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bnb延遲上市背後:民宿業的寒冬該如何度過?

民宿在疫情之後,將會出現一輪優勝劣汰,高品質、成規模的民宿生態圈、個性突出將會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疫情之下,單單春節期間,國內的旅遊業損失就高達5000億元以上。

據小豬短租數據顯示,今年民宿行業訂單損失率約90%,許多民宿幾近絕收,海南等地損失收入佔全年50%。

這對於力求上市的Airbnb,可謂當頭一棒。

據彭博社報道,疫情影響使Airbnb(中國版名為愛彼迎)在華業務較上年下滑了80%,而隨著疫情的蔓延,Airbnb第三季度業績也可能受到影響。有投資者表示,如果Airbnb在今年上市,業績數據改善難度很大,上市計劃可能被推遲至2021年。

但僅僅是因為疫情突襲讓上市進程進入冰封期?

也許急速下滑的業績、接連爆出的平臺監管漏洞以及業界預期不斷下降……才是Airbnb難以前行的攔路障。

Airbnb進退維谷

去年下半年,晨晨來著家人來到麗江,在離開民宿行業3年之後,她又接受朋友的邀請去一家新開的民宿做管家。

1月23日,對於這家做好一切準備迎接春節旺季的民宿來說,是灰色的一天,24小時內,預訂滿房的訂單全部退掉。

“還沒正式營業就停業了。”對此,晨晨顯得很無奈。

目前,麗江古城已經開放,古城景區內的商業都已經恢復營業,但客棧住宿依然沒有恢復生機,“現在國內還沒完全解禁,遊客很少,所以我們的房間至今還全部空著。”閒置了3個月,晨晨告訴鋅刻度,有些熬不下去的民宿,已經換了主人。

不難看出,疫情給國內旅遊帶來的陰霾還在繼續,國內民宿業的損失可見一斑。

疫情的到來,讓旅遊民宿行業一秒入冬,始料未及Airbnb也陷入了僵局。近日有消息稱,此前Airbnb計劃在3月或4月啟動上市程序,如今也可能推遲到2021年。

Airbnb發言人Nick Papas表示,“受疫情影響,許多國家地區實施了旅遊限制,直接影響了旅遊業和其它行業的發展。”

去年,為了上市衝刺的Airbnb,押注中國市場,一改低調作風,在中國市場頻繁披露數據和趨勢。

Airbnb甚至提出了“中國市場是一個不同的操作系統”的說法:針對國內用戶的使用習慣,修改詳情頁介紹增加公交地鐵線路,並將國內房客的平臺服務費降低為零;區分中國區APP與國際版APP完成系統更迭,此外,Airbnb還積極參與“非遺”傳播、旅遊扶貧以及廣告投放等活動。

當然,在高歌猛進的同時,Airbnb也被法律監管等問題纏身。比如,去年5月,青島發生了一起旅客入住Airbnb民宿被房東偷拍的事件,就為其敲響了警鐘。類似案例不僅嚴重影響商譽,還會牽涉複雜的訴訟。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鋅刻度,Airbnb上刷單的商家也比比皆是,“刷單是個長期的投資,最好是要一直刷的 ,因為單量越多 排名越靠前。而刷單也會刷好評,這可以讓民宿看起來人氣旺,口碑好。”刷出來的訂單和好評,對Airbnb的口碑和信譽也帶來很多麻煩。

此外,Airbnb面對的同行競爭也很激烈。

國內本土玩家中背靠攜程、美團流量的途家、榛果等民宿品牌,無論是市場份額還是整體房源都對Airbnb構成嚴重威脅。

如今在疫情之下的艱難時刻,Airbnb還在為維護中國市場而進行著努力:投入7000萬元成立專項基金,抗擊疫情;還舉辦了致敬中國女性社區的主題活動。

但這似乎難以拯救Airbnb的原定上市計劃。

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教授David Hsu表示,“企業都希望在上市時展現最好的業績,但疫情對Airbnb造成了沉重的打擊。”

業績虧損無法迴避

其實,即使沒有疫情,Airbnb的上市也疑雲重重。

因為早在疫情爆發前,Airbnb的息稅前利潤就已經出現了虧損,據外媒報道,Airbnb在前9個月淨虧損3.22億美元,相比之下,2018年同期實現了2億美元的淨利潤。

Uber前高管、風險投資人Bradley Tusk表示,疫情爆發,不該成為Airbnb延遲上市的藉口,因為業務虧損早就是不爭的事實。

除了財報業績壓力之外,Airbnb還面臨各種指責。

監管者發現,Airbnb加劇住房短缺,排擠低收入居民;酒店從業者認為,Airbnb存在“撬行”行為;而周邊居民則投訴,Airbnb的陌生租客,影響生活環境;還有不安全的因素,譬如2019年萬聖節當晚,舊金山的一處Airbnb房屋內發生槍擊事件(造成5人死亡,4人受傷),再次將Airbnb安全隱患暴露無遺。

此外,Airbnb COO貝琳達·約翰遜已經宣佈辭職。這位2011年加盟Airbnb的鐵娘子,是CEO布萊恩·切斯基的左膀右臂,被業界譽為“Airbnb版桑德伯格(編者注:桑德伯格被譽為硅谷第一女強人)”。

為了恢復用戶信心, Airbnb試圖通過營造良好的公眾形象,贊助奧運會,重塑品牌影響力,助力上市計劃。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 Airbnb 和國際奧委會已經簽訂了一份價值約為五億美元的協議,涵蓋了從2020年至 2028 年的夏季和冬季奧運會。

但如今,擺在Airbnb的現實困境是, 2020年東京奧運會存在被取消的可能,那麼,倚靠奧運經濟推動的上市的第一步就踏空了。

民宿業面臨優勝劣汰

其實,從上述種種來看,Airbnb作為全球最大的民宿分享平臺,其遭遇的上市困境與業務發展桎梏,揭開的是民宿行業長期懸而未決的眾多現實問題。

“疫情不是終結者,它只是把民宿長期存在的問題暴露得更充分了。”一位從事民宿管理的業內人向鋅刻度表示,如今民宿行業存在的最大問題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

首先,管理體系不完善。眾所周知民宿大多都是以個人經營為主,缺乏專業培訓。粗放式管理、解決問題效率低下、缺乏服務意識、應急處理問題能力不足是當地前民宿業面臨的最大問題。

其次,住宿安全隱患長期存在。目前很多民宿處於低成本運營模式,只需要門面裝點上過得去,拍得出好看的照片就行,但在安防的應用和維護方面投入的成本很低,有些甚至沒有相關措施。因此,與民宿相關的隱私、安全事件屢禁不止。

最後,產品同質化情況嚴重。現在大部分民宿進入門檻很低,並沒有將其所在地的文化特質考慮進民宿品牌的打造中,從而使單一風格、雷同品質的民宿扎堆,造成優質精品奇缺,行業一直處於在低附加值負重前行。

那麼民宿業未來的路應該怎麼走?

作為民宿經營者,應該更充分地去理解地方文化,迴歸民宿本質。要把眼光放長遠,加強其品牌塑造,創造高附加值產品,通過智能化的手段、專業管理來更好保障民宿的安全與服務。

作為民宿分享平臺,則應該加強審核,明確平臺責任,強化自身責任和擔當。平臺還要加強服務的精細化,大力發掘優質產品,精準推送用戶所需,做好用戶和經營者的紐帶。

而監管部門,也要根據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對平臺和經營者的監管,及時解決和查處問題,維護一個良好的民宿市場有序發展。

一場疫情,讓民宿業陷入一時的困境,也讓人看清了民宿行業未來的路應該怎麼走。“未來,民宿將會在提升准入標準、強化智能運營以及管理向星級化方向靠攏。”業內人士指出,民宿在疫情之後,將會出現一輪優勝劣汰,高品質、成規模的民宿生態圈、個性突出將會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

而對於民宿經營者和Airbnb類似的民宿分享平臺來說,要度過的都不僅是疫情帶來的這場寒冬。把眼光放遠一點,選擇合適的時機,修煉好內功,獲取更多外部支持,可能才是後疫情時代的最務實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