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央財政為東北大豆撥款170億

農業農村部於2019年10月25日(週五)上午10時在農業農村部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佈會,其中對於2019年東北地區大豆補貼資金給出了相應的回答。

據農業苑瞭解,2019年中央財政安排東北地區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170多億元,比上年增加近40億元!

而根據東北各地的大豆生產者補貼實際情況來看,分攤到農民老鐵身上,平均每畝大概在230—270元之間。

根據農業苑歸納總結髮現,2019年東北三省一區的大豆補貼普遍在300元每畝以下,雖然比玉米整體來說優勢不小,但是和2018年同期相比,今年的大豆補貼金額還是稍顯薄弱了一些。

今年中央對大豆振興計劃高度重視,為了推動計劃的實施,中央財政安排東北地區大豆生產者補貼資金170多億元,比上年增加近40億元,調動了農民種豆的積極性,耕地輪作試點面積達到2500萬畝,支持主產區玉米和大豆等作物合理輪作。加大大豆制種大縣獎勵力度,資金規模達到8000萬元。

今年大豆振興計劃各項工作有力有序推進,從我部農情調度情況看,大豆麵積有望超過1.3億畝,比上年增加1000萬畝,連續第4年恢復性增加,提升了我國國產大豆的供給水平,為有效應對國際複雜環境和風險挑戰增添了底氣。

大豆也是社會各方面,各界關注比較多的作物。它是一個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和飼料蛋白來源,在農業生產中佔有很重要的地位。隨著我國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對大豆的需求量越來越大,產需缺口也不斷擴大。大豆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廣泛關注,中央也非常重視,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實施大豆振興計劃,按照中央的部署和要求,我們部裡年初制定印發了《大豆振興計劃實施方案》,從今年起開始實施大豆振興計劃。

通過各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以下的思路和目標,在發展定位上,要立足我國的資源稟賦和生產實際,充分發揮國產優質高蛋白大豆的優勢,保持國產大豆一定的自給水平,推動形成國產大豆與進口大豆錯位競爭和相互補充的格局。同時,大豆具有養地肥田的作用,實行玉米大豆輪作倒茬種植,著力構建綠色的種植模式和種植制度。

在大豆振興的目標上,主要是提出了“一擴兩提”。擴就是擴面積,力爭在2020年大豆的種植面積達到1.4億畝。兩提,一是提單產,就是到2020年全國的大豆平均畝產達到135公斤;另一個是提品質,就是食用大豆蛋白質含量、榨油大豆脂肪含量均提高1個百分點。

今年,中央财政为东北大豆拨款170亿

如果您要:【宣傳、推廣、合作】

請聯繫合作熱線:400-0169-114

文中部分圖片文字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之中國糧油,即刻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