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老師收不齊作業:來自心理學家的五個問答

本文轉自:李松蔚


1,問:

作為一名初一語文老師,上網課時期,學生的缺交作業情況令人頭大加生氣!學生不做,家長不管也管不到,全班有一大半的同學都是這樣!

我們的學生農民工子弟較多,家庭教育一定是薄弱的。我已經軟硬兼施,也沒有效果。我想問作為一個班主任兼科任老師,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他們不要偷工減料認真地完成作業?我一直堅持溫柔而嚴肅的教育理念,要怎麼提高我的老師威嚴呢?(現在是學生都認同、喜歡我,也不是不怕我,但是這麼多人不交作業我想也有我的問題,我應該怎樣改進呢?)


答:

我想,可能因為疫情期間,做作業已經不重要了吧。不然為什麼到處都在鼓勵「抄作業」?


其他回覆

KK(話癆的中年少女):

同為老師,我建議她把收作業的任務交給課代表,讓課代表焦慮去吧!接下來要做的,僅僅是安慰一下受傷的課代表即可,發個紅包給他什麼的。

邢小步:


希望她可以心大一點,心大在這裡指的是:他們不交作業與我無關,交作業也與我無關。

光盯著「我」,就沒辦法看到事情和學生了。

李萌蛋:

為什麼老師要又溫柔又嚴肅又有威嚴還要收齊作業啊,太難了……我想想就夜不能寐。

(注:此人為高中老師)

為什麼老師收不齊作業:來自心理學家的五個問答

2,問:

一年多以前,我搬家到一個離孩子學校近,但離工作單位很遠的地方住,每天往返需要四個小時。我必須早上6點30分出門,否則就遲到了。一般來說我需要7-9個小時睡眠才感覺舒服。照理來說我應該早早睡覺,可是總是有各種事情拖延,於是要到12點後,有時1點才睡。這樣第二天全天都很難受,渾身疼痛,無法集中注意力思考。這樣過上幾天,實在太痛苦,我會早睡一天,比如十點睡。第二天果然舒服了,但是又故態復萌。

由此我的脾氣變得不好,特別是對孩子。我說因為要輔導她作業,然後才能做自己的工作的事,才總很晚睡。其實不完全如此,更多時候,我是在看微信,與工作關係不大。到了晚上,萬籟俱寂,看微信,看新聞,感覺沒有負擔。白天看,因為事情多,看的又不是緊急的事,看的時候感覺自己在浪費時間,有很大的自責感。晚上看,總是熬夜傷身體,這不是傷害自己嗎?可卻一邊看著時間流逝,一邊不可自拔。

疫情來了,在家上班,可以不用起那麼早了,竟然睡得更晚!絕對睡眠時間並沒有增加!

這種睡眠狀態已經對身體有比較明顯的負面影響,身體疲憊不堪,情緒差,各種毛病不時冒出來。去年10月,母親因癌症病逝,發現得很晚,很快就離開了。送走母親,我終於開始審視自己喘不過氣的生活。我覺得如果自己再不停止,會得大病的。我對自己的狀態太不滿意了,我學習各種課程,還參加一個十日禪修活動。當時感覺不錯,可回來後不久,一切又照舊了。那個巨大的慣性一直控制著我。我覺得,就算我不工作了,不用每天交通4個小時,我依然變不成想要的樣子:一個早睡早起,身體健康,精力充沛,心情愉悅,做事高效的人。

有個更底層的不知道的原因,阻礙我成為那樣一個人。我沒招了,學什麼都不管用。

想聽聽您的看法。


答:

我想,既然你變不成想要的樣子了,至少讓孩子有機會選擇成為她想要的樣子吧。比如讓她知道,媽媽的痛苦並不是因為她。這會讓她自由一點。


其他回覆

王霄薇

我每天早睡早起,精神也差,而且因為睡太多,事情都做不完。很羨慕你熬夜做各種事,然後拿一天補覺的「舒服」。可以告訴我是怎麼做到的嗎?

夢大遊:

以前工作忙的時候就想看書,但一旦真有時間了,反而不會看書了。可能有時我們要的就是「我要做一些不該做的事」這種感覺,用來對抗「被安排」的不爽。


路人甲:

病一來就自律了!在這之前,每熬一次夜,就告訴自己「太好了,我離終點又近了一步」吧。

8+1:

我現在邊工作邊跟同事聊天,邊看手機,邊想怎麼回覆這個問題,我覺得自己這樣特別不高效!不過,看到的人都說我很高效了。

張琰:

也許每天晚上花半個小時,想念一下媽媽。看看這樣之後,熬夜的時間多一點還是少一點。

葉茂盛(胖胖的諮詢師):

「我覺得如果自己再不停止,會得大病的。」

對這句話印象深刻。

不知道這句話是不是對媽媽說的。如果是,可以在心裡經常對媽媽說一說。也許還可以說成是:「媽,我只要不停止,總會得大病的。」

為什麼老師收不齊作業:來自心理學家的五個問答

3,問:


我大兒子一直是我陪伴長大的,從初中開始,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各種逆反。因為疫情原因,他到現在也不出門,在家不洗臉不刷牙不洗澡,形象邋遢。目前正在讀初三,他以學習為理由不參與家務,學習上也不是很積極。都說青春期的孩子不能用管的方式去溝通,但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來對待孩子的這些問題。附:其實我是很反感他這種生活態度的,也跟他說過,但是無效。


答:

從你的描述來看,不確定是不是抑鬱的徵兆,可以多觀察一下。如果他有明顯逆反的表現,抑鬱的可能就不大。如果是我,我會刺激他多逆反一些。


其他回覆

張琰:

做一個改釋:

我大兒子一直是我陪伴長大的,從初中開始,他就【有了典型性青春期的樣子】,各種【有主見】。因為疫情原因,他到現在也不出門,【不把精力用在洗臉刷牙洗澡這些事兒上】。目前正在讀初三,他以學習為理由不做家務。學習上【保持自己的節奏】。都說青春期的孩子不能用管的方式去溝通,但我真的【忍不住想把他當小孩】。附:其實我【很容易被他這種生活態度吸引】,也跟他說過,但是【他用不理我的方式表達他不是小孩了】。

李萌蛋:

他在大事上不逆反,乖乖在家為抗擊疫情做貢獻,一邊又在個人形象上持續表現出「逆反」的樣子,這麼辛苦地維持這種形象,一定有他的好處。

路人甲:

快熬出來了。從初中開始到初三,3年了,叛逆期都快過完了。就算還沒過完,也鼓勵他再堅持一下。堅持邋遢、堅持不做家務,就可以避免更危險的叛逆情況。媽媽已經成功了一半,再努努力……

葉茂盛(胖胖的諮詢師):

兒子是老大,家裡是不是還有弟弟或妹妹?可以像照顧弟弟妹妹一樣照顧他:「媽媽看到你這樣,忍不住就想起弟弟還不會洗臉的時候,今天我也給你洗洗臉吧……」

為什麼老師收不齊作業:來自心理學家的五個問答

4,問:

李老師您好。請教一個跟父母關係的問題。我今年高二,因為上網課的問題,跟父母關係越來越僵。起因是有一次上網課的時候我關了攝像頭,打了一會遊戲,被我媽發現了(我承認是我不對,但真的就那幾次,主要是有的課太無聊了)。從此他們就不准我單獨上網課,必須搬到客廳上。但客廳裡又很吵,根本沒法集中注意力。最後我還是要回臥室。但我媽會時不時地推門看一眼我有沒有在搞別的,每次都讓我很不舒服。而且不讓鎖門,鎖門就要不停地問。現在已經發展到他們的腳步聲從門外走過我都覺得難受,生怕他們停下來推門看一眼。我不知道該怎麼說服他們。

您之前的文章說跟父母直接表達需要。我前幾天試著談了一次,剛說兩句就被我媽懟回來:“什麼叫你希望不被打擾,不被打擾幹什麼,打遊戲嗎?”我就不知道怎麼說了。請問這種情況還有辦法溝通嗎?


答:

這個問題難道不應該反過來,由高二的學生問父母嗎?「什麼叫你們希望打擾,打擾我幹什麼,上課的注意力嗎?」你是怎麼做到,讓父母對你上課的注意力有那麼充足的信心的?


其他回覆

張春(諮詢預約:atomad):

高二的孩子還在意和父母關係變僵了,只是打了幾次遊戲就認錯,有問題還主動溝通。怎麼會有這麼乖的青少年!我的經驗不夠用了!!

王霄薇

如果父母一推門就看到孩子在抽菸喝酒砸東西,父母就會說:好好好,你還是打遊戲吧……

邢小步:

每次覺得他們要走過來探聽你的時候,你可以先衝出門,彙報一下你今天看了多少書,收穫有多大云云,打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李萌蛋:

媽媽那麼無聊,不如每次上網課都主動邀請媽媽一起全程觀看吧,給她也解解悶。

為什麼老師收不齊作業:來自心理學家的五個問答

5,問:

現在我兒子十二歲半,上六年級,四年級才開始大幅度地補課,想衝刺我們這裡好的初中。這兩年在班上成績進步很大,補課的老師嚴厲也講究方法,對他幫助很大。他與老師和我都說過壓力很大。這次疫情後孩子開始不停地睡覺,大白天也睡,每天睡到下午四五點,軟硬兼施怎麼叫都不起床。晚上十點或十一點又睡。學校網課的作業完成質量都很差,兩三次被老師提名未交作業。偶爾鼓勵他有效,他會學習,但多半感覺是為我們而學習,學習的內驅力還是出不來。

在家中和爸爸的關係相對糟糕。爸爸是部隊的,從小就要求嚴厲,對孩子的生活習慣或學習習慣不滿意就大吼大叫,語言上也經常諷刺,否定。我多年勸說溝通無效,我們夫妻除了對兒子的教育出現衝突,夫妻關係還是恩愛的。

請教李老師,目前想讓孩子眼中有光,走向正能量,有什麼建議和具體措施呢?

是否他爸爸的坦誠和改變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我這個當妻子和母親的,要怎麼才能協調好目前的關係?謝謝李老師了!萬分感激!


答:

建議你跟老公吵吵架(在與兒子無關的話題上),讓兒子看到:媽媽是有能力和爸爸吵架的。這可能是他走向正能量之前,放心不下的一件事。


其他回覆

KK(話癆的中年少女):

請你搶在爸爸對孩子大吼大叫之前,先對孩子大吼大叫,而且比爸爸罵得更狠,更兇,這樣你兒子就會討厭你,覺得爸爸還不錯,也許就能以犧牲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來挽回他們的父子關係。

張春(諮詢預約:atomad):

進步那麼大,再不多睡睡覺的話,可能就沒法把成績弄糟了。畢竟你們夫妻就是通過交流兒子教育的問題,才可以一直秀恩愛的。

邢小步:

我有點不忍心提建議。以前他只要為別人學習就夠了,現在還要他為了別人和爸爸戰鬥,下一步還要為了別人眼中有光。耗費了這麼多的正能量,只能多睡覺補一補了。

路人甲:

我有一個奇怪的感覺:孩子不僅在為了你們學習,現在也在為了你們努力不學習。現在夫妻終於有機會統一戰線了,這孩子挺懂事的。

感謝他對你們的照顧,再請他好好照顧下自己吧!

李松蔚:

所有人(包括我)的關注點都集中在夫妻關係上嗎?孩子睡覺的問題看起來那麼不重要嗎?

葉茂盛(胖胖的諮詢師):

要不趁孩子睡覺的時候,再要個二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