多時候,頸線並不是水平的,常常略微向上或向下傾斜,這都不影響頸線的意義。重要的是,它必須正確的反映股價的支撐或壓力。所以說頸線的意義是非常簡單的,一句話就可以概括,就是代表一個形態的支撐與阻力。

(三)確認股價向上突破頸線的有效性

(1)突破頸線的有效性,必須以當日收市價高於頸線的3%以上為依據,幅度越大越好。

要求必須3%以上漲幅,這是因為大多數投資人在形態形成過程中,平均成本都在頸線附近,加上交易費用,股價漲至頸線處沒有什麼利潤可言。另外還有一些投資者在其中屢次坐車,產生固執的念頭--除非在新高價賣出,否則決不賣。只有新進場的力量,有能力使股價一口氣推高至頸線3%以上,釋放這些急於出局的籌碼,才表明行情是由大資金推動造成的,確實選擇了突破的方向。

將收盤價作為確認突破的依據,是因為當投資人發現股價某一天大幅突破之後,他們就會趕到交易所認真注視股價的波動,經過一天充分思考,在收盤價之前已經作出了買賣的指令,所以最具參考價值。而開盤價或者最高價,往往不是在大多數的持股人的關注中出現的,因此意義較小。

(2)當天的成交量必須放出大量。

巨大的成交量代表高額的換手,表示低位買進的投資人獲利回吐遭遇大資金進場產生。

但是放大到怎樣的程度才算有效放大,在所有的技術分析書籍中並沒有一個明確的說法,根據以往經驗,一般來講向上突破之日的成交量,最少是在整個形態日均換手率2倍以上,才可以稱為有效成交量,在這一基礎上換手率越高越好。

(3)觀察突破當日日曲線圖的走勢。

當日分時走勢必須強勢上揚,股價在上午收市之前,就已經經過較大幅度的上漲,而不是在下午收市前才突然大幅拉高。一個有效突破當日成交量往往極為均勻,在價跌量減,價漲量增的健康走勢中完成突破。均價不斷隨著股價的上漲增加,隨著股價的回落迅速萎縮,只有這樣的走勢,才有可能是有效突破,否則很可能只是一次假突破。

對於確認股價向下突破的有效性,以突破當日收市價低於頸線的3%以上為依據即可,而不需要有成交量的配合。因為只要實質造成投資人較大的虧損,就可以造成恐慌。每當股價靠近頸線時,就會出現賣壓,而不需要實質換手。

四:黃金買點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已經可以找到一些能夠上漲的股票,但我們不應該滿足於僅僅會上漲的股票,而是要去尋找最具潛力的股票,因為我們的目標是精益求精。所以通過設置一些前提,作為選股的條件,是我們提高勝算的基礎。

1、有寬廣的底部。

我們的首選是有漫長築底過程的底部形態,這是因為底部過程中在低位盤旋的時間越長,平均持倉成本就越低,一旦向上突破投資人賣出股票的願望十分強烈,機構很容易吸進大量的股票。一旦向上突破往往說明機構有十足做多的信心與實力,因此後市的漲幅就十分巨大。

2、突破時極其巨大的成交量。

觀察成交量的變化是研判黑馬股的重要手段,不論任何時候,永遠不要相信一個沒有巨大成交量伴隨的突破,突破時成交量越大,越具有意義。它表明投資大眾因稍有盈餘,或損失稍有減少就急於出局,遭遇機構大戶的的大量買進形成的,所以越大越好。

3、極高的相對強度。

相對強度是我們選股的重要手段之一,所謂相對強弱就是指一隻股票與一群股票,或者一隻股票與大盤指數之間的走勢強弱比率關係,它也可存在於一個板塊與大盤指數之間。最早提出相對強度的是羅伯特•雷亞。我們現在所指的相對強度,是一隻股票與大盤指數之間的比率關係。當大盤上漲10%時,如果某個個股在同一時期上漲幅度小於10%,我們就說這隻股票的相對強度弱於大盤。而另一個個股的漲幅在同一時期大於10%,我們就說這隻個股的相對強度強於大勢。當個股強於大盤的程度越大,相對強度就越高。當大盤在下跌的時候,而個股在上漲,更說明相對強度極強。買賣股票的重要判斷依據,就是相對強弱。

不論任何時候,我們絕不能買進任何相對強度較弱的股票。如果大盤持續上漲,個股儘管也在上漲,但是相對強度卻較弱,常常可以說明該股的上漲是十分被動的,多是大勢上揚帶動,表明這隻股票上漲將十分有限。我們選擇最佳股票時,前提就是在大勢長期下跌的急速下跌期買進股價大幅上漲,伴隨極強的相對強度突破阻力位的股票,因為這樣的股票走勢通常是機構利用悲觀的市場氣氛,大量買進股票造成的。

在大勢接連下跌之後,絕大多數人都被深深套牢了,套牢的恐懼會使人難以忍受,解套願望強烈。而在這時卻有一隻股票不跌反漲,持有股票的投資人擔心股價回調,因此大多產生強烈落袋為安的念頭,急於賣出。而持幣的投資人通常會採取小心謹慎的態度不敢輕易進場,因為在他們身邊有著太多屢作屢挫損失慘重的朋友。即使敢於買進,通常也是試探性買進。或者去買進一些相對強度稍強的股票,這樣在心理上比較容易接受。而更多的投資人乾脆去買跌幅巨大的股票坐等股價反彈。這樣相對強度最強的股票很容易大量集中到機構的手中,可以說這種走勢的結果就是機構大量吸貨的產物。既然他們肯大量買進,往往預示著行情就要大幅拉昇了,這樣的股票通常會迅速成為市場的龍頭品種。

4、異常悲觀的市場氣氛,或者較大利空個股。

在作多某隻股票時,一致看空的氣氛是十分重要的。因為在悲觀的市場氣氛下,大多投資人都十分謹慎,出於恐懼心理投資人極易賣出手中的籌碼,因此機構只要稍稍拉高股票,很容易吸進大量的籌碼。越悲觀的市場氣氛越是買進的最佳時機。而市場氣氛熱烈的時候,大多數投資人往往對未來滿懷希望,機構很難吸到大量的籌碼,所以不論任何時候,儘量不要在市場氣氛良好的時候買進股票,這樣成功的概率不高。如果以後容許賣空股票時,也要儘量在氣氛熱烈的市場中賣空股票所以,行情就要大幅拉昇了,這樣的股票通常會迅速成為市場的龍頭品種。

不論任何時候,只要有機構開始大量買進某隻股票,就是這個股票大幅上漲的開始,沒有絕對的把握,他們是萬萬不敢大舉進場的。因此,只要我們找到了被機構不顧一切大量買進的股票,就等於找到了未來的龍頭。以上的方法就是為這一目的而設,最佳的投資買點是當以上條件都同時符合時,為最佳買進點位。也就是說,某隻股票在大盤長期下跌過程中,它反而形成寬廣的底部,最後在市場一片看空中,在極強的相對強度下,伴隨著巨大的成交量向上突破頸線時,即形成最佳的買進時機。這樣形成的買進時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成功率極高,因此我們稱之為黃金買點。但是真正完全符合以上條件的投資機會少之又少,有時當符合前面的兩個以上條件伴隨著股價的突破時,往往也是較好的買進時機,因為它們的成功率也相對較高,但是應該十分慎重對待。

我們應該引以注意的是,這些前提並非是死的教條,隨著未來市場投資主體漸漸改變,以上方法也許漸漸會不再適用,但是萬變不離其中,不論是任何時候的金融市場,永遠是機構大戶與市場的投資主體的對奕,機構大戶利用對市場投資主體的瞭解進行操縱,以求從中獲取巨大的利潤。我們只要真正明白股票的運作規律,瞭解市場上的投資主體的心理,從中找到最佳的方法還是易如反掌的。

機構介入程度最大的股票,事實上也是最好與其他的股票區分的,因為它的走勢往往與大眾的預期截然不同,很多時候,我們所面臨的真正困難,不是在於是否能夠發現它,而是在於你是否有勇氣在悲觀的氣氛中全倉殺進。更多的時候,恐懼和擔心使我們更願意在良好的氣氛中,買進與大多數股票趨同的股票,因為這樣在心理上更容易接受一些。但是,如果你要的是最好最強勢的股票,就絲毫沒有妥協的餘地。

我們在證券市場上通過不斷的總結和學習,真正的目的就是了解市場,只有通過對市場充分的瞭解,才可以真正找到蛛絲馬跡。事實上不僅在證券市場上這樣,任何的行業都是這樣。一個合格的工程師,通過對機床正常狀態下的瞭解,可以在機器出現故障的一霎那間,知道機器出現了什麼樣的故障。警察通過對正常人心理的瞭解,常常輕易發現那些已成驚弓之鳥的罪犯。(出於恐懼心理當週圍出現警察時他本能地想逃避,而不敢正視。)我則通過對於投資主體深刻的瞭解,推斷股票市場的走勢,當某個股票一旦出現與大眾的看法不和諧的異動,則說明有新的情況出現了,這往往很可能就是新的投資機會。

第一天,學習股票突破交易法:關鍵點交易法「轉」


尋找突破性的利潤

當我們有了足夠的股票分析知識,和能夠執行以上設置的前提後,就可以擁有長期穩定的盈利能力了。這是否就意味著保守?或者放棄追求卓越成績的機會?當然不是這樣。我們不會失去任何真正的機會,只是更加小心謹慎而已,這樣做的目的在於對風險的控制。

所有的運作都遵循以上的方法,但每年都會出現一兩次絕佳的投資機會,所謂絕佳的投資機會是指不但成功的機率極高,比如實際成功率很有可能高於40%及50%,有時甚至達到60%、70%的實際成功率。而且投資點位與止損點之間的差距很小,一旦失誤損失很小,一旦上漲盈利卻很大,風險/盈利比率有可能達到1:7甚至於1:10。這樣就產生出極佳的投資機會。這種情況一旦出現,我們真正的投資機會就來臨了,這時我們要抓住時機擴大戰果,贏得突破性的利潤。

當指數長期在大眾一致看空的氣氛中加速下跌,突然有一日,一隻長期盤整的股票股價突然脫離大盤,伴隨著極強的相對強度和巨大的成交量,突破頸線上行後,經過一段時間的上漲,在極度悲觀的氣氛中,開始反抽至頸線位附近,並止跌起穩,這就形成了一個最佳的買點。

為什麼說是最佳的買進點,原因有兩個:

1:通過前面的知識,我們可以得知在極度悲觀的市場氛圍下,伴隨著極強的相對強度並以巨大的成交量配合突破的股票,隨後繼續上漲的可能性極高。

2:因為股價回抽後就是在頸線上下波動,即使股價向下跌破頸線進行止損,損失也可以控制在大致4%左右。既然上漲的成功率很高,而且即使出錯損失也很少,風險/盈利比率又十分適宜,自然就是難得的買進時機。因此我們就可以在此大作文章。首先在頸線附近可以買到的低價位處,買進重倉60%到80%之間。然後觀察股票的波動。此時股價即使向下跌破止損點,我們立即止損損失也很小,只有總金額的4%以內。此時如果股價一旦開始上漲,並衝破前一波行情衝高回落形成的高點時,就為我們提供了又一次進場的時機。

因為股價又一次向上突破了一個阻力區,因而這一價位常常會形成支撐,我們就要將止損位移動到新突破的價位處,隨後將剩餘資金全部投入。不論以後的行情如何發展,首先一點我們過去所投入的資金已經出現了利潤,即使股價再次下行跌破我們所設的新止損點,也不會造成我們的虧損,我們依然還具有微利。如果股價如我們所料,持續上漲,我們就可以獲取豐厚的利潤了。

實質上在當前中國股市,並不可能真正地獲得突破性的利潤,這是因為中國股票市場尚不存在融資,相信不久所有的衍生工具和融資行為都會在市場上出現,這時才可以真正地尋找突破性的利潤。方法如下,投資的點位仍然是同上面所說的兩個買進時機,但是力度不同,我們可以在股價回抽至頸線最低點處時投入全部自有資金,即使此時股價向下跌破止損點,也僅有4%-5%的虧損。此時如果股價一旦開始上漲,並衝破前一波行情形成的高點時,就為我們提供了又一次進場的時機。如果可能,在此融資投入原有資金的一倍,以求一博。此時最終無非也會有兩個結果,一個就是股票出乎我們的預料下跌,跌至新設立的止損位處引發我們的止損,抵消我們第一次投資的一點點盈利,最終一無所獲。或者就是與我們預料的完全相同,股價大幅上漲。因為我們的投入是本金的1倍,每當股價上漲50%,我們的收益就增加了一倍,最終收益極為豐厚。

從這一投資的開始到最後,即使任何時候出現錯誤,我們的損失都是可以被接受的,但是一旦成功,就可以創造卓越的利潤。這些利潤加之我們平時穩健的操作,很容易使我們有超越大眾的業績出類拔萃。我們不爭一時的輸贏,但是一旦機會來臨就可以穩穩地將它抓住。

尋找突破性的利潤被很多人認為就是承擔極大的風險。事實絕非如此,我們的確較平時更積極的投入,但是真正的投入,是在第一筆投入資金獲利之後,本金有了絕對的保證,才有再次的投入。在第一次先期投入沒有獲利之前,是不可能再次投入的,所以即使出現任何意外,風險也是極小的。

在我的投資哲學中,永遠不會有孤注一擲的念頭,任何孤注一擲的想法都將造成資金的巨大虧損直至破產。但是也絕不能錯過任何極佳的機會。好機會極少出現,所以一旦出現就絕不能錯過,我們要有獲取巨大利潤的信心和勇氣,只有這樣,才能創造巨大的財富。

任何優秀的投資者,都絕不可能在一年裡獲得全部盈利,總有幾筆投資是在虧損或者不掙錢,成敗的關鍵不是我們取得多少次的成功還是失敗,而是在於我們成功時能夠得到多少,而失敗時造成了多大的損失。如果你要保持最好的業績,就一定要抓住最佳的機會賺取豐厚的利潤,而在失誤的時候最低限度的減少損失,這就是成功出於眾人的奧秘。承擔風險是無可指責的,究竟是孤注一擲,還是的最大限度承擔風險,就是看一旦失誤造成的虧損是否是我們可以承受的。

最偉大的投資家經常表面上看十分大膽自負,但實際上他們是最謹小慎微的人,因為他們知道必須保證自己參與投資的資格然後找尋求利潤的增長。任何時候任何投資,即使再小也要謹慎小心,帶著一種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態度,慎重地對待每一次投資,會使你終身受益。

黃金賣點

股市有言,會買的是徒弟,會賣的才是師傅,如何把握黃金賣點一直是廣大股民的追求。市場上最遺憾的不是原本就一無所有,而是在股票剛剛上漲的開始,投資人就紛紛賣出了手中的股票,然後眼睜睜的看著它狂漲,或者死死的抱住股票,任它暴漲暴跌體會上上下下的感覺,直到煮熟的鴨子又飛了。極少有人可以一直持有到高價區才賣出,為什麼會有這麼痛苦的遺憾?究其根源,只是因為他們心中沒有一個長遠的持股計劃,不會捕捉最佳的賣出時機,因此很容易被股價小幅波動所困惑,最終失去了應該到手的鉅額利潤。如何選擇最佳賣點,是獲利極重要和困難的一環。

很多人賣出是因為已經獲利,而長期持有是因為已經陷入套牢的泥潭,這是完全錯誤的,好的投資策略恰恰相反,他只會讓利潤奔跑,而砍掉所有可能使他陷入泥潭的股票。

首先我們必須要克服錯誤的態度,大多數時候我們賣出的願望取決於我們的得與失,賣出意願通常隨著虧損的加大而減少,隨著獲利的增加而增加,以及我們對後市過分的擔心。所有的意願都取決於我們的主觀意志,而不是客觀的推斷。或者擔心公司的業績下滑會造成股價的下跌;或者擔心市盈率太高難以支撐股價;或者擔心某種宏觀因素影響公司的前景,再影響公司股價。各種因素常常會影響我們的判斷,事實上真正影響公司發展前景的因素早已經反映在股票價格上了,走勢早已包含了一切。如果我們希望取得良好的收益,賣出的前提條件只有一個,就是是否股價已經跌破重要的支撐,開始進入下跌階段,而不能以個人得失和主觀的認識影響我們的賣出決定。

因此我們首先對自己承諾,除非股票自己走出頭部,跌破重要的支撐,否則決不因為任何的原因賣出股票。不論這隻股票的價格有多高,有多少的利空傳聞,市場氣氛有多可怕,或者我們的獲利程度有多豐厚。

最佳的賣出點應隨著股價地波動而調整,而不是一成不變的。如何最大化地保證我們盈利安全性的同時,還能對風險加以控制是一個動態的概念,下面我們就來詳細地介紹,如何正確選擇最佳的賣出時機。

股價在長期低迷的底部徘徊,直到有一天股價從盤局中向上有效突破a點,通過我們前面學到的知識,知道行情已經開始翻轉上升,於是我們在a點開始買進。因為a點原是頸線,被突破後就會形成支撐,於是我們就將它作為第一止損點。只要股價未跌破a點就靜觀其變,一旦股價有效跌破a點就立刻賣出。股價在上漲至b點處開始回落,跌至a點處受到支撐止跌回升,並很快創出最近的新高。直到上漲到c點處才遭遇賣壓回落調整,逐步回落到b點價位處再次止跌回升,表明b點處又形成新的支撐,因此我們就把b點作為又一新的賣出點。當股價突破c點處,又一個壓力被突破,因而這個點位常常會形成支撐,因此我們再次將賣出價位調高至c點,然後看著股價繼續進行它的上漲旅途。

因為有正確的賣出點保護,我們不會為小幅的振盪所嚇倒,而可以保持心平氣和。就這樣,每當股價在上漲過程中受到拋壓,回落到一個價位受到有效支撐時,我們就將賣出價位抬高至這一價位處,一旦這一價位被向下突破,就是我們的賣出時機。這樣逐步移動賣出點位,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的利潤就會越來越豐厚了,但是因為有賣出點的保護,所以我們深深明白,我們決不會將到手的利潤重新還給行情表,因此我們就可以鎮定自若的冷靜觀察行情的變化,而不是像大多數的投資人那樣陷進深深的恐懼和貪婪之中。

第一天,學習股票突破交易法:關鍵點交易法「轉」


最後股價較長時間在d點和e點之間盤整,股價屢次在e點處受到支撐回升,因此我們將e點作為新的賣出點位,最終股價跌破e點向下滑落,預示著長期上漲行情的結束,於是我們就在這一價位處從容出局。隨後股價往往小幅回調至頸線處即行回落,再次證明了牛市行情的終結。

用一句話來講,因為支撐一旦形成通常不易被跌穿,除非有強大的賣壓出現才能造成股價跌破支撐。因此每一個新的支撐出現之後,一旦被有效向下突破時,(所謂有效跌破支撐的確認,同頂部頸線的突破確認相同,都是以收盤價跌破支撐的幅度在3%以上作為有效突破。)就是我們的賣出點位,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反映出股價趨勢的反轉。

很多人在持有股票過程中,很喜歡給自己一個定位,譬如短線投機、中線持有、長線投資等,而我從來沒有為自己下一個這樣的定義,因為任何股票,我在進場前都沒有計劃準備持有期限。我只會眼盯著自己的止損點位是否被突破,只要我的止損點位不被向下突破,我就會一直持有直到趨勢的反轉,因為止損點位代表著我的持倉成本和趨勢的反轉。

如果我所設的止損位不破,我就會持續持有,而不論是一個月還是一年。但是一旦如果股價向下跌破我的止損,只要規則容許我出局,那怕是僅僅持有一分鐘,我也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出局。止損點位的突破意味著趨勢的反轉,表示著他已經在近期內無法再給我帶來利潤,因此毫無持有的道理。而股價只要順著我的預期成長,就意味著它會源源不斷的給我帶來豐厚的利潤,就像好的員工不應該被開除一樣,相反應該得到的是鼓勵,因此我從不賣出正在成長的股票,無論持有時間是一個月還是一年。

在整個操作過程中,我們採用步步為營的策略來控制風險,每當股價上漲一個臺階,一個新的支撐形成,我們就將賣出點位上移至這一新的支撐價位,用以保護我們已經到手的利潤不被侵蝕,一旦股價跌破支撐位就立即賣出,絲毫不能猶豫。因為有時一旦股價跌破支撐,下跌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往往在你還在猶豫的時候已經下跌很多了。儘管運用這種方法使我們不能賣在最高點,但任何事有得就有失,在我們尋求穩健的同時,就不得不有所付出,要想不被小的振盪所嚇跑,適當地拿出一點到手的利潤作為獲取利潤同時控制風險的代價,是非常正常的,因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只有這樣才能使你在大多數時候,在大勢基本向好時一路持有,直至行情反轉。

在整個股票持有過程中,最大的困擾來自於我們對未來不確定因素的困惑,貪婪與恐懼總是時刻影響我們正常的判斷。人的本性總是不切實際的希望自己地投資完美無暇,既不放過任何的利潤,又不願承擔一點點風險,事實上任何事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缺的。

整個證券分析體系的學習過程,實質就是我們對市場上投資人的瞭解的過程。當我們徹底瞭解了市場的運作規律,瞭解了市場上的投資人,就逐步打下了成功的基礎,但是如果你要想掌握更全面的知識,還需更進一步學習操作的策略。

一個有效的突破是黃金買點,但是從資金管理來講仍然應該留有計劃買入資金的一半;突破以後的回抽才是確定性最強的進場買點,因為此時短線遊資,熱錢已經離場,場內的資金都是真正看好公司的未來發展,堅定的中長線投資者。行情的基礎更為堅實。此所謂第二買點,流水不爭先。儘管我們做好了止損的準備,然而由於對基本面的分析到位,常常一進場就開始上漲遠離成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