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中考作文考什麼?押寶“新冠疫情”靠譜嗎?

“得作文者得中考”,相信這句話同學們已經聽了不知道多少遍。作文作為中考含金量最大的一道試題,歷來是中考必爭之“高地”。


中考將近,今年作文題目會考什麼?好多老師、考生、家長都把“寶”壓在了“新冠疫情”上。


抗擊疫情,舉國上下,眾志成城,的確是當下最熱的話題,那它有可能當作中考作文題目嗎?


今年的中考作文考什麼?押寶“新冠疫情”靠譜嗎?

自我、成長以及成長過程的一切

一直都是中考作文試題的重頭戲


成長是一個過程,是一個自我認識,自我完善的過程,是逐漸走向成熟的過程。


新課標第四學段8條對寫作的要求中,5次出現“自己”一詞,可見對“自我”的足夠關注。


近年來,全國各地中考作文緊緊圍繞“自我成長”命題,凸顯了對學生的成長體驗、人生感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高度關注。


真題回顧:


2014年北京卷“這裡有屬於我的世界”、安徽卷“說說我自己”。


2015廣東汕頭卷“我感受到了____的魅力”。天津卷“曬出我的___”。


2016年湖北襄陽卷“我真的很不錯”、江蘇連雲港卷“讓自己美好”。


2017年山東青島卷“做了一回最好的我”,山東濱州卷“那一刻,我流淚了”。


2018年四川巴中卷“ ____讓我如此美麗”,江蘇揚州卷“我心雀躍”。


2019年湖北宜昌卷“我的爭,我的不爭” ,上海卷“不止一次,我努力嘗試”。


這些題目旨在引導考生正確認識自我,正確面對自我,正確把握自我,只有這樣考生才能真正做到自尊,自信,自強,自立。


自我成長類話題最貼近考生實際,最容易引起考生的共鳴,在過去幾年的中考試卷中,一直是命題專家的首選熱點。


“自我成長”是作文最為豐富的資源,是一座常挖常新的神奇寶藏,在複習備考中一定要高度重視。


今年的中考作文考什麼?押寶“新冠疫情”靠譜嗎?

生活、體驗、情感、品德類話題

也是中考作文試題中青睞的對象


新課標要求學生“學會多角度觀察生活,豐富生活經歷和情感體驗,對自然、社會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在歷年的中考作文命題中,總有相當一部分題目要求考生敘寫生活經歷,抒發生活感悟,這些命題我們稱之為生活感悟類作文題。


生活感悟類命題旨在引導考生觀察生活,關注生活中的人、事、物,從這些人、事、物中感悟到生活的美好,弘揚生活的真善美,抒發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因此,

中考作文越來越重視學生的生活積累和感悟。感悟生活瞬間,抒寫非凡美麗,是近年來中考作文另一個重要的命題方向。


真題回顧:


2014年四川內江卷“愛的叮囑”,福建福州卷“自律”,


2015 年吉林長春捲“師師生生不了情”、河南卷“_____裡的微感動”。


2016 年山東德州卷“陪伴”,福建福州卷“和諧之美,美在_____”。


2017年江蘇南京卷“無情歲月有味詩”,江蘇宿遷卷“網裡網外的世界”。


2018年四川宜賓卷“朝著陽光奔跑”,江蘇無錫卷“捨得的智慧”。


2019年重慶A卷“生命的意義”, 湖北鄂州卷“有種幸福在心間 ”。


和諧、禮讓、待人、習慣、反省、愛國、青春、夢想、旅程、關愛、解密、魅力、傳遞、充電、出發、禮物、榮光、考試、小事、歷史、時代、簡單、選擇……


這些都是近年各地中考作文試題的高頻內容,包含了品德、生活、學習、自然、社會、人生等各個方面。


在審讀這類題目的時候,考生要能圍繞作文的主題,結合個人的生活感悟進行多角度思考,才能找到最佳的寫作思路。


今年的中考作文考什麼?押寶“新冠疫情”靠譜嗎?

社會熱點包含寫作素材的方方面面

“新冠疫情”可能是繞不開的話題


“文章合為時而著,詩歌合為事而作”,多姿多彩的現實生活,是中考作文取之不盡的寫作源泉。


參照近年來中考作文出題方向,無一不是和生活、社會現象、國家政策息息相關。


比如,2003年非典發生後,上海中考的作文題:《我想唱首歌》,當時就有很多考生寫到奮戰在抗擊非典第一線的白衣天使。


再比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發生以後,全國約有13個市級中考都考查了汶川地震,而高考的全國一卷則進行了作文方面的命題。


作為全世界關注、影響全中國的公共衛生事件,新冠疫情肯定會被各科老師及中考命題者緊緊盯上,很有可能體現在今年的語文試卷中。


中考作文應該不會直接以“新冠疫情”本身來命題,而是把此次事件作為一個引子,巧妙地嵌入其中。


比如,生命意義、責任擔當、關愛互助、敬畏自然,生活習慣等這些間接的題目,還是有可能涉及的。


“最美逆行者”“眾志成城”“不負韶華”“家國情懷”“珍惜生命”“堅強”“希望”“光明”等均有可能成為本年度作文高頻詞。


這就要求同學們在這段時間要多看新聞聯播、人民日報等官方媒體,借鑑他們報道疫情時的表達和概括方式。


在這場關於抗擊疫情的戰役中,湧現出了一個個負重前行的逆行者和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比如第一時間趕往一線的鐘南山院士、全國各地馳援武漢的“逆行者”、7天內建成的火神山醫院等等,這些故事都是可以在作文中信手拈來的素材。


自己和家人是如何應對此次疫情的,描寫發生在身邊的抗擊疫情的感人故事。


如果你的親人正在前線履行自己的神聖使命,也可通過文字述說對親人的思念和心聲。


熱點素材引入作文,既能使文章內容富有時代氣息,又能彰顯考生對社會的關注,因而受到閱卷老師的好評。


中考作文以“新冠疫情”為題,不是不可以,但會考量出發點,如果過多地強調教化,很可能失之空洞寬泛。


最擔心的是,一旦真的是考上述的題目,考生如果把角度都集中在醫護人員這方面來,這樣作文就不容易“出彩”。


建議考生對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感人事蹟做些思考,而對於考生來說,寫疫情不能就事論事,落腳點要落在自己的成長上。


有的熱點過於新聞化,有的熱點事件繁雜、頭緒眾多,並不適合直接入文,這就需要我們篩選信息,有所取捨。


對於這類題目,切口要小,娓娓敘來,宣言書式地講大道理,文筆再好,也難有新鮮感。


今年的中考作文考什麼?押寶“新冠疫情”靠譜嗎?

猜題押題背範文皆不可取

分主題準備才是萬全之策


中考作文命題有三個原則:


一是不在審題上給考生設置障礙;

二是讓考生有事可寫,有情可抒,有話可說;

三是引導學生關心周圍的人和事。


由於考前複習時間緊張,一些老師和考生就想在作文上走捷徑,猜題、押題、背範文,甚至有人請來“槍手”操刀代筆,背熟“新冠疫情”範文,以期高枕無憂。


不可否認每次考試都會有人因為賭中題而沾沾自喜,但也有人背了一大推,結果到了考場上發現都沒有用。


而且,一旦以“新冠疫情”為考題,那些抄襲或仿作報刊,情節、結構、立意都雷同的文章會遠遠多於往年,這不僅不能發揮學生的實際寫作能力,還有可能弄巧成拙。


提醒考生一定要根據作文題目的具體情況和個人的駕御能力來取捨,不可盲目套用,以免畫虎不成反類犬。


作文的確需要掌握一些規律和模式,也可以借鑑優秀之作,為自己的作文提供養分。


筆者仔細研究了近幾年全國各地70多套中考語文試卷,涉及100多個作文題目,表面看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實則有規律可循。


如果用大數據分析,按照熱度將主題詞排名,前十名分別為:


我、夢想、幸福、讀書、青春、回憶、遇見、英雄、家庭、陪伴。


如果分個類,再變化多端的作文主題也繞不開以下四大主題:


人生感悟類——自信、勤奮、樂觀、信念等;

感恩感動類——父母、師友、祖國、社會; 

審視探究類——思想認識、關注社會; 

審美體驗類——文化、自然、風俗。 


這四大母題包含了所有中考作文命題方向,既是我們寫作的“源頭活水”,當然更是我們平時積累素材時的重點。


只要熟練掌握了這四大母題的基本素材、結構、立意、佳句,中考作文就會手到擒來,以不變應萬變,拿高分就不在話下了。


訓練寫作的方法很簡單,遇到任何話題都從自我、人文、自然和現實的角度寫一遍,一題四寫,練習好了不但可以拿到高分,而且遇到任何題目都不害怕。


相信,到了六月,看到中考作文題目,帶給考生的是似曾相識的驚喜,和滿載而歸的收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