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樹缺鈣不僅僅是裂果,坐果、壯果、靚果都需要它

鈣是植物生長髮育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特別是在果樹上,其週年需求甚至超過了磷,所以不少學者也將鈣歸為大量元素的行列。

鈣在果樹體內,主要以離子、鹽或與有機物結合等形式存在,其存在形態在一定的生理條件下又可以相互轉換,不同形態的鈣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如維持細胞壁、細胞膜的穩定,參與細胞內各種生長髮育調控等。

​近些年,因缺鈣而導致的日灼、裂果、軟果等生理性病害頻發,也讓果農朋友開始重視鈣肥的施用,但在使用時機、肥料選擇上仍存有疑問,本次我們來逐一說明。

鈣在果實生長髮育期間的重要作用

果樹缺鈣不僅僅是裂果,坐果、壯果、靚果都需要它

①可促進果樹授粉受精

授粉不良是造成果樹落花落果的重要原因,我們常在花期補硼,因為它能促進花粉的萌發和花粉管的伸長,來幫助提高坐果率。但實際上,鈣亦是花粉萌發的關鍵元素,更重要的是它能促進花粉管的定向生長。

此外,鈣還是促進精、卵細胞細胞融合的核心元素。鈣水平適宜時,融合速度加快;而在受精過程中,鈣含量增加也是激活受精卵的最初信號反應。

果樹缺鈣不僅僅是裂果,坐果、壯果、靚果都需要它

②提升果皮堅韌性,減少軟果

果皮是果實重要的防護結構,用以阻隔、減小外界刺激對內部的影響。

鈣參與果實細胞壁的結構組成,能使相鄰的細胞相互聯結,可增加細胞壁凝聚力和緻密性,以提升果皮的堅韌性及果實的硬度,減少膨果期裂果、日灼果的發生。

此外,由於鈣對生物膜結構具有穩定作用,後期還能減少外界水解酶的進入,而防止果實軟化。

果樹缺鈣不僅僅是裂果,坐果、壯果、靚果都需要它

③與果實生理病害的發生關係密切

果樹在缺鈣時會誘發一些生理病害,但多數是集中在果實上的,這是因為鈣的吸收和運輸主要依靠葉片的蒸騰拉力,而鈣在樹體內的移動性差,所以葉片一般不會出現缺鈣症狀,重點表現在果部。

此外,隨著果實的生長髮育,鈣在各部位的分佈會存在差異。正常情況下,果皮鈣水平最高,果肉最低,種子與果心居中,這也就解釋了,一旦缺鈣,果實的外觀品質受損往往最為嚴重,如蘋果的苦痘病、斑點病;梨樹的木栓斑點病、褐斑病;柑橘的浮皮;櫻桃裂果、果面凹陷等。

果樹缺鈣不僅僅是裂果,坐果、壯果、靚果都需要它

果樹常用鈣肥種類及施用技術

土施鈣肥:包括石灰、硝酸鈣、氯化鈣、碳酸鈣、過磷酸鈣、硝酸銨鈣、鈣鎂磷肥等,其中石灰更偏向於調理土壤酸鹼性,對果實增加鈣含量效用不明顯;硝酸鈣、氯化鈣、過磷酸鈣等易流失,利用率較低;建議用鈣鎂磷肥,且與有機肥混用效果最佳。

葉面鈣肥:包括硝酸鈣、氯化鈣、EDTA螯合鈣、糖醇絡合鈣,前兩個雖易吸收,但對果品形成有阻礙,建議選用鈣源庫(EDTA螯合態鈣)。

施用技術:果樹絕大部分的鈣來自於土壤,因此在採果後下底肥時,應結合有機肥、複合肥,配施鈣鎂磷肥,最好再補充一些活土君生物菌劑,來提升鈣的有效性;生長期按需追肥,如葡萄可在萌芽、坐果時進行補充,應與磷、鉀肥分開使用,並適時適量灌水,促進鈣的吸收。

果樹缺鈣不僅僅是裂果,坐果、壯果、靚果都需要它

葉面追施掌握在樹體吸鈣高峰期進行,如柑橘的花果期、膨果期、轉色期;葡萄宜在新梢25cm、花前花後、轉色前後等關鍵期進行補充,注意營養的均衡性,如膨果期果樹對鎂的需求量大,則可用糖醇螯合的蓋世美葉面肥,來減少吸收競爭。

本文由農業助手團隊編寫整理,轉載請務必註明來源農業助手,且勿修改文章內容,修改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