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雙第一!


張家港,雙第一!

近日,

省文明委通報了2019年文明城市

省級測評結果社會文明程度測評指數

我市分別獲得93.77和93.14分,

雙雙在全省63個縣(市、區)中位列第一!


黨的十八大以來,張家港市以建設崇德向善、文化厚重、和諧宜居、人民滿意的文明城市為目標,高標準高質量持續深化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提升了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促進了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讓文明城市創建

制度化、常態化和全域化,

張家港的秘訣是

——“五個突出、五個著力”

張家港,雙第一!


(一)

突出“一把手抓兩手、兩手抓兩手硬”

著力增強文明城市創建的持久動能


張家港,雙第一!

完善“一把手抓”的機制,每年春節後市委召開的第一個全市性大會,都是文明城市創建總結表彰大會。提升“一把手抓”的能力,2019年2月,張家港市委專門舉辦為期3天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能力提升培訓班,市委書記為全市部門、鄉鎮、村(社區)300多名一把手上課。強化“一把手抓”的考核,每年開展文明系列創建評比活動,張榜公佈年度文明創建先進並予以獎勵,對工作不力、排名靠後的一把手進行約談。


(二)

突出城市創新治理

著力推動城市精細化管理


注重系統設計是城市治理取得實效的前提。

張家港著力打造“港城治理升級版”,明確了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服務等6大類32條工作標準。從2012年起,全市每年開展“天天聽民聲”活動,市領導和機關幹部通過接訪、入戶、電話、微信等多種形式,認真聽取群眾意見建議。

張家港,雙第一!

張家港市著力構建大聯動、網格化、集成式“三位一體”的城市治理體系。成立市社會綜合治理網格化聯動中心,統籌推進全市社會治理工作。與此相配套,著力建設一張城市治理“大網”,共配備網格長1281名、網格員2105名。

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是城市治理的重點所在。張家港著力構建“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新時期城市治理體系,突出村民(居民)自治這一基礎環節,基層社會治理實現了從“替民做主”到“由民做主”的轉變。


(三)

突出以文化人

著力發揮核心價值觀引領作用


用核心價值引領人。融入生活空間,先後建成2個核心價值觀主題公園、5個核心價值觀展示館。融入“好人文化”,連續15年開展“尋訪身邊好人張聞明”行動,“中國好人”入選人數位居江蘇省縣市第一。融入道德實踐,

在全國同類城市中率先成立志願者學院,率先出臺《張家港志願者禮遇辦法》;紮實推進誠信建設制度化,每季度發佈誠信紅黑榜。

張家港,雙第一!

用城市精神塑造人。深入開展關於張家港精神的主題活動,激發市民愛崗敬業、創新爭先的精神動力。2018年,秦振華同志榮膺改革先鋒稱號,受到黨中央、國務院表彰。張家港市榮獲“為江蘇改革開放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為江蘇省唯一入選的縣級市。

用先進文化涵育人。大力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每年舉辦長江文化藝術節。全面探索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讓廣大群眾享受普惠、均等、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務。深入推進書香城市建設,在全國同類城市中首創“書香城市”建設指標體系,建成“24小時”圖書館驛站36個。


(四)

突出城鄉一體文明建設

著力提升鄉風文明


張家港,雙第一!

規劃建設城鄉一體推進。堅持以城市的標準建農村,累計建成江蘇省級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15個,“江蘇省水美鄉村”3個。注重激發農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內在需求,引導村民自發處理亂堆放、亂搭建、亂掛曬等不文明現象。

素質教育城鄉一體開展。堅持以市民的理念育農民,每年全市群眾接受文明知識教育率保持在95%以上,組織開展“新五星文明家庭”評選。截至目前,全市已有5萬多戶五星文明家庭,10萬多戶四星文明家庭,以及1000多戶五星文明家庭標兵。

張家港,雙第一!

公共服務城鄉一體完善。建立覆蓋市、鎮、村(社區)三級的教育服務資源庫,統籌協調全市各類陣地資源、人才資源、資金資源和項目資源並積極向基層下沉。


(五)

突出常態長效

著力營造同創共建良好氛圍


牢固樹立“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的理念,形成了“一圖四清單”和“長效管理三機制”工作法。

“一圖”就是“文明創建天氣圖”綜合網絡平臺。2017年該平臺運行以來,累計上傳問題數5058個,整改率100%。“四清單”是制定下發“任務清單”、查找列出“問題清單”、跟蹤排摸“短板清單”、點評亮出“成效清單”。

“長效管理三機制”是同創共建機制、全民參與機制、督查考核機制。


如今,張家港累計獲得包括全國文明城市、生態文明獎在內的200多項國家級榮譽,吸引了眾多企業特別是5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投資落戶,城市綜合實力始終位居全國百強縣前三位。


疫情防控期間,

張家港日積月累的“文明力量”

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讓這座城市防疫有溫度,

抗疫有力度!

創新文化服務,唱響防疫“進行曲”

張家港,雙第一!


疫情發生以來,

我市眾多文藝工作者在文藝戰線上

吶喊聲援、鼓舞士氣。


先後創排MV《因為愛》、短視頻《共抗疫情、人人有責》、詩朗誦《快了,春天》、錫劇《眾志成城百鍊鋼》以及書畫影等線上文藝作品100餘件,用藝術普及防疫知識、聚焦“最美逆行”故事。

張家港,雙第一!

▲塘橋鎮文藝工作者創作歌曲《武漢加油 中國加油》


藉助“互聯網+”,

我市各區鎮和市級文化單位

線上創新開闢文體服務陣地。


保稅區(金港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策劃崇真大講堂“線上冬訓”、心靈微語、徐玲公益書屋、金夕美食課堂等8個線上服務項目;張家港博物館推出“宅”看古今項目、在線上展示、鑑賞藏品;圖書館把集體閱讀活動搬到線上。

張家港,雙第一!

張家港,雙第一!

▲保稅區(金港鎮)線上服務項目

▲線上觀賞館藏文物

截至目前,全市公共文體服務惠及人數已超過5萬人次,在文化、教育、體育健身等領域,大大豐富了廣大市民的“宅”生活。

強化志願服務,織密防疫“保護網”

張家港,雙第一!

疫情防控期間,市社會心理服務指導中心招募了一批專業心理諮詢師,通過微信視頻、電話熱線等方式,為隔離觀察人員開展“一對一”的心理疏導服務;藉助“張家港全民健心雲”平臺的“解憂信箱”,開展線上心理諮詢。

張家港,雙第一!

▲“張家港全民健心雲”平臺的“解憂信箱”


張家港志願者活躍在

全市防控疫情的一線


我市緊急招募培訓的400餘名志願者,在高速路口、國道卡口、汽渡碼頭24小時值守,對進入港城的車輛進行登記、監測體溫。

張家港,雙第一!

張家港,雙第一!

▲志願者在卡口執勤

張家港,雙第一!

張家港,雙第一!

▲為一線防疫人員送去物資


為支援防疫物資企業生產,南豐鎮、金港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楊舍鎮百家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先後組織志願者3100人次到工廠義務“打工”,解決4家口罩企業用工難的燃眉之急。

張家港,雙第一!

▲志願者到口罩廠幫忙

截至3月4日,組織防控疫情志願服務項目2336個,志願者參與104185次,志願服務時長72.1萬小時,有效匯聚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強大力量。

凝聚各方力量,打好防疫“協同戰”

張家港,雙第一!


發動全民戰“疫”,

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

綜合運用不同傳播方式,

宣傳防控知識和措施。


2月11日起,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市教育局、衛健委等開展“文明有禮 C位等你”網絡互動活動,通過開展親子小遊戲比拼、公益海報設計等作品徵集展示活動,引導健康的生活方式。

張家港,雙第一!

張家港,雙第一!

張家港,雙第一!

張家港,雙第一!

據統計,我市累計製作疫情防控專題公益廣告600餘塊,通過廣播、電視、在線、報紙發佈廣告300餘萬次,手機提醒短信200餘萬條,確保疫情防控預警到位。


張家港的“文明創建成績單”

離不開每一位張家港人的努力,

讓我們繼續攜手,

共創張家港更美好的明天!


本文系張家港城事發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