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上世紀60年代,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傳遍祖國大江南北,“ 長白山下果樹成行,海蘭江畔稻花香……”唱出了延邊人民的精神風貌和風土人情,海蘭江畔稻花香也成為延邊的亮麗名片。

目之所及是一望無際的稻田,與遠山、藍天、白雲繪成了最美的邊陲小鎮,光東村 。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光東村位於吉林省延邊州和龍市,海蘭江中游,平崗河谷平原下段;是長白山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的重要腹地,是延吉至長白山的黃金旅遊線上的節點之一。全村幅員面積724.71公頃,下轄6個自然屯,8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301戶、村民787人,其中朝鮮族佔全村總人數的98%。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來到光東村 ,最直觀的第一印象就是“潔淨”,無論是街道、廣場以及各種活動場所,整理的有條不紊。路邊種植著各種景觀樹和果樹,房屋與房屋之間的花壇裡也栽種著品種不一的花卉,格外清新。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光東村是是典型的朝鮮族聚集村,錯落有致的民居、特色圍牆,處處皆景,處處怡情。來到光東村,你才能真切的感受到稻花田地中颳起的“最炫民族風”。文化體驗+美食賞鑑+歌舞欣賞+篝火晚會+農耕體驗+朝鮮族民宿+……這裡應有盡有。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光東村設立很多的民宿,獨立的格局,價格十分合理。典型的朝鮮族特色,炕大地小,除了進屋區域放置鞋子以外,其他部分都可以算作是炕,採用了電能地暖的取熱方式,可以設置自己習慣的溫度。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整個小村莊被一望無際的水稻田所圍繞,遠處的山脈連綿不絕,水草肥沃,鳥語花香,有那麼一刻,彷彿置身於世外 桃源 的世界裡。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在這裡我們可以參觀新農村的村容村貌,體驗並品嚐辣白菜、打糕等朝鮮族特色飲食。說起吃,朝鮮族的“講究”似乎要從選材、製作、到擺盤、用餐習俗。光東村準備了主席宴、海蘭江稻花宴、朝鮮族民餐宴,全方位品嚐朝鮮族美食的定義。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上世紀60年代的一曲《紅太陽照邊疆》“唱”富了這座邊塞小城

耳邊不時的回想著《紅太陽照邊疆》的美好詩句,那一幅幅美麗的畫面就在眼前,逃離城市的喧鬧,或許這裡就是最好的世外桃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