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歷史數據說話,疫情水牛漸入尾聲,且行且珍惜

  • 先說一下本輪行情的本質
  • 1. 春節休市期間疫情的爆發,讓節後開盤後砸出一個大坑,這個恐慌性的大坑,為後面的上漲提供了空間

    2. 為了應對疫情的衝擊,不得不額外放水對沖:“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水漲船高。

    3. 節後開盤時疫情基本上處於最嚴重、最恐慌的時候,隨著各種嚴厲措施的應對,疫情漸漸受控,大家對疫情的恐慌漸漸減弱,信心不斷恢復,而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4. 很多人憋在家裡哪兒也不能去,下場玩幾把不失為一種打發時間的方式,尤其是最初的恐慌之後,A股連續上漲,更加能吸引一部分入場。

    所以本質上是在疫情的恐慌砸了一個大坑前提下,在為了應對疫情會放出財政和貨幣之水的市場預期之下,隨著疫情逐步被控制恐慌消退之下的階段性疫情流動性水牛,與經濟基本面無關。

    肺炎疫情到現在,雖然沒有結束,但是可以說已經控制住了,大家對疫情的擔憂已經漸漸褪去,除了湖北仍然在嚴厲控制之中,其它省市已經在逐步的恢復正常生活生產秩序。

    因此,隨著疫情被控制住,本輪行情也漸漸步入尾聲,是否覺得有點魔幻?不,這就是現實和人性,因為隨著疫情的結束,關注重點最終會從疫情回到經濟上,而為了對沖疫情釋放出的流動性,也終將回歸常態,正所謂成也蕭何敗蕭何。

    接下來首先要考驗A股的就是成交量和3月開始將陸續出爐的、受疫情影響嚴重的2月份經濟數據。

    • 我們來看看量能

    所謂量在價先,無論是大家習慣上最關注的上證指數、代表最廣泛的中證全指還是階段最強勢的創業板,都連續兩日縮量,其中創業板和中證全指都縮量明顯,只有上證昨天因為強勢,只是輕微縮量,今天也明顯縮量。

    ​讓歷史數據說話,疫情水牛漸入尾聲,且行且珍惜

    ​讓歷史數據說話,疫情水牛漸入尾聲,且行且珍惜

    ​讓歷史數據說話,疫情水牛漸入尾聲,且行且珍惜

    我們回顧一下去年的小牛市和2015年的瘋牛,對照一下歷史,看看現在的行情可能處於什麼位置。

    • 2019年小牛

    2019年4月9日是當輪行情第一次明顯縮量並且再也沒有恢復,而成交額最高峰是一個月前的3月7號創下的,當日突破3100,然後縮量並調整到三月底,隨後再次放量創出新高3288,但是成交額沒有再創新高,隨後一路縮量,後面沒能再次放量,指數持續下跌,成交額領先指數一個月見頂。

    ​讓歷史數據說話,疫情水牛漸入尾聲,且行且珍惜

    • 2015年瘋牛

    2015年大牛市成交額天量發生在2015年6月8日的13099億,隨後持續縮量並於6月15創下天價5178,但是成交額再也無法放大,隨後股市持續縮量下跌,成交額領先指數一個星期見頂。

    ​讓歷史數據說話,疫情水牛漸入尾聲,且行且珍惜

  • 再來回顧一下非典疫情對A股的影響
  • 非典出現時間與本次疫情類似,發生於12月,但是傳播比較慢,加上前期應對上的原因,次年4月中下旬才嚴厲控制,一個月控制住,不到兩個月疫情結束(6月中旬)。

    對比一下2003年A股周線走勢,在伴隨著疫情的上半年整體上是上漲的,4月份因為疫情的擴大和充分公佈而發生短暫恐慌,隨後也收復失地了。而在疫情結束的下半年,反而發生了4個月的持續下跌(為什麼會這樣?前面已解釋過)。

    ​讓歷史數據說話,疫情水牛漸入尾聲,且行且珍惜


    • 最後看一下新韭菜指數

    隨著A股的上漲,有少量新韭菜入場,不過目前也還沒有超過2019年三四月份的水平,主要還是老韭菜自帶乾糧入場博弈。

    ​讓歷史數據說話,疫情水牛漸入尾聲,且行且珍惜

    想要大牛市,光有成精的老韭菜是不夠的,需要有源源不斷的新韭菜,目前顯然還不是時候。

    • 重點

    1. 本輪行情大概率已經步入尾聲,接下來要重點關注是否有超預期的政策放水、成交額能否再次放大,如果不能再次放出更高的量,指數可能還會有新高,但是很多個股不會了,後面的錢可不好掙,魚尾肉上的刺多著呢。

    2. 3月份開始會陸續公佈2月份經濟數據,毫無疑問數據是不好看的,而且這次疫情的波及範圍之廣、為了控制疫情采取的措施之嚴,大大超過非典,對經濟的短期影響都會陸續反應在數據上,而且現在疫情已經呈現出明顯的全球擴散趨勢,可能會變成持久戰,很可能會衝擊本就脆弱的全球經濟基本面,當A股市場對我國疫情的擔憂消退之後,對經濟擔憂會不斷增強,從而壓制行情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