併購華大農業:敗走農業電商後 碧桂園如何發力現代農業

農業沒有全產業鏈

併購華大農業:敗走農業電商後 碧桂園如何發力現代農業


3月11日,碧桂園官方微信號發文稱,集團全資子公司碧桂園農業於3月9日對價3億元收購華大農業80%股權,成為華大農業控股股東。


據天眼查數據,此次碧桂園入主後,華大農業高層擴充至6人。除董事長梅永紅外,汪建任副董事長,華大基因動植物方向研究科學家趙山岑任董事,而碧桂園農業副總裁兼種業公司總裁劉石、碧桂園集團資本市場部總經理王晶雪、碧桂園農業法人代表梁裕尤分別出任董事、董事及監事。

併購華大農業:敗走農業電商後 碧桂園如何發力現代農業


實際上,早在2018年碧桂園的年初工作會議上,楊國強便表示,未來自己將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農業領域,“40年前我種田,40年後我還是回去種田”,地產業務則將交給碧桂園總裁莫斌打理。

2018年6月,碧桂園正式揭牌成立“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宣佈進軍現代農業。並稱即將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及開研資本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動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廣。

彼時中國企業資本聯盟副理事長柏文喜認為,碧桂園發展農業的優勢在於其自身體量大,積累的各類資源足夠豐富,各個業務板塊之間能夠起到相互協同和支持的作用。但碧桂園並非傳統的農業類公司,不僅缺乏農業專業人才,也很難快速掌握行業特點、細節、經驗等。

2個月後,梅永紅入職碧桂園,並擔任碧桂園農業板塊的一把手,而擁有豐富農業經驗的梅永紅正是此番重大併購背後的靈魂人物。

據天眼查顯示,梅永紅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農學系,早年曆任科技部辦公廳副主任兼調研室主任、科技部政策法規與體制改革司司長、山東濟寧市長等職。2015年加入華大基因,歷任華大基因執行委員會委員,國家基因庫主任,華大農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華大基因執行副總裁。

碧桂園主席楊國強曾在一次媒體見面會上表示:“梅永紅先生對農業充滿了情懷,而且非常的有才華,讓他統領雙方的農業板塊,能實現合作共贏,碧桂園農業正在尋求與華大農業的全面合作。”

當然,碧桂園進軍農業並非情懷使然,早在碧桂園前,恆大、萬科、華潤便已涉足農業領域。具體來看,互聯網公司憑藉其在創新技術、數據積累等方面的先天優勢,在電商零售、智慧農業、保險金融、農業服務等領域快速佈局;而地產公司則通過創建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形式,滲透到農業產業鏈各環節。

併購華大農業:敗走農業電商後 碧桂園如何發力現代農業

此外,現代農業一直是國家戰略支持方向,除中央一號文件外,還出臺了多項配套政策以支持現代農業的發展,這些政策主要涉及農村土地、新型農業主體、農村電商、科技創新、產業園建設等方面的內容。

併購華大農業:敗走農業電商後 碧桂園如何發力現代農業

去年年初,楊國強便明確表示未來發展的三個重點在地產、農業、機器人,碧桂園在堅持加快地產主業發展的同時,闊步開啟多元化轉型之路,緊跟時代發展潮流,走向高科技發展之路。

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園早在2016年,便創立了自有零售品牌“鳳凰優選”社區直營超市,專注於社區服務。據碧桂園透露,集團將引入世界一流的農業生產技術、設備,同時利用機器人研發優勢,佈局地產+農業全產業鏈。

然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研究員胡定寰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只有對農業不瞭解的人,才會想到在農業上做全產業鏈,這種模式中國沒有,外國也沒有,生產、加工、物流、零售企業以往都涇渭分明。”

事實上,去年5月起,鳳凰優選華中、西北地區開始陸續閉店、清倉。如今碧桂園與華大農業強強聯手,再度專注於種植,最終收效如何還需時間的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