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慘了!疫情環境下,養殖戶兄弟活路在哪?

中加融達投資公司董事長王總對第一財經表示:防控措施對豬、雞、海鮮會產生一定的影響,對豬的影響最小,對肉雞的影響很大。

有農戶對記者反映“養的雞不讓賣,只能挖坑埋掉”

因為肉雞在2019年產能增長較快,而且雞苗成本高,去年末價格大跌,導致大面積虧損。“現在很多地區關閉了活禽市場,加上鄉村封路導致流通不暢,已經有人直接掩埋活雞,尤其是雞苗和小雞。

春節期間,鬧得最兇的就是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了。隨著疫情擴散,全國各省市,紛紛開啟“隔離模式”,我們知道在湖北甚至是全國各地,有很多醫務工作者在不分晝夜的忙碌。但是對於很多年輕朋友而言都只是感覺到疫情嚴重,假期延長了。

太慘了!疫情環境下,養殖戶兄弟活路在哪?

可是,這場疫情影響的真的不單單是我們的醫療和交通。

吃,穿,住,用,行都和我們每一個人切身相關,其中,排在首位的就是“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超市的蔬菜排起了長龍。有的地區甚至開始了恐慌性搶購蔬菜。


太慘了!疫情環境下,養殖戶兄弟活路在哪?

但與此相反,很多農民兄弟,正因為這場瘟疫,傾家蕩產、食不果腹,為以後的生活發愁。

老李這次要說的,就是因為新型肺炎“誤傷”了的肉禽養殖業!

太慘了!疫情環境下,養殖戶兄弟活路在哪?

一、民眾消費能力下降

相關資料顯示(未經核實,僅供參考):部分企業、工地和學校放假,嚴重影響了對禽產品的消費能力;

雖然很多科研機構和專家都指出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源頭應該是野生動物而非家禽,但為安全起見,很多地區還是關閉了活禽交易市場,如湖北武漢、河南省、安徽合肥等等。

太慘了!疫情環境下,養殖戶兄弟活路在哪?

家禽產品不好銷售,就會造成積壓和壓價的現象

二、農產品物流不暢

目前來看,雖然這個新型冠狀病毒並不會感染畜禽,但是為了應對疫情而採取的人員、道路、物流、假期等臨時管控,也確實打亂、打破了既有的養殖生產規劃和產業鏈。

太慘了!疫情環境下,養殖戶兄弟活路在哪?

全國城鄉設置了大量的檢查站,對禽產品的市場流通造成了障礙。 於是,就出現了因一些過激的臨時管控措施——如斷路,造成飼料進不了養殖場,養殖場裡的雞和雞蛋拉不出來銷售。

太慘了!疫情環境下,養殖戶兄弟活路在哪?

太慘了!疫情環境下,養殖戶兄弟活路在哪?

三、飼料廠、屠宰場停工

疫情對飼料等物資,目前的影響尚在可承受範圍內,因為養殖場有春節備貨的傳統,一般備貨到正月十五,超過這個時間點,矛盾就會非常突出。

對豬影響不大,因為多養10天、半個月,沒多大問題,但肉禽不一樣,受生長週期限制,不讓出欄,多養就會多虧。

如此,禽類捱餓造成養殖效益下降是必然的(聽說還有餓死的);

太慘了!疫情環境下,養殖戶兄弟活路在哪?

在養殖專業論壇裡,已經有養殖戶,因為飼料無法運到,剩下的只夠3天的量,而開始焦慮。甚至有的養殖戶已經開始埋掉養殖的肉雞。

太慘了!疫情環境下,養殖戶兄弟活路在哪?

只喝不吃雞能堅持幾天?真要讓養殖戶做實驗嗎?

養殖的市場前景預期不好,再加上疫情形勢對養殖信心的打壓,便造成家禽養殖的補欄積極性嚴重下降,空欄逐漸增多。

也就是說,從去年12月份家禽養殖存欄量達到歷史高峰,隨即掉頭向下縮量發展,到年關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又加速了這種快速下滑趨勢!

再結合新型肺炎疫情防控形勢,家禽養殖業存欄量預計在2月底3月初觸底。伴隨著的,必然是大量農民兄弟的財產損失。

大環境下,一切為了疫情勝利,各行各業必然會損失嚴重。這也是無奈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