傢俱科普:紅木的“管孔”裡面,藏著哪些祕密?

國標對紅木樹種和木材特徵的描述中,“管孔”是提到次數最多的一個詞。由此就可看出“管孔”在實木傢俱用材中的重要性。

導管是絕大多數闊葉樹材所具有的中空狀軸向輸導組織(輸導水分和無機鹽),木材導管的直徑大於其他細胞,可以憑肉眼或放大鏡觀察到。在木材的橫切面上,可以看到很多大小不等的孔眼,稱為管孔,管孔是圓形的,圓孔之間有間隙。

傢俱科普:紅木的“管孔”裡面,藏著哪些秘密?

管孔的有無,是區別闊葉樹材(硬材)和針葉樹材(軟材)的重要依據。管孔的組合、分佈、排列、大小、數目和內含物,則影響著木材的材質均勻性、密度、耐久性、油漆、觸感等性能。

1、管孔分佈。根據管孔在木材橫切面上一個生長輪內的分佈和大小情況,可將其分為3種類型,分別是:散孔材、半散孔材(半環孔材)、環孔材。

散孔材是指一個生長輪內早晚材管孔的大小沒有明顯區別,分佈也比較均勻的木材,比如椴木、蜆木、槭木等; 半散孔材(半環孔材)是指在一個生長輪內,早材管孔比晚材管孔稍大,從早材到晚材的管孔逐漸變小,管孔的大小界線不明顯,比如香樟、楓楊、核桃楸等;環孔材是指在一個生長輪內,早材管孔比晚材管孔大得多,並沿生長輪呈環狀排成1至數列,比如梓木、橡木、榆木等。

傢俱科普:紅木的“管孔”裡面,藏著哪些秘密?

紅木傢俱使用的那些深色名貴硬木,基本上都是散孔材。它們大多生長在熱帶,一年間的氣候變化很小,樹木在四季幾乎不間斷地生長,早材和晚材的形成,僅和雨季、旱季的交替有關。一般來說,雨季時環境溫度高,水分足,樹木的細胞分裂速度快,細胞形體較大,管孔也隨之變大,因此材質鬆軟。在散孔材上,早晚材的管孔大小沒有明顯區別,意味著它們的材質相對更為均勻。

2、管孔大小。在木材的橫切面上,絕大多數導管的形狀是橢圓形,而且橢圓形的直徑徑向大於弦向。木材管孔的大小是以弦向直徑為準,分為5級:弦向直徑小於100微米的為極細,管孔在肉眼下不可見或略可見,放大鏡下不明顯或略明顯,木材結構甚細,如黃楊、樟木、樺木等;

傢俱科普:紅木的“管孔”裡面,藏著哪些秘密?

弦向直徑在100到200微米之間的為小,管孔在肉眼下可見,放大鏡下明晰,木材結構細,比如楠木等;弦向直徑在200到300微米之間的為中,管孔在肉眼下易見至略明晰,結構中等,比如核桃木等;弦向直徑在300到400微米之間的為大,管孔在肉眼下明晰,木材結構粗,如檫木等;弦向直徑大於400微米,管孔在肉眼下很明顯,木材結構甚粗,如泡桐等。

在木材的縱切面上,導管呈槽狀,導管大的溝槽深,小的溝槽淺,構成木材花紋。但管孔大小相差較大的樹種,單板乾燥時容易開裂,木材力學強度不均勻,管孔大的部分力學強度低。紅木傢俱使用的那些熱帶名貴硬木,管孔又小又少,因此材質細膩,也意味著樹木的營養物質流動緩慢,需要更長的成材週期。

傢俱科普:紅木的“管孔”裡面,藏著哪些秘密?

3、管孔內含物。管孔的內含物是指在木材管孔內的侵填體、樹膠或其他無定形沉積物(礦物質或有機沉積物)。侵填體(泡沫狀)多的木材,因管孔被堵塞,降低了氣體和液體在木材中滲透性,木材天然的耐久性提高,但同時也難進行浸漬處理和蒸煮處理,比如麻櫟;沉積物多的木材,天然耐久性也得到提到,但木材加工時容易磨損刀具,比如柚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