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一名“無可替代”的設備人

不管出於什麼樣的理由,選擇了設備人這個職業也就是走進了一個與眾不同職業群體,一個設備人的成長期很長,通常35歲之前的設備人是學生,35歲到45歲是半工半讀,45歲以後才是真正回報社會的時期。


而這個回報過程很短,也就是十年左右,設備人隨著回報過程繼續成長,或者達到了人生的頂峰,或者達到一生中設備管理專業的頂峰。在這裡就有了一個選擇,這是一個人生職業生涯的選擇題,或進入企業高層,設備管理只是兼管;或繼續從事設備管理,從事設備管理體系的研究;或徹底離開設備管理從事其他工作。


討論設備人的出路,這是一個很大的命題!


翻開世界級企業高層管理者履歷,不難發現有80%以上的人是經過設備人這個職業範圍的,或者直接從設備人中升級上來的,或者是曾經有過設備人職業經歷,也有很多世界級企業董事會在選擇企業高層的時候,設備人職業也是較為重要的考察依據。因為企業的特殊性和人員的問題,也就不在這裡做舉例說明。


設備人是企業硬件的管理者,如果不能對企業硬件有個充分的認識,又如何去完成好企業高層決策管理呢?設備人出身,且有過主持設備管理較為強悍的高層,對於感性認識較少,會較為理性的對企業經營決策,穩紮穩打持續進步;不是從設備人口子上去的高層,往往會兵行險著出奇制勝,欲判優劣,個人所見吧。


有人將設備人職業群體比作軍營,俗話稱,“鐵打的兵營流水的兵”設備人職業的選擇有喜有悲,喜得對管理的控制力,悲著孤獨地從事著不為人所見的工作,只有在那一刻,以一人之力,獨挽狂瀾,這就是設備人的最大榮耀。


一個設備人真正的核心競爭力,是“無可替代”!


無論在家庭、單位還是朋友圈,潛意識中誰不渴望成為不可或缺的人物?!當然,所謂“離不了、不可或缺”也只能相對來說,畢竟“地球離了誰也照樣轉”。我們這些凡人所爭的、所求的,無非是想在自己這個小圈圈裡,被大家敬重而已。

但實現這一點談何容易!無論要做家庭的頂樑柱還是親朋好友中一言九鼎,都需要相當的實力做後盾。相對而言,要成為一個在單位內不可取代的的設備維修高手,還真算不上是多難實現的事。


讓我們先來看看一名“不可取代的設備維修高手”的標準:

  • 當上級把維修工作交給你時,他可以放心地回去繼續睡覺;
  • 當遇到設備疑難時,同事們第一個想到的,領導第一個點名的,是你;
  • 每每有先進維修技術方面的學習培訓交流機會時,第一批被派出去的,有你;
  • 每當單位年終績效考核評估或裁員,能夠置身事外的,還是你……

既無飯碗之憂,更無失業之虞。如此超脫瀟灑的維修人,曾經是多少姑娘小夥們的追求目標。可惜,如今這樣牛氣的維修人卻是越來越稀少了。


但你知道麼?其實你也完全可以成為一名這樣備受尊敬的維修高手的!只要你做到了以下幾點:

  1. 通徹瞭解單位設備的工作原理,技術參數,具體的零部件組成結構——這並不難做到:只需在別人喝茶聊天下象棋的時候,自己多翻看幾次設備資料,並勤跑幾次設備現場而已。
  2. 總結出各設備易損易壞的部位——雖說比第一條稍稍困難些,卻也比較容易做到:自己參與維修過的設備,易損易壞部位很容易就弄清楚了;別人維修過的設備,自己多問多請教再加上設備資料與現場的結合,很快也就明白了。
  3. 熟悉構成設備原材料的性能特點、可修復性,以及常用的各種修復技術與方法——這一條更簡單,就是下功夫結合實際進行知識學習:絕大多數機電儀液設備裝置,除去為數不多的維修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和電氣自動控制部分,85%以上的設備維修知識與20年前是一樣的。
  4. 歸納出單位設備易損易壞的原因與處置方法——有了前三條的基礎,這一點很容易做到,但成效卻是極大的:你已經具有了快速處理一般設備故障的能力,併成為了單位的全能型維修人才。由此可見,成為維修骨幹其實很容易,在具備較強動手能力的前提下,只需要有心,用心,勤奮,捨得流汗付辛苦,即可。但要成為單位維修方面的“不可或缺型”人才,還要有很重要的2點,必須做到才行。
  5. 形成一套自己的解決維修問題的思維和方法,即通過對設備運行狀態的監測與檢測,準確判斷出設備潛在故障情況及根源,並採取相應的維護修正措施和制訂故障處理預案。——這輕飄飄的一句話,卻極其體現能力水準:1)從哪些蛛絲馬跡上判斷設備有無潛在故障?2)用什麼方法判定是什麼部位的劣化?3)又怎樣推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劣化?4)在此基礎上,要採取哪些有效措施延緩或修正這種劣化?5)制訂故障處理預案時,更要考慮多種因素?6)是應急修理還是徹底修理?7)都有哪些應急修理和徹底修理方案可供選擇?並如何優化選擇?8)如何充分調動單位和社會上的維修力量以實現經濟、可靠而快速修復?9)修理方案中所需要的準備工作都有哪些並如何具體執行?10)出現異常情況又當如何處理?
  6. 樹立全面綜合的設備維修觀念——科學合理的維修,要做到經濟、迅速、耐用,以保生產、提效益為中心,這就需要不但對現代維護、修理的技術和方法進行及時地追蹤和嘗試,還要權衡各種維修策略、維修方案的經濟性。本文摘錄自網絡及中國維修協會李英勳的文章,如侵權請聯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