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復工兩手抓丨常寧:種好“黃金葉”,托起鄉村振興夢

春回宜城,生機勃勃。

連日來,常寧市各行各業掀起“奮戰一百天、實現雙過半”熱潮。穿行在各鄉鎮田間地頭,農民正搶抓時節春耕生產……科學有效的疫情防控之下,常寧處處充盈著春的氣息。

防疫复工两手抓丨常宁:种好“黄金叶”,托起乡村振兴梦

△搶抓春時栽培煙苗

眼下正是菸葉移栽的黃金季節,3月14日,在常寧市勝橋鎮泉峰冠村,一壟壟煙田整齊劃一,在和煦暖陽中翻整一新,菸農們正搶抓春耕有利時機,開始煙苗移栽。打孔、栽苗、蓋膜……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種了60畝,請了10個人來幫工,趕著春時趕緊把煙苗種下去,希望今年有個好收成。”當地種煙大戶彭德華,一邊卸載新一批到的煙苗一邊說。

“菸葉生產季節性很強,前期,我們在疫情防控宣傳的同時,走訪了全村菸葉種植戶,督促他們在2月底以前完成打穴、施底肥、除草等移載前期準備工作。並指導他們採用‘三深兩高’種植技術,以提高菸葉產量和質量。同時,民工首先聘請村裡的留守人員,做到外防輸入。”常寧市農業農村局菸葉生產服務中心工作隊駐泉峰冠村扶貧工作隊隊長王超說。

“每天能拿到60元工錢,可以用來購買農肥和生活物資。每次村裡有誰家需要幫工,村兩委幹部都會積極推薦我過去。”在一片煙田裡,貧困戶鄧永紅開心地說。

在廟前鎮泉井村,村支書劉紅建介紹,村裡採用“合作社+種煙大戶+村民”產業扶貧模式大力發展烤煙產業。今年村裡共種植了156畝烤煙,能帶動40多名村民(貧困戶)實現“家門口”就業,實現村級集體收入4萬元左右。

與疫情較量、與農時賽跑。為確保疫情防控與產業發展兩不誤,常寧市積極謀劃春耕生產和復產復工等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農業生產,以嚴實舉措推動農業產業發展,保障農民群眾實現增產增收。

“市裡出臺了菸葉稅返還、110元每人的人身意外險、菸葉種植保險、兩段式育苗戶每畝60元補貼和深翻耕每畝70元補貼,受損烤房和育苗工場,政府和菸草部門出資金維修等一系列惠菸民政策,以提高菸農的種植積極性。”常寧市農業農村局菸葉生產服務中心一位負責人說。

據悉,今年常寧市菸葉種植面積達2.32萬畝,分佈在13個鄉鎮,預計可完成菸葉收購量6萬擔。

為實現村民致富和貧困戶穩定脫貧,不斷夯實鄉村發展後勁,近年來,常寧市紮實推進現代特色農業建設,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在全市建設集綠色、生態、休閒、觀光於一體的主題農業園區,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走出一條高質量促鄉村振興的新路子,為打贏鄉村振興攻堅戰提供了有力保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