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四年,關於寫作計劃,我想和你們談的

在談及寫作計劃之前,我想先給大家講個故事。

有個女孩,在還沒接觸自媒體寫作之前,曾很天真想著要靠自己手中的筆寫出她的第一本書。

當她進入大學以後,她才知道自己的這個想法有多傻,在追求速度與便捷的自媒體時代里根本沒有人會再去看一部十幾萬字的手寫書稿。

認清現實後,女孩開始運營自己的公眾號,從排版到文字,都是她一手包辦,每週更新一兩篇文章。

對於沒怎麼學習過電腦操作和公眾號運行的她來說,剛開始的一切都需要她獨自去摸索。但為了她所熱愛的寫作,她選擇了堅持。

起初的滿腔熱情漸漸被兩位數的粉絲這個現實而澆滅,她找不到自己辛辛苦苦運營公眾號的意義,於是公眾號就這樣被擱置一旁。

沒多久,女孩發現了簡書這一寫作平臺,這一次她不想在半途而廢,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堅持在簡書上發表文章。

寫到十幾萬字後,她沒有看到她想要的成績,一個人的堅持得不到肯定讓她再次在寫作路上停了下來。

再後來,一位自媒體寫作的朋友願意帶她接觸頭條號,她覺得機會來了,努力跟著朋友學習了一段時間,過了原創。但後來又因為忙於備考國考和畢業論文無暇兼顧頭條號,女孩的自媒體寫作之路再次中斷。


寫作四年,關於寫作計劃,我想和你們談的


是的,那個在自媒體寫作路上一再放棄的女孩,就是我。

今天寫作營沒有具體寫的作業,所以我想談談自己未來的寫作計劃,但想了很久始終不敢動筆。

經歷過太多半途而廢的人好像連談計劃的資格都沒有,我不敢寫,是因為我始終不敢面對曾經失敗太多次的自己。

但當我回想起這幾天在寫作營裡的收穫,我知道,要想進步必須承認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足,與昨日那個不夠優秀的自己握手言和。

於是,我對自己過往的寫作做了一個全面的覆盤,找到自己寫作的問題,針對具體問題給自己一個解決方案,再認真規劃了未來的寫作道路,最後對自己的寫作計劃進行總結反思。

歷經多次寫作計劃失敗的我,開始明白:計劃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找出問題的所在,用正確的方法去執行計劃,達到預期的目標才是意義所在。


寫作四年,關於寫作計劃,我想和你們談的


01 樹立正確的寫作思維

因為準備國考和畢業論文,我的寫作陷入了長時間的沉寂狀態,等到過年在家有空閒時間重新寫作的時候,竟然對著電腦寫不出東西來。

雖然很不想承認,但我確實是陷入了寫作的瓶頸期,並且無法突破。對自己寫作的失望,寒假整整兩個月我沒有打開電腦寫過東西。

不敢寫就越不想寫,不想寫就越牴觸寫,這種寫作思維一直困擾著我。

因為沒有人喜歡做自己做不好的事情。

直到現在,我才知道是錯誤的寫作思維禁錮了我。在過去,我沒有系統地學習過寫作,這些年都是自己一個人在寫作路上摸打滾爬。

一個人的能力始終是有限的。

無論我怎麼努力去寫,在簡書寫了多少萬字,接觸了多少的寫作平臺,我的寫作水平始終只能在個人能力上下浮動,更多的時候是一直停留在過去的寫作水平上。

要想突破現階段的寫作水平,就必須清楚認知正確的寫作思維,樹立全新的寫作思維,有兩點我認為很重要。

第一,拒絕單打獨鬥。

以前,我總認為,寫作是一個人的事。現在才發現,在自媒體時代的今天,寫作是屬於一個團體的。只有看到團體的力量,才深知自我的渺小。

這就需要我們找到一個好的寫作集體,在集體中找準自己的寫作定位,重新定義你的寫作思維。

為了走出錯誤寫作思維的禁錮,我加入到懷左學長的寫作營裡,踏踏實實地學習系統的寫作,找準自己的寫作方向,探索出適合自己的寫作方法。

第二,拒絕故步自封。

青蛙待在只有一口井大的世界裡久了,就會認為所有人的世界都只有一個井口的大小。

人也一樣,選擇故步自封的話,也會把自己的能力侷限在一井之隅,寫作思維也會被侷限起來。走出去,你才會發現外面山外有山,人外有人。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不想走出去,而是不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太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

也許井底的那隻青蛙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大很精彩,但因為對自己的長相和能力不夠自信,所以才假裝把一口井當成了自己全部的世界。

太在意別人的看法,只會故步自封。

當你寫作的時候,你總想著別人會不會覺得自己這寫的不好,那寫的不好,這時候你的寫作思維就已經被捆死了。

只有打破故步自封的思維,寫作才能呈現它真實的一面。


寫作四年,關於寫作計劃,我想和你們談的


02 掌握寫作的底層方法

寫作時斷斷續續,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完成一篇文章。這就是我目前的寫作狀態。

原因是素材積累不夠,寫作時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思考,只跟著自己的直覺寫。

究其原因,還是在於我沒有掌握好寫作的底層方法。

懷左學長說,任何一門本領都有它的底層方法。

寫作更是如此,只有掌握了寫作的底層方法,才能找到寫作的規律,繼續精進,做到更好。要想掌握寫作的底層方法,這兩點我們應該知道。

第一,不做精神上的“窮人”。

寫作是思考的另一種表達,思考越多,寫作越深入。而思考的前提是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這就需要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多看書,多看經典電影,通過寫書評、影評的方式寫下自己的思考與體會。

學會思考,拒絕做精神上的“窮人”。正如柴靜所說的,痛苦本身不是財富,對痛苦的反思才是財富。

在寫作上只有學會思考,學會反思,我們才能感知寫作的重量,走得更遠,

第二,最好的學習就是模仿和刻意練習。

我最近在嘗試拆分懷左學長私房課學員的優秀文章,希望通過拆解文章,學習優秀之處,然後在寫作上刻意模仿、練習,努力突破現階段的瓶頸期。

以前我寫文章,都是一想到不錯的主題就開始寫。但現在我會慢慢有意識地模仿私房課學員寫長文那樣在寫之前列好寫作大綱,有準備的寫作才能在動筆之前想得更細,挖得更深。

這世界哪有什麼平白無故的橫空出世,不過都是精心準備的結果。

掌握好寫作的底層方法,是持續精進的前提,如果我們還沒能夠很好掌握這些底層方法,不妨先停下來,把這些都學會了再繼續前行。

畢竟,腳踏實地,才能有仰望星空的資本。


寫作四年,關於寫作計劃,我想和你們談的


03 強化寫作的執行能力

無法長期堅持寫作,是我最大的問題。一天做一件小事很簡單,但堅持做100天,甚至1000天就不簡單了。

針對我這一寫作問題,分析出的原因有三:一是缺乏寫作氛圍;二是在寫作平臺上收穫到的反饋與肯定太少,沒有堅持下去的動力;三是不夠自律。總結為:缺乏足夠的寫作執行能力。

要想強化自己的寫作能力,就必須針對自身問題,在多方面進行改變。

一是,加入寫作團體,在良好的寫作氛圍下養成自己的寫作習慣。

寫作氛圍會在無形中形成一種督促,就像我在寫作營的這些天,感受到的那種濃烈的寫作氛圍會在潛意識裡驅動我去寫作,強化寫作的執行能力。

而且在得到認可與肯定之後,對自己的寫作就會有更高的要求,這也在不斷幫助我進步。所以說,一個好的團體給人帶來的進步是無法估量的。

二是,拓寬寫作平臺,讓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文字。

好好運營自己的自媒體寫作平臺,也是執行能力增強的一種表現。像簡書、今日頭條這些創作平臺就適合我們去嘗試,藉助平臺的力量鍛鍊寫作。

雖然一開始的時候會很難堅持,但我們要相信:時光,不會輕易辜負每一個平靜努力的人。

三是,堅持自律。

懷左學長有一本書的書名是《我這麼自律,就是為了不平庸至死》,而我想通過自律,能夠有能力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而寫作就是那個喜歡的方式。

我的自律,從堅持每天寫點東西開始,讓寫作成為生活的一部分。用寫作的自律來引領生活的自律,這也是寫作的意義所在。


寫作四年,關於寫作計劃,我想和你們談的


04 全面覆盤,整體規劃

對自己的寫作進行全面的覆盤後,我對自己未來的寫作方向作了幾方面的規劃。

首先,化整為零,重新開始。

以本次寫作營的學習作為我今後寫作的起點,每天堅持聽學長的課,認真完成十八天的作業,系統學習寫作。

向各位助教和小班長們這些優秀的人兒學習,學習他們的思維和做事方式,讓自己在寫作路上走得更遠。

其次,開始往自媒體寫作方向發展。

在課程結束後,找到自己的寫作風格,堅持寫。重新運營自己的公眾號和簡書,讓自己的文字通過更多的寫作平臺走出去,讓更多人看到。

運營自己的頭條號,希望日後有機會加入懷左學長的頭條訓練營和私房課繼續學習,以自媒體寫作新手的身份慢慢摸索出自己的寫作道路。

正如學長所說,“做自媒體,你只會寫東西是遠遠不夠的,運營、互動、分許受眾心理、抓熱點、積累內功......這些做不好,數據肯定上不去。”所以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很多,未來還需要多多學習。

最後,在日常的寫作中,堅持多輸入、多思考、多輸出。

讓自己樹立正確的寫作思維,在掌握寫作的底層方法後,加強自己的寫作執行能力。在寫作能力達到一定基礎的程度,開始長文的訓練寫作,完成從自由隨筆到邏輯長文的蛻變。

出版一本自己的書,是我在寫作路上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我會為之努力,直至夢想成真的那一天。


寫作四年,關於寫作計劃,我想和你們談的


05 關於執行寫作計劃的三個思考

第一,目標要紮根現實,執行要腳踏實地。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一個疑問:為什麼我們聽過很多道理,卻依舊過不好這一生。

那是因為我們都習慣忽略一個前提:用行動把道理落實到生活。腳踏實地地去執行不脫離實際的目標,計劃才有被實現的可能。

你的想法很多,但只停留在嘴上。

所以在思考我的寫作計劃的時候,我一改從前那些好高騖遠的目標,把一天寫作3000字、一年寫作100萬字、在公眾號和簡書收穫四五位數的粉絲,這些目標通通都去掉。

迴歸現實,從小目標做起,踏踏實實地去完成每一階段的計劃,寫作之路才能越走越穩,所走的每個腳步才能承載成長的重量。

第二,建立起“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

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就教會我們用“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邏輯思路去寫議論文,我們就只是用來寫作文了,沒有把這種思維模式落實到我們的生活中。

寫作計劃並不是停留在寫和做兩個層面就可以的,對執行一段時間後的寫作計劃、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解決。

反思背後的改進才是關鍵。

我們需要清楚的是,一次計劃的失敗,不僅代表著一個目標沒有達到,更意味著你之前為計劃付出的所有努力都付之東流。這就像是,滿懷期待地做夢,最後做的還是一個噩夢。

所以說,提出、分析、解決,每一步都應該落實到寫作計劃的執行過程中,建立起“提出分析解決”的思維模式,才能應對計劃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辛辛苦苦做出來的計劃不會在中途就“流產”。

第二,跳出“失敗思維”的侷限,學會覆盤。

人的一生中會經歷大大小小計劃的失敗,一些人失敗就失敗了,覺得沒什麼大不了,反正做計劃很容易,只需要投入一點人力物力就可以了,沒什麼損失。

正是因為代價小,才可以做到滿不在乎。

也有的人,陷入計劃失敗的怪圈,上一次計劃的半途而廢會在潛意識裡影響下一次計劃的執行,想著反正我做的計劃就沒有成功過,失敗就失敗了吧。這就被所謂的“失敗思維”給束縛住了。

而聰明的人,往往會跳出“失敗思維”的侷限,對失敗的計劃進行復盤,從中找出自身存在的問題,為下一次計劃的執行總結經驗。

學會調整失敗心態,跳出思維的侷限,才能在失敗中逆風翻盤。


寫作四年,關於寫作計劃,我想和你們談的


結語:

寫作路上,我們都不是獨行俠。

找準自己的寫作定位,跟著一個好的寫作團體不斷學習進步,為自己的寫作制定一個可行的計劃,在將來的某一天裡,將它刻畫進生活,雕琢成現實。

踏踏實實地前行,最有力量,願你我不負韶華,不負寫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