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忙到爆炸,孩子卻不停提要求?提前做好親子計劃免生矛盾

文|奶寶育兒堂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父母真是一個無比考驗耐心的職務,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註定沒什麼自己的時間了,必須隨時待命,孩子隨叫隨到。

本以為這樣的情況,等孩子能爬會走、能保證人身安全時就好了,可現實往往讓人走在情緒崩潰的邊緣。

每當你忙於工作抽不開身的時候,孩子就在旁邊說:

  • “媽媽,我想讓你陪我玩。”
  • “稍等一會兒,媽媽現在有點忙。”
  • “不嘛,我現在就要!”

或者

  • “媽媽,我想吃餅乾,你幫我去拿。”
  • “寶貝等一會兒哦,媽媽現在在工作。”
  • “我不管,我現在就要!”
你忙到爆炸,孩子卻不停提要求?提前做好親子計劃免生矛盾

孩子太小,很多事情都無法獨立完成,需要依賴大人,若沒什麼事滿足也就滿足了。關鍵在於,孩子總是不分場合,有時明明你都忙到爆炸了,他卻還在旁邊不停提要求。

無論你是在炒菜、上廁所、洗澡還是工作,都無法阻擋孩子那顆立馬就想被滿足的心。

說實話,碰到這樣的情況是誰都崩潰,可有時忍不住吼了孩子一頓,最後又覺得心裡抱愧,這事還真是挺難辦的。

你忙到爆炸,孩子卻不停提要求?提前做好親子計劃免生矛盾



1)缺乏交流

其實孩子也不是故意想搗亂的,只是在他眼裡自己的需求更為緊要。

他不會理解工作、炒菜、上廁所、洗澡這些事對父母來說有多重要,只知道現在自己很急。一來是受限於認知層面,二來是因為孩子還沒有同理心。

但這也是家長的“鍋”,沒有與孩子做好交流(約定),才會讓孩子認為父母任何時候都是可以滿足他們的。

2)缺乏計劃

雖說有很多事都是突然到來的,沒有預警,但對於孩子,我們還是可以給予一定程度上安排的。

有過養育孩子經驗的人都知道,孩子感到無聊時最會來事,也就是我們說的“作妖”。這使得他們想一出是一出,看到玩具就想玩,看到零食就要吃。

他們的需求心血來潮,但成人的生活卻需要有計劃。

你忙到爆炸,孩子卻不停提要求?提前做好親子計劃免生矛盾

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若你沒有提前做好準備,讓孩子安靜待一會兒,肯定會爆發需求與無法滿足需求的矛盾。

要求孩子自己懂得分辨場合有些困難,因此作為大人父母更應該主動出擊,提前做好親子計劃免生矛盾。

你忙到爆炸,孩子卻不停提要求?提前做好親子計劃免生矛盾



02如何預防這類衝突?

解決問題的最好方式就是預防、避免問題產生。

現實生活中,當我們忙碌孩子卻一直在旁邊叨叨時,最後總免不了一通批評或打罵。既傷害孩子,也推遠親子關係,還不能實質上解決問題,可謂得不償失。

在《與打罵和溺愛說拜拜》這本書中,美國教育家伊麗莎白·克拉裡,提到了很多生活中具體問題的解決竅門,都是她40年育兒經驗的總結。

這其中就包括孩子不分場合提要求,而父母既無時間又無精力滿足的情況,還是挺具備實用性的。

她認為,父母生活中的很多煩惱和親子矛盾都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提前與孩子溝通好或做一個周全的計劃。

你忙到爆炸,孩子卻不停提要求?提前做好親子計劃免生矛盾

主要包括四項原則:

①吸取經驗,發生矛盾前先考慮周全。

②提前預警,跟孩子講明期望。

③理清自己和孩子的思緒,高效解決。

④提前制定規則,避免手忙腳亂。

具體如何實施呢?且聽我細細道來。

你忙到爆炸,孩子卻不停提要求?提前做好親子計劃免生矛盾



03事前考慮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當父母遭遇過類似事情後,就要摸準孩子的心理。

孩子的需求和精神是有臨界點的,當他餓了、渴了或者困了的時候,心情會很煩躁,很容易被點爆。因此,家長要提前做措施,避免孩子的不滿情緒累積到臨界點。

為了防止孩子在我們忙碌時提要求,空閒時就要儘量先把他的需求滿足好,包括吃喝拉撒以及玩耍。

帶孩子久了,父母應該都有這方面的經驗,知道孩子到了什麼時候大概會想做什麼,這點優勢一定要利用起來。

吃喝拉撒還好解決,那麼玩耍的問題怎麼辦呢?

我們要培養孩子無需父母陪伴也能獨立安靜玩耍的能力,這是一項長期工程。因此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父母就要提前做準備,比較適合的活動有積木、拼圖

等等。

你忙到爆炸,孩子卻不停提要求?提前做好親子計劃免生矛盾

實在不行,我們也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張清單,告訴他當爸爸媽媽忙碌時,可以做的活動有哪些,比如自己看半小時電視。

另一方面,這種做法還能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並沒有消失,也沒有不關注他,已經替他想好解決辦法了。

你忙到爆炸,孩子卻不停提要求?提前做好親子計劃免生矛盾



04講明期望

正如前文所說,孩子打擾父母並不是故意的,他們並不知道父母正在忙的這件事情有多重要。

因此,提前跟他們講明“你的期待我無法滿足”非常重要。

1)簡潔描述,讓孩子能理解

父母可以提前用類比或舉例子的方式,跟孩子說明自己正在做的這件事是什麼。

比如工作就像你在幼兒園學習,有老師會考察媽媽做的事,有沒有達到要求。所以呀,寶寶你要給我充分的空間哦~到時候媽媽可能沒時間一直陪你了,要等到半小時或一小時後。

2)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提出需求後,自己無法滿足,為了避免他撒潑哭鬧,轉移注意力是種很不錯的方式。

比如,家長可以用孩子感興趣的事情,暫時讓他樂意接受被拒絕的事實。給芭比娃娃做衣服、吃點零食、看會兒動畫片都可以。

你忙到爆炸,孩子卻不停提要求?提前做好親子計劃免生矛盾

如果你提出的替代方式孩子不感興趣,甚至有點厭惡,那麼這顆炸彈立即就被點爆了。

因此,父母要對孩子有充分了解,選對備用方案。

你忙到爆炸,孩子卻不停提要求?提前做好親子計劃免生矛盾



05整理雙方情緒

大部分矛盾都發生在不理智的情況下,如果父母能把自己和孩子的情緒都整理好,解決事情就簡單多了。

首先是自己,無論心態多崩潰,都儘量不要發洩在孩子身上。一來,不夠冷靜會使我們喪失解決問題的能力,二來也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

而整理孩子的情緒,需要做到積極傾聽和共情。傾聽倒還好一些,共情就需要花費時間了,因此伊麗莎白·克拉裡建議先採用“畫餅充飢法”

顧名思義,這是指在幻想中使孩子得到滿足而暫時解決問題的方式。比如家長正在忙工作,孩子突然提出陪他一起搭積木,這時家長可以說:今天媽媽和你一起搭個紅色的房子,好不好?寶寶這麼能幹,先去客廳把紅色的積木都拿出來吧。

這樣一來,既給孩子找到了事做,也讓他樂意接受。

你忙到爆炸,孩子卻不停提要求?提前做好親子計劃免生矛盾



06制定規則

孩子受認知層面的限制,只能解釋和理解自己經歷或見過的事情。

想避免孩子任性情緒用事,父母肯定不能慣著,因此提前制定規則就至關重要了。

你忙到爆炸,孩子卻不停提要求?提前做好親子計劃免生矛盾

我們要讓孩子明白,他與父母之間也是存在界限感的,在某些特定場合下,不能因為自己的需求而對父母或他人造成困擾,強迫他們對你讓步。

等孩子明白這一點後,再和他一起制定規則,一切有理有據,孩子也明白所以然,後期執行起來會更加方便。

當然,我們制定的這個規則要貼合實際,考慮到自己和孩子的實際能力。否則,第一次第二次都打破了這個規則,到第三次就沒用了。

還有孩子,畢竟年齡小,理解能力比較差,這些事情父母都要在生活中多次強調和重複,才會讓他知道這件事很重要,而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孩子3歲前需要養育,我們要給他無條件的積極回應,但生活中總有各種事情讓我們無法做到隨時隨地滿足孩子的要求。

更何況,讓孩子養成“我現在就要”這樣立即被滿足的習慣,對他們的將來也只能是有害無益。

因此我們要讓孩子知道,提要求也是要適當看環境的,不能因自己的需求讓他人無條件犧牲,即便這個人是父母。

懂得體貼和讓步,而不是一味索取的孩子,才能讓我們活著不那麼累。

奶寶育兒堂,為0-13歲孩子提供專業的教育指導。關注我,做孩子成長路上的完美型家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