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翔的披頭士:克魯伊夫的“足球教父”之路

距離克魯伊夫逝世已近四年,而在這四年中,足球的發展就如同他在人生最後的那20年一樣,好像都早已被他預料到了。


飛翔的披頭士:克魯伊夫的“足球教父”之路

橙衣14號已經變成一代人的青春印記

他給你留下最深刻印象絕對不僅僅是那個穿著橙色鮮豔衣服“克魯伊夫轉身”和在場邊抽菸的紳士。在他之前,足球這個的多元的運動早已被大眾熟識。可是克魯伊夫從天而降,他對於足球的理解已經超脫於“戰術”。正是他,給普羅大眾第一次定義了“足球哲學”。他不僅與頂級球星有著相同的足球經驗外,他還深知現代足球發展的方向,並用畢生的時間鑑證了他的哲學。

“如果球在你腳下,你必須讓球場空間越拉開越好;如果球不在你腳下,那麼你必須讓球場空間壓縮得越小越好。”

克魯伊夫要求的技術掌控空間,更新了當時人們對於足球的看法。

“足球很簡單,但想踢出簡單的足球卻很難。”這是克魯伊夫對於自己足球哲學的詮釋。人們預感到克魯伊夫創制的以極強控制力為代表的全攻全守戰術,日後可能會變成歐洲球隊主流。“球場上,比賽中,每名球員只有3分鐘的時間拿球,所以最重要的一點是,沒有掌握球權的87分鐘,你在做什麼?這是決定你是否優秀的關鍵。”“現在的球員,只會用正腳背射門,但我可以同內腳背、正腳背、外腳背射門,而且是雙腳的,所以說,我能一個頂六個。”


飛翔的披頭士:克魯伊夫的“足球教父”之路

克魯伊夫喜歡在教練席上抽菸

他對於前鋒的無球跑動與射術的要求恰恰總結了現代中鋒的特點。高度、深度、廣度這樣的單薄詞彙都不足以形容克魯伊夫的足球。他的足球彷彿就是上帝之於人類的感覺,克魯伊夫的足球所包含的足球精神、競技內核正是千萬愛好者追尋探索的足球本真。不知是無心插柳柳成蔭,還是萬里挑一的慧眼識珠,克魯伊夫從歐冠冠軍阿賈克斯轉會到了名不見經傳的巴塞羅那。在掛靴之後,他回到了伊比利亞半島的拉瑪西亞,這個在之後盛產球星的地方成為了克魯伊夫描繪足球藍圖的理想之地。克魯伊夫選拔球星的側重點在於戰術的實用性而不是花哨的技巧型。這與當時的講究觀賞性的其他名宿的選拔機制是相悖的。而克魯伊夫培養的貝基里斯坦,蘇比薩雷塔,亞利山科,阿摩爾,巴韋爾德,奧塞維奧,米利亞……以至於1988-89奪冠賽季的瓜迪奧拉,裡傑卡爾德,科曼,洛佩特吉,奧斯卡·加西亞……在這裡,克魯伊夫打破了昔日足球選拔中對於身高的偏見,不拘一格選拔球員。包括哈維,梅西等球員,如果放在之前的選拔模式下將很難成為足球巨星,可他們都給後時代足球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克魯伊夫曾說過:“很多有才華的球員,都在電腦數據分析下被淘汰。如果按照現在的標準,我肯定不合格。我15歲時,左腳都不能把球踢出去15米遠,右腳最多也只能踢20米,但我的技術、視野,這是電腦檢測不出來的。”他是一為十分有自己準則的足球人。雖然他鐘情於優秀的球員,可是他十分唾棄如今的“金元足球”,唾棄一切玷汙足球的東西。可最令我驚豔和歎服的是,他們對於克魯伊夫足球哲學的發展是如此的多元、豐富,球隊碰面時甚至都讓球迷看不出來他們的靈感竟然都源於一個人。

飛翔的披頭士:克魯伊夫的“足球教父”之路


克魯伊夫對於球場內的貢獻只是他職業生涯成就中的冰山一角,他為荷蘭足球做出的貢獻和對世界足球的深遠影響遠不止此。克魯伊夫在球員時代說:“我不想退役後自己走到麵包店裡說:‘你好,我是克魯伊夫,請給我一點麵包’。”這之後他所做的努力為後世退役球員的福利政策的制定起了決定性作用。這樣的政策造福了不計其數的球員,了卻了後顧之憂的球員們飽含著勇氣和激情,走上球場,拼盡全力完成自己夢想。

飛翔的披頭士:克魯伊夫的“足球教父”之路

17世紀的“海上馬車伕”的早已被拉下馬,20世紀“飛翔的荷蘭人”正重回到世界之巔。克魯伊夫的做法就如同同時期的披頭士走出酒吧,被經紀公司簽約;畢加索的抽象畫被世界奉若珍寶;肯尼迪對麥卡錫主義的支持;貓王的舞蹈電影受人追捧,它們都有一樣的劃時代的驚豔綻放。

與其他二十世紀的足球偉人相比,克魯伊夫是幸運的。普拉蒂尼被拉下馬,貝肯鮑爾拿著微薄的死工資繼續隱身,馬拉多納的大嘴甚至讓他的阿根廷同胞忘記了他也是他們的民族英雄,貝利也賣著自己的榮譽,大把大把吞下藍色藥片……他也曾笑談自己:“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我可能是流芳百世的人物。”他的確花費了一生的精力試圖不讓他自己變得十分粗心。正是這樣,他不僅讓對手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也讓我們無法真正了理解他的哲學。與“球王”這個庸俗的名號相比,中國化的“球仙”更適合克魯伊夫。這位球仙在人間伴著足球遊歷68載後,身著“14”號球衣重回秘境深處。他教會了我們不僅僅是足球,更是教會了我們抬頭面向未來,教我們怎麼成為一個男人。

飛翔的披頭士:克魯伊夫的“足球教父”之路

大家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關注一下“我跟你聊個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