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專打美蔣創造“八個第一”的海空雄鷹團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專打美蔣創造“八個第一”的海空雄鷹團

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週年大會上,伴隨著恢弘激昂的《鋼鐵洪流進行曲》,100面功勳榮譽戰旗重新集結、整齊列陣,氣勢如虹通過天安門廣場,成為此次規模空前的大閱兵重要亮點之一。

本系列文章將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為您逐一介紹這100面戰旗背後的歷史,由於能力、時間與精力所限,內容依然可能出現錯誤,還請各位讀者不吝指正,並接受我們最誠摯的道歉。

本文部分資料來源於中國軍網、飛行員那些事等。

100面功勳榮譽戰旗背後的歷史(3)——海空雄鷹團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專打美蔣創造“八個第一”的海空雄鷹團

“海空雄鷹團”的光榮戰史可以追溯到烽火連天的抗日戰爭。

1939年該團的前身為江南抗日義勇軍。1941年1月編入新四軍18旅54團。

1942年1月,該團由新四軍抗日遊擊連擴編為新四軍第6師18旅54團。

1944年8月,54團作為蘇中軍區8個團之一,參加了興華城戰役,歷時3天4夜的戰役在9月1日凌晨結束,拒不投降的偽軍第22師被全殲,該團參加瞭解放江蘇寶應、興化的戰鬥。在興化戰鬥中,該團與數倍於己的日偽軍展開白刃戰,榮獲“興化團”的光榮稱號。同年底,該團又參加了攻克戚家莊的戰鬥,全殲日偽軍一個自衛團,俘虜了大批敵人,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接著,又在三洋河戰鬥中殲敵一個營,狠狠打擊了日寇的囂張氣焰。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專打美蔣創造“八個第一”的海空雄鷹團

海空雄鷹團徽章

抗日戰爭勝利後,該團先後改編為華東野戰軍第10縱隊32旅89團、11縱隊32旅95團、第3野戰軍10兵團29軍86師257團,投入到了解放戰爭的滾滾洪流中。

1946年7月中旬至8月下旬,在蘇中七戰七捷的邵伯保衛戰中,該團抗擊了敵人一個軍的兵力,保住了蘇中大門,受到了黨中央的嘉獎,贏得“老虎五團”的美稱。

1946年11月,在粟裕指揮的解放漣水戰鬥中,該團配合友鄰部隊冒著滂沱大雨,從敵人的碉堡群中殺出一條通路,像一把鋼刀插進全副美式裝備的國民黨王牌“遠征軍”心臟,全殲守敵,一舉解放漣水城。

1948年12月,在淮海戰役的耿莊阻擊戰中,該團堅守陣地,穩如泰山,連續打退了在坦克、裝甲車和重炮掩護下的國民黨邱清泉部一個王牌機械化師的4次進攻,保證了整個戰鬥的勝利,受到了野戰軍首長的表揚。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專打美蔣創造“八個第一”的海空雄鷹團

渡江戰役

1949年春,在百萬大軍橫渡長江的進軍號角中,該團奮勇爭先,一舉突破“長江天塹”,攻克黃山要塞,活捉要塞守敵少將司令,被上級授予“渡江英雄”錦旗。接著,他們乘勝前進,長途追擊,直插福州,再搗漳州廈門。

建功朝鮮戰場天空

1951年3月,該團改編為空軍航空兵第49團,先後在河北楊村、唐山兩地進行近一年的飛行訓練。

1952年3月,全團在人均飛行僅20多個小時的情況下,奉命抗美援朝。在抗美援朝作戰中,該團是唯一未調防休整的空軍部隊。在朝鮮戰場上,該團飛行員把刺刀見紅的傳統帶到了天上,擊落敵機13架、擊傷三架,被中朝空軍聯合司令部稱為“空中霸王”,美空軍稱之為“低空霸王團”。

1952年8月6日,大隊長師臣勝率一大隊執行任務返航途中,遭遇美空軍四架F-86戰鬥轟炸機偷襲。總飛行時間僅有80小時的中隊長王昆一邊向兄弟戰機通報敵情,一邊迅速逼近敵機,在距敵機300米處猛烈開火射擊,打得敵機當空爆炸。接著,他又迅速咬住另一架敵機,連續開火,將其擊傷。這時,又有兩架敵機撲來,副大隊長馬致榮見狀,立即將敵機截住,擊落其中一架後,另一架見狀逃遁。

這是該團首次空戰的勝利,也是抗美援朝空戰中志願軍空軍反擊戰的首次勝利。

屢遭失敗的美空軍耍出了“圓圈陣”戰術,就是在空中將機群組成一個圓圈,呈飛碟狀向前飛行,互相掩護。1953年2月17日,第49團飛行員餘開良、耿東清、李春孟、陳泰渠駕機參加空戰(朝鮮大同江口空域),當敵五架F-4U使出“圓圈陣”戰術時,我方立即縮小隊形,以中速小角度進入,一舉擊落敵機三架,成為志願軍首次大破“圓圈陣”之戰。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專打美蔣創造“八個第一”的海空雄鷹團

志願軍空軍巡邏

1953年3月13日,美軍出動飛機174架,企圖轟炸鴨綠江大橋和拉古哨水電站等重要目標。第49團團長宋閣修奉命率領全團升空,同五倍於我的敵機展開格鬥。戰鬥中,宋閣修的戰機被八架敵機包圍,他大膽地從敵機腹下通過,一個急轉彎到了敵機尾部,佔據了有利位置,並迅速瞄準,當敵機進入瞄準鏡的光環後,宋閣修猛按炮鈕,將一架敵機擊落,衝亂了敵機的編隊,但宋團長也不幸中彈犧牲,血灑長空。整個戰果是擊落3架、擊傷2架敵機。

1953年3月27日,中隊長王昆率飛行員王海成執行完任務返航途中,發現兩架敵FMK-8噴氣式戰鬥轟炸機,準備轟炸我地面部隊。他們不顧油料將盡,閃電般出擊,擊落、擊傷敵機各一架。當他們飛到機場跑道兩頭上空時,油量表指“0”。危急關頭,他們從跑道兩頭同時著陸成功,創造了“雙機對頭著陸”的奇蹟。

海空顯神威

1954年8月21日,空軍航空兵第49團加入人民海軍行列,歸編海軍航空兵第4師第10團。

1955年1月,在解放一江山島的戰鬥中,第10團奉命擔負配合兄弟部隊爭奪一江山島制空權任務。這是該團編入海軍後的第一次空戰,也是解放軍陸、海、空三軍首次協同作戰。1月10日拂曉,第10團和兄弟部隊掩護轟炸機襲擊了敵大陳島錨地停泊的艦艇及岸上重要軍事目標,擊毀敵“中權”號坦克登陸艦一艘,擊傷敵“太和”號護衛艦和修理艦“衡山”號等艦艇四艘,為取得戰役勝利奠定了良好基礎。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專打美蔣創造“八個第一”的海空雄鷹團

資料圖

解放一江山島後,國民黨空軍仍不斷襲擾我東南沿海,第10團又奉命多次參戰。1955年5月4日下午,國民黨出動四架F-47型轟炸機,襲擊沙埕港運輸船隊。第10團領航副主任蕭廣、飛行員程開信奉命駕駛米格-15比斯雙機起飛迎敵,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蕭廣在100米高度擊傷敵機一架。

1955年6月27日9時,國民黨出動四架F-84“雷電”式轟炸機北犯,第10團團長張文清率領米格-15比斯殲擊機中隊奉命起飛截擊。王鴻喜首先發現目標,猛撲上去,距敵機533米處撳動炮鈕,一架敵機當場凌空爆炸。另一架敵機離海面70至100米低空飛行,張文清抓住有利戰機,在距海面100米處果斷開炮,將其擊落海中,敵機飛行員跳傘,指揮員分析國民黨空軍可能派機救護墜海的飛行員,令大隊長王昆率領殲擊機中隊起飛待戰。果然,敵人出動了一架PBY-47型海上巡邏救護機進行搜救,王昆緊緊咬住敵機,從2000米高度一直打到70米,最終擊中敵機,使其當空爆炸。當王昆將飛機拉起爬高時,高度表指針已指到“0”,噴氣尾流把海水衝起一股浪花,創造了噴氣式戰鬥機超低空殲敵的奇蹟。

1955年12月13日,國民黨出動三架新裝備的美製F-86“佩刀”式飛機竄擾福建,王昆奉命率領米格15-比斯殲擊機中隊遠征截擊,在福瑤島附近擊落敵機一架,不僅創造了首次在大陸上空擊落敵F-86飛機的紀錄,還取得了遠途作戰的經驗。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專打美蔣創造“八個第一”的海空雄鷹團

擊落RB-57A的照相槍照片

1958年1月,該團奉命北上。2月18日,大年初一,國民黨上校飛行員趙廣華駕駛RB-57型高空戰略偵察機從海上向內地竄犯。該機飛行高度在1.5萬米左右,已達我戰機升限。正在值班的中隊長鬍春生和舒積成雙機編隊升空後,躍上1.55萬米的高空。胡春生一面令舒積成掩護,一面對準敵機猛衝過去,連珠般的炮彈打得敵機直冒黑煙;舒積成則一個鷂子翻身撲向敵機,連發數彈。RB-57變成一團火球掉入大海,

胡春生和舒積成創造了“同溫層作戰”的空戰奇蹟。

1958年7月,中央軍委決定派一支航空兵部隊進駐福建機場。視察過第10團的國防部長彭德懷對該團印象深刻,向毛澤東主席建議派第10團首批進入福州。在時間緊迫、航程遙遠、基地陌生的條件下,8月13日,副團長王昆率領部隊從空中緊急轉場直飛福州。當時,機場剛剛修建,導航設備還不配套,甚至空中與地面聯絡無法溝通,副團長王昆當機立斷,進行無地面指揮著陸。當最後一架飛機著陸後,王昆立即命令部隊做好防偷襲準備。果然,40分鐘後,國民黨兩架RF-84型偵察機猛撲過來。王昆立即拉響戰鬥警報。馬銘賢中隊不顧疲勞,騰空而起。飛行員程開信、陳怡恕分別追擊敵長機和僚機,將兩架敵機全部擊傷。國民黨空軍驚呼:“共軍的低空霸王團到了福州”。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專打美蔣創造“八個第一”的海空雄鷹團

毛澤東點將

20世紀60年代初,國民黨偵察機經常對我東南沿海偵察騷擾。毛澤東主席說:“海軍航空兵不是有個第4師,第4師有個第10團嗎?請他們去一趟,怎麼樣?”當時,該團改裝某國產殲擊機僅三個架次,對飛機性能及火炮攻擊還沒有完全掌握,但聽說是毛主席點的將,堅決領受了任務。

1964年12月18日下午,當被吹噓為“西方戰略眼睛”的敵RF-101型“巫毒”式高空高速偵察機又一次竄犯我領空時,副團長王鴻喜立即升空作戰,拉桿猛追,三炮齊射,一舉將號稱“高炮打不著,導彈瞄不準,飛機追不上”的尖端飛機擊落。地面部隊在民兵配合下生俘國民黨空軍少校飛行員1名。王鴻喜由此創下了首次用國產高速殲擊機擊落美製蔣機RF-101C的紀錄。而敵機飛行員,曾獲得過“飛虎”等四枚國民黨勳章的國民黨空軍王牌飛行員、少校作戰官謝翔鶴跳傘後被活捉。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專打美蔣創造“八個第一”的海空雄鷹團

命名大會現場(資料圖)

1965年1月,南中國海狼煙四起。毛澤東問:“第10團在哪裡?”第10團受命揮戈南進。當時,美軍飛機飛行高度為1.86萬米以上,而我戰機實用升限才1.75萬米,很難將其擊落。飛行員們受到汽車“衝坡”的啟發,利用動力升限,大速度衝到高空打敵高空無人駕駛偵察機。3月24日,美軍一架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侵入我海南島上空,中隊長王相一奉命單機起飛截擊,在距美機3800 米時躍升逼近,連續三次開炮,敵機左翼中彈冒煙,隨後墜落大海。王相一創下首次用殲擊機擊落美國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的紀錄!3月31日和8月21日,副大隊長舒積成又連續擊落兩架美軍無人駕駛高空偵察機,被國防部授予“戰鬥英雄”榮譽稱號。

39米!高翔創造世界空戰史上短兵相接奇蹟

1965年9月20日,一架被吹噓為“20世紀殲擊機末代”的美製F-104C型“鬼怪”式高空高速戰鬥轟炸機竄犯我海南上空。大隊長高翔、副大隊長黃鳳生駕駛戰鷹直撲戰區。距離目標30公里時,他們以最快速度向正在爬高的美機撲去。高翔在距離敵機291米處開始長點射,一直打到距敵機僅39米兩機即將相撞時,才拉起機頭脫離。由於距離太近,高翔的戰機被敵機爆炸的碎片擊傷13處,一臺發動機也停止了轉動,但他奇蹟般地靠另一臺發動機駕駛戰鷹安全著陸。

美機凌空爆炸摔進大海,飛行員菲利普·史密斯跳傘後成了海南民兵的俘虜,該型號美國飛機是出廠以來第一次被擊落。

1965年12月29日,國防部授予該部“海空雄鷹團”榮譽稱號。這支部隊先後創造了“同溫層開炮”、“雙機對頭著陸”等空戰史的八個第一,湧現出王昆、舒積成、王鴻喜、高翔等大批戰鬥英雄,有41名英模代表受到毛主席親切接見。

2003年,該團在我航空兵部隊率先改裝蘇30MK2。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專打美蔣創造“八個第一”的海空雄鷹團

飛行員和機務兵。中國軍網記者周海濤攝

2007年6月,為給兄弟單位提供一支實兵對抗訓練的“假想敵”,充當砥礪兄弟單位的“磨刀石”,“海空雄鷹團”飛行一大隊依託裝備的某型三代戰機,奉命組建海軍航空兵第一支現代意義上的三代戰機“藍軍分隊”。飛行員是飛行時間超過1300小時,完成該型戰機實戰化訓練的全天候作戰人才。2015年9月,該大隊被海軍授予“‘海空雄鷹’模範飛行大隊”榮譽稱號。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專打美蔣創造“八個第一”的海空雄鷹團

“藍軍分隊”徽章

2011年以來,外國某型無人偵察機多次在我近領海線附近開展偵察活動,該型無人偵察機,有“大氣層偵查衛星”之稱,具有低速、高空飛行特點,難以跟蹤發現和偵察拍攝。面對難題,該團飛行員主動研究跟蹤監視方法,認真搞好戰術協同演練。一天,該型無人偵察機再次來犯。飛行員唐飛龍、曾建澤駕機冒雨起飛,迅速到達指定空域。由於該型無人偵察機高度高,且該高度層有民航通過,難以拍攝取證和跟蹤監視。曾建澤、唐飛龍保持飛機狀態迅速提升飛機至臨界極限高度,跟蹤監視並積極主動多次調整飛機狀態進行拍攝取證,在全軍首次成功取得第一手視頻圖片資料,彰顯了“藍軍分隊”的雄鷹本色。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專打美蔣創造“八個第一”的海空雄鷹團

空中即將展開對抗。陳惠忠攝(資料圖片)

2013年5月10日,海軍首支艦載航空兵部隊正式組建。據艦載航空兵部隊司令員張少兵介紹,該部隊官兵是從全軍飛行部隊中優中選優、精挑細選而來,其中近三分之一來自海軍戰功卓著、赫赫有名的“海空雄鷹團”,傳承了“海空雄鷹”的血脈和基因。

新時期,“海空雄鷹團”率先在海軍航空兵部隊中改裝某新型三代戰機,培養出“航母戰鬥機英雄試飛員”戴明盟、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張少兵等一大批傑出飛行員,圓滿完成中外聯演、海空軍首次自由空戰對抗訓練等數百項重大演訓任務,創下某型三代戰機超低氣象條件下戰鬥起飛等數十項紀錄。

閱兵百面功勳戰旗歷史——專打美蔣創造“八個第一”的海空雄鷹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