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人傳》要做一個好人,那麼你必須比壞人更強才可以


於2019年5月15日在韓國上映 ,2019年6月21日在中國臺灣上映,內地應該是沒有機會上映了,這部電影最大的看點領銜主演是馬東錫。

他的代表作有《鄰居》《與犯罪的戰爭》《壞傢伙們》《釜山行》,其中憑藉《鄰居》在第49屆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最佳男配角獎。

馬東錫在電影中飾演的角色多為反派,總給人一種很兇悍、很暴力、壞人的形象,雖然他外表粗獷,身材結實,但是他在生活中卻是一個外冷內熱型的人。

比如他是一個很喜歡小動物,是一個很為別人著想的人,現實中是一個比較萌的人,這和他在電影裡的角色有著很大的反差。

雖然他很多電影只是一個配角,也不是靠外面的演員,但是有著自己的特色,也甘願做配角,是一個很好的演員,因為他兇悍的形象,贏得了很多觀眾的喜歡。

在《惡人傳》這部電影裡,主要講述了三個人物的故事,有警察、殺人犯和黑幫,一起連環殺人案讓他們聯繫在了一起。

電影通過以暴制暴的方式來表達正義遲早會得到伸張,惡人自然會有惡人去消磨的主題。

接下來我們從電影裡的三個人物來分析他們做事的方式和人生的追求。

《惡人傳》要做一個好人,那麼你必須比壞人更強才可以

《惡人傳》要做一個好人,那麼你必須比壞人更強才可以

張東秀:我雖是惡人,但是我有情有義有底線

在電影裡,張東秀是一個冷酷、殘忍、暴力的黑幫老大,對於他範圍內的事情,他的手段很直接,很無情,也很有原則。

比如說在他和另外一個老大在商談的時,他們的小弟竟然插嘴,在他們的眼裡是不允許的,因為這樣會顯得他沒管好自己的小弟。

另外會讓他的威信得到損害,為此他狠狠的教訓了自己的小弟,也單手拔掉了對方的小弟的一顆牙齒,並且讓那不守規則的人喝掉泡著帶血牙齒的酒,這是他捍衛自己威信的方式。

還有一次黑幫在開會時,他在講事情,旁邊一個人一直在煽風點火,張東秀開始時警告過他一次,但是後面他還是繼續說個不停。

《惡人傳》要做一個好人,那麼你必須比壞人更強才可以

對於這種無視自己權威的人,他直接用拳頭暴打,在他的世界裡,本身的力量是很重要的,並且他不僅僅只是身體發達,而且腦袋也很發達。

因為他對他的小弟很講義氣,很講原則,會為跟著他的小弟著想,為他們的生存考慮,並且還會經常下館子犒勞他的弟兄,這也是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兄弟跟著他。

還有從他和鄭泰錫這個警察合作的細節可以看出,首先他把警察約到自己的地盤,並且把雙方的談話用語音和視頻錄了下來,這樣可以作為一個籌碼,不會讓自己陷於被動之中。

而且他做事情很有套路,他不會和一個小警察纏著自己而動怒,而是會用自己的方式,找他們的領導去管教,這是更有效率的一種方式,就像很厲害的人不會輕易的接受弱者的挑戰一樣。

在黑幫圈裡,他是冷酷、無情、暴力、有仇必報的人,但是在生活中,他又是那麼的有擔當和有愛心。

《惡人傳》要做一個好人,那麼你必須比壞人更強才可以

在一次黑幫的火拼當中,兩方的人都受傷並且還死了人,那個時候警察也在,但是張東秀直接說,你趕緊走,這裡的爛攤子我會處理好,這是他有擔當有魄力有能力的體現。

還有在尋找兇手的時候,在雨中看見一個女學生沒有帶傘淋著雨,他把自己的傘主動給了這個女生,這是他情感細膩有愛心的一面。

每個人都有很多面,比如說也許你看到的是一個黑幫大佬,殘酷、冷血、無情,但是他也是一個兒子、父親、大哥的身份,但是也有柔情的時候,很多時候只不過是處境不一樣,責任不一樣,畢竟誰都希望能好好的生活而已。

《惡人傳》要做一個好人,那麼你必須比壞人更強才可以

《惡人傳》要做一個好人,那麼你必須比壞人更強才可以

鄭泰錫:我不屑同流合汙,但是能達到目的我會不擇手段

鄭泰錫在警局裡是一個正義,富有激情的警察,相比較於其他的同事,他顯得更有責任心,也更加的與眾不同。

他不在乎升職,在他的世界裡,更多的是為人民服務,他看不慣領導和黑幫勾結,他經常不聽指令,喜歡特立獨行。

對於社會上的黑幫人員毫不畏懼,即使面對眾多人,說明他是一個勇敢不畏強權的人,但是後面他發現,原來在警局裡存在著很多勾心鬥角,很不純粹。

會相互詆譭,會使絆子,會互相瞧不起,並且警察局裡有一個他很不喜歡的點,他做什麼事情都要得到上級的批准,每一次的行動都要商討,最致命的是很多人都看不慣他的獨來獨往,吊兒郎當。

為此他開始和黑幫合作一起去抓兇手,因為他也知道,黑幫的找人效率更高,因為黑幫的人只聽令於他們老大,所以他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也開始步入了世俗。

《惡人傳》要做一個好人,那麼你必須比壞人更強才可以

但是從他對黑幫老大的從容淡定可以看出,他是正義,勇敢的人,同時他也是一個稚嫩的人,因為在一次黑幫火拼之中,他殺了一個人,也讓他感受到了黑幫的那種拼命和殘酷環境,這次的遭遇讓他很不適應,甚至有點恐懼。

然後當張東秀抓住了姜敬浩之後,眼看著他要把他殺死,他卻沒有忘記法律,把這個犯人交給法制去處罰,但是他還是太年輕了,雖然知道他殺了很多人,但是卻都沒有直接的證據。

唯一被襲擊還活著的人是張東秀,為了讓這個殺人犯得到應有的懲罰,他的內心世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因為他為了達到目的,和張東秀達成了一個協議,用威逼誘惑的方式,讓張東秀出庭作證。

這個是他成長的一面,也是他從開始的鐵面無私,到圓滑成熟的轉變,他知道想要做到正義,一味的勇往直前是沒用的,還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為此他為了達到一定的目的,放棄了以前的行事方式,變得不擇手段。

《惡人傳》要做一個好人,那麼你必須比壞人更強才可以

《惡人傳》要做一個好人,那麼你必須比壞人更強才可以

姜敬浩:我受到的傷害,我要從社會中找回

姜敬浩是一個連環殺人狂,因為從小受到父親虐待心理扭曲,以至於他在社會中瘋狂報復,失控,並且他殺人不按常理出牌,根本沒有規律可循,看到不爽的就殺,顯得極為陰暗,恐怖。

他不是一個單純的殺人狂,他還是一個慣犯,並且還是高智商,不但武力值高,還懂得懂得醫護知識,防追蹤手段,懂得心理戰術,他殺人的手段很高明,以至於連續犯案,還逃之夭夭。

比如說他用車去追尾要殺的人,然後當他把注意力放在追尾的事情上時,他才下手,並且他每次的翻案都不留痕跡,根本無跡可尋。

直到他遇到了一個比較強大的人張東秀,惹了一個不該惹的人,導致了整個黑幫都在尋找他,這才讓他落入了法網。

《惡人傳》要做一個好人,那麼你必須比壞人更強才可以

他的殺人行為更多的是為了報復社會,滿足自己的快感,他的形象是邪惡,黑暗的,因為他一直處在暗處,警察也拿他沒轍。

雖然說他小的時候受到了很大創傷,家庭不幸,但是他卻把自己內心的黑暗不滿全部報復在無辜人的身上,這是毫無人性的行為。

從他的身上也可以反映出這個社會的問題,社會中,有很多孩子受到了家庭的虐待,有很多的孩子的成長環境很不健康,這是一個很值得重視的問題。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不怕兇手兇猛殘暴,更怕的是兇手有文化,姜敬浩行兇的時候很專業,也能洞察人性。

但是他錯在把自己遭遇的不幸怪罪於這個社會,並且還去報復這個社會,傷害了很多無辜的人。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你不能因為自己的人生很悲慘,也把別人的人生也變得不幸,畢竟他們不欠你什麼。

《惡人傳》要做一個好人,那麼你必須比壞人更強才可以


最後

其實他們三個人像似一個閉環,黑幫的人忌憚警察,警察忌憚殺人惡魔,殺人惡魔忌憚黑幫,他們相互制約,黑幫處於灰色地帶,警察是在明處,但是惡魔卻處在暗處。

惡人有仇必報,當姜敬浩刺傷了張東秀殺了女學生以及殺了自己的弟兄後,他不顧一切的去追殺姜敬浩,這是一種復仇,也是對自己權威的捍衛。

要對付惡人,你需要比他跟更厲害,你才能鬥得過他,惡人自有惡人磨;同時如果你要做一個好人,那麼你必須比壞人更強才可以。

《惡人傳》要做一個好人,那麼你必須比壞人更強才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