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著鏡頭走進全國首批國家森林鄉村——宏模優勝

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審定公佈全國首批國家森林鄉村名單,冕寧縣宏模鎮優勝村榜上有名。

位於四川省涼山州北部的冕寧縣宏模鎮優勝村,前依悠悠安寧河,滋潤著一片糧倉平原;背靠犛牛山脈,生態良好,古樹繁多,天然林、集體林、自留山形成一道綠色屏障,75.5%的森林覆蓋率達到詮釋著全村人民保護生態的理念,也保護著一方水土平安。

帶著鏡頭走進全國首批國家森林鄉村——宏模優勝

安寧河畔優勝村 桑迪攝


理念改變生態

全村幅員面積4平方公里,共有七個村民小組,1186戶3280人,全村耕地面積3200餘畝,屬宏模鎮第一大村。

帶著鏡頭走進全國首批國家森林鄉村——宏模優勝

優勝村全貌 餘祖靜攝

在村書記肖鵬的介紹下,筆者走進優勝村,村內三面光溝渠相通,水流淙淙;硬化的村道四通八達,偶爾會遇到坐在村旁大樹下閒聊的村民,見到我們會熱情的打著招呼;在村子後面一大片油橄欖,規範整齊集中連片;四處可見的大棚散落在村子周圍,棚內的葡萄正是採收的季節,不時有人從棚內摘出新鮮的葡萄出來,熱情的叫嚐嚐。村內房屋錯落,庭院整潔,竹林悠悠,古樹參天,桉樹、香樟、皂角等樹遍佈其中,彰顯著村民植樹、愛樹、護樹的思想和理念。

帶著鏡頭走進全國首批國家森林鄉村——宏模優勝

閒適的村民 餘祖靜攝


不各從何時開始,優勝村村民就有在房前屋後、墳山、墳地植樹的習慣,家家戶戶院內都有屬於自已的綠色植物,各種花草欣欣向榮,詮釋著人們改善居住環境的勤勞與付出。

帶著鏡頭走進全國首批國家森林鄉村——宏模優勝

村貌一角 餘祖靜攝


據肖鵬介紹:每年特別是防火期間,村上幹部都會全天值班,在各交通路口和每家每戶開展森林防火安全宣傳,已20多年沒有發生過森林火災。特別是實施天保工程和退耕還林後,山上很少有人上山,現在上山都找不到路了。

帶著鏡頭走進全國首批國家森林鄉村——宏模優勝

生態村貌


我們沿著村後的一條小道而上,為尋找一片古樹,小道早已被野草荒蕪,半人高的野蕁麻時不時會蜇一下裸露在外的皮膚。一條清澈的小溪順山而下,不時有鳥的叫聲從密林中傳出,卻看不見它的蹤影,林下野果散落,成了松鼠的糧倉。距村約1小時步行,一大片古樹呈現在眼前,枝幹蒼勁,形態各異,遮出一大片陰涼之地。“我們正準備把路修到這裡,往上修成步道,形成生態康養旅遊之地”肖鵬邊走邊介紹。在距村約1小時的後山上,一片古樹呈現眼前,多為灌木,形態各異,頗有一種神秘之感。下山途中一片板栗、核桃相交的林下散落著許多板栗和核桃,飢腸轆轆的我們撿起起來充飢,一位彝族老人見狀,從家中拿出許多新鮮的核桃讓我們飽餐了一頓。同老人聊天得知他家幾個孩子在外打工,有和已成家,收入6至7萬元,自已種了10多畝板栗、核桃,還養有20多隻羊,孩子們回來後都會來看他。

從他的訪談中能看出他的自豪。

帶著鏡頭走進全國首批國家森林鄉村——宏模優勝

古樹群一角


生態改變收入

有了綠水青山,如何變為金山銀山,這是很多人想打破的瓶頸。

2012年,宏模鎮優勝村迎來了一個將綠水青山變為金山銀山的機遇,香港元升集團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在冕寧縣多方考察,找尋冬天3度以下、日照1600小時以上,不能有積雪的地方,最終選定宏模鎮優勝村這個日照2100多小時,雨水不多的地方種植油橄欖,並註冊成立冕寧元升農業科技有限公司。

帶著鏡頭走進全國首批國家森林鄉村——宏模優勝

油橄欖基地一角 桑迪攝


在縣委政府的主導下,堅持以農戶為主體、企業為龍頭,採取“公司+基地+農戶”、“公司+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戶”及“公司+土地入股”等股份合作模式種植油橄欖,促進規模化、區域化發展一舉成功,在宏模鎮建成10700畝油橄欖示範基地,引起國內外的關注和科研考查。

帶著鏡頭走進全國首批國家森林鄉村——宏模優勝

油橄欖產品展銷 餘祖靜攝


2016年10月23日,“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油橄欖試驗示範基地”在優勝村掛牌成立,標誌著這裡的油橄欖基地已成為中國林業科學院科研項目的“後花園”,將巨大的推動冕寧縣甚至整個涼山州油橄欖產業的發展。

帶著鏡頭走進全國首批國家森林鄉村——宏模優勝

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掛牌 餘祖靜攝

據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林業研究所所長張建國介紹:近兩年來,全球橄欖油的生產食用均達到了300萬噸,呈現出了生產和需要的不平衡。中國雖然發展油橄欖已有50年曆史,最近幾年逐年上升,現有種植面積100多萬畝,生產油橄欖大約5000噸,去年進口油橄欖5萬噸,需求遠遠大於供給。說明我國發展油橄欖有巨大的潛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需求會越來越大,在未來5年,估計會達到10到15萬噸。涼山州將重點推進這個產業,納入了整個農業發展的規劃,主要在冕寧、西昌、會理、喜德等縣市種植,中國林科院林業研究所在這裡成立油橄欖試驗示範基地,對進一步推動涼山油橄欖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帶著鏡頭走進全國首批國家森林鄉村——宏模優勝

遊客觀光 餘祖靜攝


這項新型的特色生態產業無疑推動著冕寧縣以及涼山州油橄欖產業的發展。也為優勝村發展林業產業,打造森林村莊注入了“強心劑”。

帶著鏡頭走進全國首批國家森林鄉村——宏模優勝

油橄欖 餘祖靜攝

“我們村3200畝耕地光油橄欖就種植了1600畝,惠及全村740農戶,每年解決勞動用工約2.1萬個,增加農民收入140餘萬元,不僅使我村的土地和傳統農業相對比,實現了產值翻翻,同時還提供了較多的勞動就業機會,村民在家門口就能掙到零用錢,補貼家用。如今佔地30多畝的花園式油橄欖深加工新廠區,今已建成,並投入生產,新廠區的建成,進一步拉動了我村的發展勢頭”肖鵬邊走邊說。

目前,在宏模鎮已形成萬畝油橄欖示範基地,是全國規模種植油橄欖單一連片最大面積基地。

帶著鏡頭走進全國首批國家森林鄉村——宏模優勝

當地村民採收 餘祖靜攝


收入改變發展

不斷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和外在活力,以增強群眾收入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為核心,圍繞產業特色化、環境美如畫為發展主線,築牢產業基礎,結合宏模鎮特色森林小鎮為契機,打造生態宜居環境,構建鄉風文明體系,向農旅融合,充分利用油橄欖產業園、獼猴桃種植示範園、特色水果種植等生態產業優勢的發展模式是優勝村的發展思路。

帶著鏡頭走進全國首批國家森林鄉村——宏模優勝

大棚種植 桑迪攝


筆者看到無論走進任何人家,庭院內都有幾棵果樹,有的掛滿果實,有的成了天然瓜架,還有些庭院內還建有魚池等景觀;葡萄大棚內正在採收,見我們到來,熱情地叫我們嚐嚐。

全村現已種植獼猴桃180餘畝,已有1米多高,正拉枝定型;葡萄產業70餘畝;養殖專業合作社生豬存欄達2400餘頭,年出欄6200餘頭,實現產值達1200餘萬。一批村民宿、農家樂、家庭農場等休閒觀光為一體的特色產業已初見成效。

帶著鏡頭走進全國首批國家森林鄉村——宏模優勝

大棚內的葡萄 餘祖靜攝

一個“以農造景、以景帶旅、以旅興農、以農促旅”的幸福美麗新村正在崛起!

一個彰顯現代觀光農業的生態宜居小村正在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