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蒙臺梭利首席推行王惠文老師教你5招制勝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中國蒙臺梭利首席推行王惠文老師教你5招制勝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人物簡介

王惠文——中國蒙臺梭利協會副會長,中國蒙臺梭利協會0-3歲早教課程體系創建者,創建著名新愛嬰早教品牌,被譽為“影響中國早教事業發展進程的人物”。

中國蒙臺梭利首席推行王惠文老師教你5招制勝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語言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能力。著名的語言學家喬姆斯基說過,語言的獲得是人類自發的追求。這也更深刻的說明了語言和人的生活是多麼的密不可分。

而對於很多家長而言,寶寶的語言發展能力是家庭教育中十分重視的一環。

寶寶的語言發展從孕期就已經開始了,4個月的寶寶開始觀察身邊人的嘴型;6個月的時候便會發出咂嘴聲、嗒嗒聲;等到1.5-2歲的時候孩子到了語言發展的爆發期,喜歡模仿,會自顧自的說上一堆話;長到4、5歲詞彙積累越來越多,“小話癆”模式開啟。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也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比如“孩子一週半隻會叫爸爸媽媽”、“孩子說話著急容易口吃”、“孩子出現說髒話的現象”

這些都是家長常常會問到的問題。

其實,孩子的發展有快有慢,對於環境的吸收也各不相同,上面出現的這些現象都是正常的,家長要平穩心態,多留意孩子學習語言的環境,通過正確的方式引導,循序漸進幫助孩子發展語言能力。

想要提升寶寶的語言能力,家長首先要明白,對於孩子的語言發展首先要確保孩子的內心安全感充足,據調查統計,安全感缺失的孩子往往語言表達差,吞吞吐吐,猶豫不決,而安全感充足的孩子則會把精力集中在整理邏輯與思路,表達看法。

中國蒙臺梭利首席推行王惠文老師教你5招制勝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 / BEGIN / ————

那在家庭中可以通過哪些方法幫助孩子發展語言能力呢?

從新生兒時期開始持續念中文原音(a/o/e…)

爸爸媽媽可以在寶寶晨起後頭腦思維最清晰的時候,為寶寶唸誦原音,後續可加入輔音。這樣可以幫助寶寶的開口說話做詞彙積累,並且原音容易模仿,從基礎發音開始入手,符合寶寶的語言發展規律。

利用肢體影響語言

其實,我們常常會忽視掉我們的身體是最原始最大的發聲器官。嘴巴的呼氣聲、咂舌聲,手部拍手的聲音,骨傳導的聲音等等,這些都是我們可以更直接接收到的聲音訊號。

利用這一點爸爸媽媽可以在給寶寶聽音樂、講故事、唱兒歌的時候跟隨著節奏輕輕拍打孩子的身體,通過這種方式讓孩子感知韻律和聲音,激發寶寶的發聲,同時也積累詞彙。

模仿各種聲音

家長可以利用家裡的模型、玩具、手偶和寶寶進行角色扮演的遊戲,比如,小貓“喵喵”、小狗“汪汪”、小鴨子“嘎嘎”等等。這裡家長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往往在家庭中,我們總是讓孩子模仿聲音,卻忽視了,我們去模仿孩子。

模仿孩子的聲音會讓孩子產生共鳴與溝通的慾望,想說會促使孩子發音和模仿大人說話,產生對於說的熱情與興趣。

家庭遊戲《拿拿放放》

準備一個百寶箱——箱子裡面可以放孩子喜歡的玩具、日常生活用品。在平時生活中和孩子一起進行練習,“拿拿放放,我們拿出小汽車”,“放放拿拿,我們放下小汽車”,一邊做一邊說,不僅鍛鍊孩子的語言,還可以加深寶寶對事物認知,並且學會執行指令。

和孩子一起介紹自己《我是誰》

想要幫助孩子發展語言,家長一定要注意“相互作用”,不僅要給孩子講,聽孩子說,還要和孩子產生良好的溝通。

爸爸媽媽可以在家中準備一個小講臺,先示範給孩子,我是誰、我是誰的媽媽、我喜歡什麼、介紹身邊的東西,讓孩子照葫蘆畫瓢,這樣經常練習,孩子的語言表達會越來越流利,形成邏輯,並強化自我意識。

中國蒙臺梭利首席推行王惠文老師教你5招制勝孩子的語言敏感期!


語言不僅僅是我們表達自己觀點和想法的重要工具,也是我們和外界溝通,進行社交的重要媒介。同時,語言也是當代社會彰顯自我的重要能力之一,我們不難發現,語言表達能力好的人往往都很自信,而自信是不可替代的人格魅力,對一個人的發展十分的重要。

在孩子的語言發展過程中家長還需要注意一點,語言是孩子從環境中獲得的。家長要為寶寶提供豐富良好的語言環境,這十分重要。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這樣的道理,父母多和孩子說,多回應和傾聽,讓孩子有交流的慾望。

寶寶的語言發展需要家長的耐心陪伴與引導,當爸爸媽媽有意識有計劃地鍛鍊寶寶的語言能力時,你就會發現寶寶驚人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