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黑土地能種出軟“黃金”

“這個地雖然看起來很荒涼,但是能種出‘黃金’呢!”臨夏州夏潤高原農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陳金轉告訴記者。連日來,該公司在和政縣松鳴鎮、卜家莊等鄉鎮招聘赤松茸種植工人,加緊運輸赤松茸菌種,緊張有序地開展種植前的各項準備工作。

陳金轉說的“黃金”,是一種叫赤松茸的食用菌。赤松茸是生長在赤松林樹根部,與樹根共生的一種野生食用菌,俗稱松茸、松口蘑針松茸,有朵大、色澤豔麗、肉質細嫩,具有味鮮、爽脆、口感好等特點。近年來,人工培育成功,正在推廣種植。人工培育的赤松茸營養豐富、香味濃郁,可與野生松茸相媲美,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及維生素,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促進新陳代謝,提高人體抗病毒、抗細胞突變和增加免疫力的功能。

據陳金轉介紹,赤松茸的栽培過程很簡單,利用農閒土地,開溝起壟,不需要搭建溫棚,也不需要製作菌床和菌棒,直接長在地上,仿野生環境種植生長,營養基質主要是穀殼、稻草、玉米芯、木屑、竹葉等農戶家常見的材料。“去年,在東西部扶貧協作的牽線搭橋下,我們來和政縣進行了考察,並經過數據統計分析,認為這裡的氣溫很適合種赤松茸,加之這裡水資源充沛、土壤肥沃,自然條件有著種植赤松茸得天獨厚的優勢,產量可能會更高。此外,赤松茸種植市場潛力大,經濟效益可觀,主要還可作為農閒時節的補充經濟作物,不僅能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解決農作物秸稈焚燒的問題,還能幫助群眾增收致富。”陳金轉說道。

松鳴鎮狼土泉村村民宋生文告訴記者,自家土地流轉給夏潤高原農業有限公司種植赤松茸,他在種植基地打工,既有土地租賃金,又有務工收入,在家門口就能賺錢,一個月收入達5000多元。

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在松鳴鎮狼土泉村、卜家莊鄉前坪村等流轉土地700多 畝,共招收固定工人300多人,其中,建檔立卡戶 160 多人。“公司除做好產品銷售及深加工項目,還將加大菌菇種植技術培訓,通過政企聯手,鼓勵建檔立卡戶及一般農戶發展大田種植,進一步帶動食用菌產業鏈,打造適合高原蘑菇的種植基地,併為貧困戶提供菌種,採取‘企業+農戶+基地’經營模式,實現產銷一條龍服務,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陳金轉如是說。(記者 劉剛林通訊員李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