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礦區往事|芙蓉礦務局一中,夢想開始的地方,青春飛揚的地方

老礦區往事|芙蓉礦務局一中,夢想開始的地方,青春飛揚的地方

珙縣巡場鎮的街心花園,一棵遮天蔽日的黃桷樹佇立在花園正中,巨大的樹冠把整個街面都覆蓋了。

即便是天氣最熱的三伏天,在濃密的樹蔭下,都會感到些許的涼意。

樹下總坐著三五個老人,或在對弈,或在打撲克,要不什麼都不做,就在一起一邊閒聊,一邊打量著過往的行人。

老礦區往事|芙蓉礦務局一中,夢想開始的地方,青春飛揚的地方

(美麗的珙縣巡場)

順著一條窄窄的街巷往山裡走,不過200米的路程,就到了山腳下。

一道青石條鋪成的臺階,象天梯一樣,從山腳延伸到山頂。在山頂上,有一座芙蓉礦務局的高中。

芙蓉礦務局那時有四大礦:即白皎礦、杉木樹礦、紅衛礦、珙泉礦。

中考後,四個礦的最好的一批學生讀中專或者中師,也有一批志向更加高遠的學生,為了將來更遠大的前程,選擇讀高中。而更多的一些則是象我一樣中游的學生,會無可選擇的讀高中,同時會還剩下一批學生,在所在礦讀本礦的高中。

跟著天梯往山頂上爬,這路如同求學的路,很艱辛的。

窄窄的石梯上踏滿了礦山子弟的腳印。走在石梯上,還聽見同學們在石梯上撒滿的笑聲。

石梯的另一邊,用矮矮的圍牆隔出一條通道,敷設了兩根透亮的鋼軌,軌道盡頭的山頂上,有一座機房,安設著一臺油膩膩的捲揚機,運送著教職工和學生的生活資料。

老礦區往事|芙蓉礦務局一中,夢想開始的地方,青春飛揚的地方

(網絡上88級學長們的三十年同學會)

到了山頂,頓時感到眼前一亮,頗有點《桃花源記》的味道,“上行數百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校舍儼然,雖無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卻井然有序,書聲相聞。其中往來人者,男女衣著,悉乃師生”。

在山頂的右側那一棟仿蘇的建築,那是我們的教學樓,四層樓的樓房。

樓體平面規矩平整,左側是教學樓的主樓。主樓佈置了迴廊,寬緩伸展,圍繞主樓一圈。

裙樓向右延伸,三、四樓有八間教室。底樓和二樓只有四間,靠裡的一側是山體。

教學樓正面是兩個花苔,方方正正的,在拐角處切了角,彎成漂亮的弧形。花苔裡,鮮花和雜草一起張狂的瘋長著,就象教學樓裡蓬勃的青春。

我們從高一讀到高三,教室的樓層從四樓到三樓,一層一層的往下讀。高一時,我在高一三班,教室在四樓,最外面靠山的方向。通過教室的玻璃窗,能夠看到窗外緩緩的山坡,離教室那麼近,彷彿觸手可及。

老礦區往事|芙蓉礦務局一中,夢想開始的地方,青春飛揚的地方

(我們的教室,走廊的盡頭是光明的)

冬季,有太陽的黃昏。

山坡頂上有許多枯黃的野草,偶爾會見一株野草很高,鶴立雞群的站在其他矮小的野草中間。

風輕輕的吹過,野草迎著風擺著頭。暖暖的冬陽,斜斜的投射出野草的剪影,也把溫暖斜斜的送入教室。

我可以慵懶的趴在課桌上,眯著眼睛看著那高高的野草,想入非非。

“那會是我的幸運草嗎?三年後,我會如願以償嗎?“那樣的日子,就象手指間的流沙,很快就流逝了。如此近,那麼遠;如此遠,那麼近,如此的令人懷念,耳邊隱隱約約的想起蔡琴的歌,時光一去永不回,往事只能回味……

老礦區往事|芙蓉礦務局一中,夢想開始的地方,青春飛揚的地方

(光陰的故事)

教學樓斜對面是一個三合院,由男女生宿舍合圍而成。

男女生宿舍之間一個廣播站,自然的分開了兩棟樓。女生進入宿舍區要經過廣播站的門洞,女生宿舍和廣播站又形成了一個小的三合院。

男生宿舍的院子裡,兩個水泥板做成的乒乓球檯。有時會有同學在那裡打乒乓。

乒乓臺邊分別種著一株梧桐樹,高大挺拔。

梧桐花開的時候,有點若有若無的香味,風過處,幾朵淡紫色的花,盪盪悠悠的漂落下來,落在乒乓球檯上,不經意的落在樹下經過的同學頭上。

老礦區往事|芙蓉礦務局一中,夢想開始的地方,青春飛揚的地方

(宿舍樓在照片背景上,忽略前面的同學)

每天早晨,廣播站風雨無阻的響起。王潔實和謝麗斯的歌聲:“沿著校園熟悉小路,清晨來到樹下讀書,初升的太陽照在臉上,也照著身旁這棵小樹”會準點的把睡夢中的同學們喚醒。

睡眼惺忪的同學們,在歌聲裡起床、洗漱,嘴裡含著滿口的牙膏泡沫,跟著廣播,含糊不清的“也照著身旁這棵小樹”。


張師孃經營著男生宿舍樓下的小賣部。這是一個胖胖的,手腳麻利的中年女人,經常臉上都洋溢著微笑。

她對我們這些住校的男生不錯,可以把一包香菸撤開來,一支一支的賣給我們。一包並蒂蓮或者花雨香菸,賣整包和零賣有差異,零賣可以多賣點銀子。不過,這也不失為兩全其美的辦法。

張師孃小賣部的櫃檯外面,擺著一個煤炭爐子,一個大銻鍋坐在熊熊燃燒的炭火上。

幾根棒子骨在鍋裡翻騰著,咕咕的冒著泡,鍋裡熬煮的湯漂著薄薄的一層油膜。

切成小塊的海帶在湯裡象魚一樣,翻上來,又沉下去。

燙一碗粉條,用鍋裡的湯冒上。有時候會有棒子骨上少量的肉舀進鍋裡,再有幾片海帶,放入紅油辣椒,姜蒜水,最後撒幾顆蔥花,一碗色香味俱全的水粉完美登場。

女生多半是把水粉當晚餐,而男生一般只能當宵夜或者加餐。

老礦區往事|芙蓉礦務局一中,夢想開始的地方,青春飛揚的地方

(教學樓一隅)

教學樓和宿舍樓中間一個操場,操場有兩個標準的籃球場。

打籃球的男生一般都在靠近教學樓那個籃球場裡運動。

場上是充滿雄性荷爾蒙的地方,場下是激發雄性荷爾蒙的地方。打籃球的男生和路過的女生,是默契的一對組合。

一旦有漂亮的女生嫋嫋走過的時候,一般籃球場上的爭鬥就會激烈起來。不太粘球的開始粘球了,不敢突破的開始突破了,不常投籃的開始上籃了。

就這樣,剛與柔,力與美在籃球場上演著分分合合青春的故事。

老礦區往事|芙蓉礦務局一中,夢想開始的地方,青春飛揚的地方

(2016年別出心裁的26週年同學會)

圍繞著宿舍樓是學校的跑道,用煤灰鋪成的,很吸水。

芙一中畢竟是礦務局的高中,用煤灰鋪跑道也是因地制宜,近水樓臺先得月的結果。

那個百米跑道拐彎處盜得一隻母雞的同學,當年那隻母雞是怎麼吃的?謝校長在全校大會上宣佈處分決定時,站在我旁邊的那個同學,非常好奇的說了一句,“為什麼謝校長一定要宣佈盜得母雞一隻呢?雞的性別有那麼重要嗎?”記憶猶新,說這句話的同學,你當時是咋想的?


學校的食堂很大,就在百米跑道邊上的臺階下去。

食堂是兩層樓,下面一層是學生吃飯的地方,上面一層是大禮堂。

食堂中間擺滿了學生用餐的桌子,兩邊分別有一個賣飯菜的。進門左手是大部分學生購買飯菜的,右手是一個小炒部。

大食堂是飯菜先做了,用盆裝好。打菜的師傅都有一個毛病,患有美尼爾氏綜合症,手不停的抖,已經舀進瓢裡的肉片又翻一個滾,掉進大盆裡。

小炒部雖然是好,但是價格要高得多,只有望肉興嘆吧!一到飯點,同學們敲著碗,邊走邊聊著天,這也是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小小的調劑了。

老礦區往事|芙蓉礦務局一中,夢想開始的地方,青春飛揚的地方

(在希望的田野上)

芙蓉礦務局第一中學,那是礦山子弟放飛夢想的地方,那兒有我們飛揚的青春,有我們的喜怒哀樂,不管在那裡曾經經歷了什麼,都會將在我們一生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跡。


老礦區往事|芙蓉礦務局一中,夢想開始的地方,青春飛揚的地方

(生活理應簡單,吃飯喝酒聊天)


後 記:

1、文中的照片,部分來自於其他白皎人所攝,或者來自於朋友提供,一併表示感謝。

2、如果您喜歡,請關注公眾號“秋天的童話Autumn”,所有寫的東東在公眾號的歷史消息中都有。

3、“白皎人”“芙蓉人”是一個團體,因為白皎煤礦、芙蓉礦務局認識,就註定了今生的緣分。白皎煤礦現在關閉了,我們都各分東西,建立一個“白皎人”“芙蓉人”溝通聯絡的平臺,通過這個紐帶,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我們都記得那片熱土。因為我們都是“白皎人”,都是“芙蓉人”。如果大家能把記憶深處的事情分享,可以寫成文章發給我,或者把一些礦區老照片發給我,我一併分享給“白皎人”,分享給“芙蓉人”,我們都是一家人。我的QQ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