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和英雄文化

病毒肆虐期間自我隔離,研究了一下特斯拉,粗略談談一些想法和感受。特斯拉的發展歷程和股價表現對應到商業和投資上,折射出的是一種英雄文化。英雄文化重在開疆拓土、突破極限、創造新世界,是不計成本、不畏犧牲的精神象徵。英雄的底色是悲劇,只有悲劇才能塑造英雄氣質,才能掘出足夠深的預期窪地,成就後續的反轉。本質上對英雄文化的投資是一種預期升維的打法,預期替代了傳統的估值,即便有泡沫也變得剛性,產品的創造性和資本的加持讓經營體自成邏輯。所以,特斯拉現階段的甜在於馬斯克的“毒”,之前的曲折離奇、悲慘挫敗和口誅筆伐成就了之後的各種路轉粉和市場追捧,調動起大眾的英雄情節並轉化成剛性預期,成就了資源的聚集和股價的飛躍。特斯拉這一階段的發展邏輯跟I PHONE出現之前的蘋果很相似,核心是創始人的個人特質,馬斯克和喬布斯,天才加瘋子,特立獨行、勇於對抗世俗,在個人經歷的悲劇色彩和革命性產品橫空出世的混合加持下,成就了英雄的美譽。其中產品和技術創新以及顛覆性體驗是硬核,英雄的成長故事和鮮明個性是撬動市場預期的催化劑,同時也給企業和經營體系打下了很深的個人烙印。英雄的悲劇是不可避免的,是宿命式的,如果英雄不“死去”,就不再是英雄,要果實得以延續,就只能淪為“平庸”,只有“平庸”才能得以保全,也才能食利英雄打下的基業,前人栽樹後人乘涼,這是客觀歷史規律。在英雄階段結束後,下一階段面臨的必然是商業效益上的持續檢驗,商業是世俗文化,必須從夢想、創新和革命性降維到大眾消費,如果英雄文化能夠在這一階段逐步退場,讓位於世俗文化,也就是馬斯克的個人特質能夠消融在特斯拉及其整個創始體系內,徹底商業化、扁平化、可持續消費化,那麼特斯拉的長期基本面價值就能高度上升,否則即便不是段永平所說“價值為零”,也難逃悲劇宿命。商業邏輯不相信個人(英雄),更不會把企業前景和盈利預期押注在個體上,因為不可控因素太多,只有穩定的經營體系和深厚的價值沉澱才能夠對抗時間和不確定性,也才能融入世俗。巴菲特投資的蘋果是後喬布斯時代的蘋果,其本質上已經不是一個科技創新企業,而是依靠強大的供應鏈和品牌文化瘋狂創造現金流的食利機器,而這正是世俗意義上的商業經典。所謂“聖人不死大盜不止”,英雄的退場才是英雄文化得以在商業上延續的不二路徑。

反觀國內,在經濟格局和社會結構需要深度改革的時期,恰需英雄文化的加持。經濟上,不計成本、不求短期回報,用顛覆性創新突破產業瓶頸,重塑市場模式和產業結構,是新一輪的開疆拓土。社會方面,階層固化和貧富溝壑的加深是最大的不穩定因素,創新帶來增量並穩住基本盤,改革催生新的社會平衡,避免利基被掏空。當深層次侷限和重大矛盾成為隱患的時候,英雄文化的力量就顯得彌足珍貴,沒有大無畏的決心就沒有前行的動力,往往歷史重大轉折時期都會湧現時代巨人和ZZ強人。目前的新冠病毒危機也側面反映了強大的社會動員力量是多麼重要,抗擊病毒前線的醫護人員跟歷史上危機時刻挺身而出的英雄不無二致,都贏得到了大眾的感動與認同。危難之際方顯英雄本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