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說學生事


我應該是難談學生的。

從現在的情況看,對畢業走了的學生來說,很多學生,往往只記得自己的畢業班的班主任,並不記得自己的曾經的科任教師。從這一點上看,我應該是沒有我的學生的。因為,我雖多次擔任班主任,但我並沒有擔任過畢業班的班主任。近來的五六年,實際上我沒有擔任過班主任。我這個人,對自己的學生不夠嚴格,學生不怕,這怕是我做班主任的軟肋所在。當然,隨著年齡的增大,感覺很多事情自己都已力不從心,這也應該是學校領導決定不再要求我擔任班主任的一個重要原因。

我作為科任教師,如果說是能和學生有一點點感情基礎,有些學生畢業後還能記起我,我看,有個原因,就是我往往帶班,一帶就是三年。從初一到初三,很多時候,我都是跟班上,教學生的英語。三年時間,相處一起,我不可能和學生沒有一點感情。

我和學生有點感情,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的妻子,一直擔任班主任。我和我的妻子,很多時候,都是抬班上的,她的班上的很多事情,都是我去管的。我這一管,學生不可能不和我有很多的交流。這樣的交流多了,我自然就會和學生弄得比較熟。

但即便這樣,在講到學生的時候,我還是忌諱用“我的學生”這樣的字眼。因為,在談到某些學生的時候,說不定當我用上“我的學生”這樣的說法的時候,不光是學生本人不認可我的說法,我們的很多老師也很可能不認可我的說法。

再說,從很多的現實情況來看,我們的學生當中,也有很多的學生,他們只認學校的領導,只認自己的班主任,他們並不怎麼認自己的科任老師。上課吧,如果是學校的領導去上他們的課,他們都能規規矩矩;如果是自己的班主任去上課,他們也能規規矩矩;但到了自己的其他科的科任老師來上課,他們的表現就大不同了。他們不光是自己上課不守規矩,還要有意來氣自己的科任老師或是和自己的科任老師對著幹。作為一個普通的科任老師,這樣的情況,我算是碰到過多次。很多時候,我的學生太不聽話,讓我受太多的氣,我就只能自己在家裡跟自己生悶氣。這個時候,我就不免要感嘆:勢利眼啊!勢利眼啊!

而學生走上社會,從現實的情況看,學生中也有很多的學生是隻認自己的學校領導、自己的班主任的。不管自己的科任老師從前是如何待他好,他其實是一點也不認自己的科任老師的。我的學生中,這樣的學生不少。這怕是應了我的感嘆,世態使然,估計不是我要考慮的問題。對這樣的學生,他們願意和我見面點個頭,我就和他點個頭,他要是裝作看不見自己的老師或是忘記了,我也就視同看他不見或是視他為我以前從未教過的學生。曾經在一個偶然的時候,碰到一個學生,他說:老師,你好象以前教過我們。我說:我怎麼教過你?你在甲班讀書,我在乙班上課,你吧,應該是我見過的但沒有教過的學生。學生對我說“好像”,我就對他來點幽默。想想,自己教過的學生到現在怕也有幾千人,有幾個是真正記得自己的老師的?當然,學生不記得自己的老師,也不一定就是學生自己的過錯,說不定,我們做老師的,其實是有很大的過錯的。就看我,這一路下來,難道我就沒有需要好好檢討的地方?難道我以前就沒有讓我的學生很生意見的地方?我的錯誤太多,我也就完全沒有必要來計較學生以後是記得我呢還是會完全忘記我。再說,你說學生忘記老師吧,很多時候,我們做老師的,還不是一樣的也忘記自己的學生。很多年後,再與學生在見面,我得承認,我總有想叫卻叫不出學生的名字的時候。

不與學生計較得失,多反省自身存在的問題,也許這是我這個做老師的要的與學生的以後的相處之道。再說,記得也只是記得,忘記也只是忘記,我們做老師的,誰個不希望自己的學生以後個個都好?既然是希望自己的學生以後個個都好,我們又何必要與自己的學生去計較一些所謂的是非得失問題。

老師是老師,學生是學生,看看現實,除非老師和學生是在同一個單位,在工作方面彼此可能有些牽扯,其實在以後,老師和學生見面、交往的機會並不多。看我自己的工作、生活狀況,真是一日不如一日,我的“消沉”、“沒落”,應該是鐵定了的事實,但不管怎樣,這也應該只是我自己的個人事情;即便如此,我還是願所謂的“我的”學生,在人生的路上不像我,個個都能積極、上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