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將退,“雲端”活動隨風散?

原創 首席記者 楊孟涵 華夏酒報 今天

疫情將退,“雲端”活動隨風散?

農曆二月二這一天,家住西安的美食博主李凱,煎炒烹炸,擺起了一桌美食,給自己斟滿了一杯華山論劍西鳳酒,舉杯暢飲之餘,還就此拍起了一段小視頻。

身為美食博主,這一段並非單純為自己的公眾號而發,實際上,李凱是在參加由華山論劍西鳳酒發起的一波“雲約酒”活動。這個主題為“隔屏相約,華山論劍”的活動,始於疫情持續期間,在萬眾居家防疫的特殊時刻,這一類“雲約酒”、“雲封藏”、“雲課堂”、“雲銷售”活動已在酒業蔚然成風。

“足不出戶的日子裡,我們隔屏相見”。實際上,種種“雲”活動繁盛的背後,既有囿於管控而不得已為之的被迫在內,也有順勢而為、因時而創新的圖謀。不過,業界關注的是,因疫情而被寄予厚望的“雲端”,能否成為疫情後的常態之舉?


01

在線活動蔚然成風

自1月底各地因抗疫需要而相繼採取交通管控措施後,原本應活躍起來的節後市場,陷入沉寂狀態,根據盛初集團的相關研究,春節期間的酒飲消費可能要佔整個一季度的60%左右,一月和春節酒飲消費大概佔全年酒飲消費量的20%左右。

受疫情影響,在此期間的聚飲型消費近乎為零,禮品消費也大幅下降,如何打破沉寂與“零動銷”,成為擺在酒業人面前最為緊迫的問題。打破空間侷限的各類“雲端”活動,應勢而出。

“推出雲約酒活動,是基於緩解消費者煩躁心情的目的,也是為了傳播品牌文化。”華山論劍品牌管理有限公司文化總監許智鈞表示,因為大多數消費者處在居家隔離的狀態,久靜思動卻無法出門,煩躁在所難免,華山論劍西鳳酒因勢推出有獎雲約酒活動,可在保證消費者安全的情況下,增添生活樂趣。

為了帶動酒友們參與活動的熱情,許智鈞還親自上場,拍攝了一段“十全十美喝酒法”,將華山論劍西鳳酒倡導的飲酒文化做了生動展示。

不止有面向酒友的“雲約酒”,還有將現場活動搬到線上的“雲封藏”。

同樣在農曆的二月二(2月24日),瀘州老窖推出了每年一度的“封藏大典”,不過與以往人頭攢動的線下活動不同,這一次,是一場特殊的“雲封藏”。活動現場,只有二十幾位高管和釀酒師傅帶著口罩參加大典儀式。與此同時,利用抖音等網絡直播平臺開啟線上“萬人雲封藏”活動。

同樣放在線上展示的還有全國糖酒會。據悉,全國糖酒會組委會全新推出了“雲平臺”,可為酒企提供一站式展會服務及交易配對小程序,並將於3月底正式上線,通過手機端就可實現展示在雲端的在線糖酒會。

宣傳與展示之外,銷售是一個大問題。諸多酒企採用了在線銷售模式,以打破僵局。2月2日,山東景芝酒業以75%vol景芝白乾為主力產品,入駐社區拼團,並在5天內達成破千萬元的銷售業績。這一模式是景芝酒業依託微信雲店小程序完成拼單。據介紹,加入拼團項目的終端老闆不需要進貨、壓貨和其他任何費用,只要進入景芝雲店後臺,生成帶有個人核銷碼的活動海報,在微信群或朋友圈分享即可。


02

文化宣導與在線銷售並行

“雲端”活動在疫情期間實現了大爆發,不過投身其中的酒企,其目的和運作模式各有不同,或著眼於品牌推廣,或著眼於在線銷售。

華山論劍西鳳酒推出的雲約酒活動,就是基於品牌文化。

“比如,我們提倡的各種花式喝酒法,或者邊喝酒邊以華山論劍酒瓶做插花工藝的,重在展現飲酒文化和品牌文化。”許智鈞如是解釋。實際上,他自己所展示的十全十美喝酒法,就試圖處處體現華山論劍酒品牌本身的文化意蘊。

許智鈞坦承,這一活動重在引導,傳達品牌文化,“只要通過這一活動讓消費者認為你是有心、有內涵的品牌就足夠了,以此增強品牌的粘性,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

瀘州老窖的“雲封藏”,同樣重在品牌文化的傳播。這個始於2008年的“封藏大典”,一直被外界看作是瀘州老窖品牌形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在今年與時俱進採用雲端形式播放,諸多消費者可通過抖音等在線平臺觀看大典全過程,期間工作人員還對春釀產品及祭祀傳統文化進行講解。在“龍抬頭”之際祭祀先聖、封藏美酒,既有儀式的美感,又有對傳統文化的尊重,

雲端不止可以塑造品牌形象,更可以直接銷售。按照業界的說法,此次疫情對酒業的影響不低於10%,在線銷售成為打破僵局最好的辦法。

景芝酒業的雲拼團風生水起,其核心直指疫情期間的痛點所在。

從產品來看,景芝酒業重點以3款產品參加這個拼團項目,其中75%vol景芝白乾又是主力,據悉,這樣一款可同時兼顧消毒使用的白酒產品,切中特殊時期的消費需求,其銷售額佔到了90%,從銷售模式上來看,其本質上是F2C的交易。即企業在進行線上推廣,終端店在其中只是起到了推廣和分享的作用,並沒有介入到交易環節中。

此外,諸多終端店在此期間,通過接入第三方電商平臺,譬如京東“1小時達”,順利實現了線上導流、線下配送,成為供給消費者居家自飲的重要模式。


03

臨時化?常態化?

雲端活動的爆發式增長,在消費者足不出戶的特殊時期裡,讓酒業成功避免了沉寂和零動銷。但這種繁盛的現象究竟只是“曇花一現”的臨時救場,還是能夠成為助力酒業增長的新常態?

黑格諮詢董事長徐偉認為,大部分企業在線銷售不太可能成為常態化。因為疫情一過,線下能動起來了,這個銷售的主流肯定還是線下,線上是個陪襯,但是,有一小部分經營水平和能力高的企業,會在這個過程當中把線上的業務留存下來。能夠繼續操作,但是線上的銷售不會佔特別大的比例。

部分以在線塑造品牌形象為主的企業,似乎也印證了這種說法,許智鈞就表示,雲約酒活動重在品牌文化,而不在於營銷動作。實際上,該品牌的銷售一直以線下實體渠道為主體。

2019年,胡潤研究院發佈的《新零售時代的新需求——2019中國酒類消費行為白皮書》顯示,酒類購買渠道以線下為主,同時以綜合電商、酒類垂直電商為代表的線上渠道正在崛起。高淨值飲酒人群線上購酒比例近三成,但產品質量風險(62%)仍是制約線上購酒發展的主要因素。

觀峰諮詢首席戰略專家楊永華也認為,在線銷售,尤其是一些新模式的在線銷售,例如,抖音在線直播帶貨等,面臨著產品保真和質量風險問題,這是制約其進一步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卓鵬戰略諮詢董事長田卓鵬則認為,這一輪疫情期間,線上平臺被大範圍激活,很多企業和機構會力圖使這種在線直播、在線發佈會常態化,而通過這一段時期的培養,消費者與經銷商也形成了在線獲取知識與信息的習慣,在這種態勢下,在線活動的常態化將成為趨勢。

對此,元一智庫董事總經理鐵丁表示,雖然這個時候的在線活動是被動的應戰,並有一定的偶發性和盲目性。企業邊做邊試,整體效率偏低,但還是促進了一些新常態的萌發。

在鐵丁看來,若企業能夠有效引導,利用在線雲端形式,不失為營銷升級的一次絕佳機會。但在這個過程中,需要正確區分在線直播、銷售與傳統營銷的組織模式問題——在線營銷對於人員的要求是“傘型”,要求直播人不僅僅要講清楚產品和政策,更要有足夠的“網感”,這是企業最缺乏的;傳統的營銷是“啞鈴型”,對於銷售代表有依賴,所以企業如何適應這種營銷結構的變化,創新組織管理也至關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