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鏡頭語言,劇情呈現,主題呈現解讀電影《狂怒》的魅力

電影《狂怒》由導演大衛阿耶執導,布拉德皮特主演的一部反戰題材的影片,豆瓣評分8.0。

影片講述了剛入伍八週的新兵諾曼被部隊隨意安插在中士唐擔任車長的坦克做副駕駛,由此以坦克為伴,以諾曼的角度親歷戰爭的殘酷,保存下善良的人性,實現了自己人格的昇華。此影片是一部製作精良典型好萊塢商業片,被譽為坦克版的拯救大兵瑞恩。

新兵諾曼是一個只會一分鐘打出50個字母的打字員,從未接觸過戰爭的菜鳥稀裡糊塗被分配在剛犧牲掉副駕駛坦克車上做替補。然而第一次刷洗坦克時,諾曼看到粘稠未乾的血跡,迅速爬出坦克嘔吐不止,受到其他成員的嘲笑和諷刺。

一次心存善念沒有射擊穿著德軍服裝的孩童,導致盟軍一輛坦克的毀壞和人員傷亡。一場殘酷的戰鬥結束後,唐中士親自拿著諾曼的手把德國士兵射殺,諾曼用嘶吼和寧願自己去死,來發洩自己內心中的恐懼和憤怒。

為了安慰諾曼,唐中士有意撮合德國少女和他來一場萍水相逢的愛情,然而德國少女慘死,諾曼悲痛欲絕。又親眼目睹盟軍三輛坦克被德國虎式坦克輕易摧毀和盟友的犧牲,由於唐中士的沉著指揮下,他們才僥倖存活下來,諾曼因此也獲得“機器”的外號。

為了完成任務,五人組合加一輛“瘸腿”的坦克阻止了德軍一個營的兵力,而諾曼幸運得到一名德國士兵的饒恕幸運存活下來,最後離開了坦克,成為眾人仰慕的英雄。

在我看來,從以死相逼不殺俘虜到直面戰場血流成河,從一個唯唯諾諾的打字員到無愛無淚的機器,諾曼的經歷實際是表達在殘酷的戰爭下人們應該保存善良的人性。

如果從故事內容解讀此影片,我想很難深刻領會這部佳片的真正魅力所在。因此,本文將從“鏡頭語言,劇情的主次,主題呈現方式”這三個方面來為大家深度此片。

鏡頭語言的表達:影片整體畫面灰暗且陰冷,襯托出了諾曼心中絕望與恐懼。

劇情的主次呈現:虛實主線相互融合作用,主次兩種情節互相影響,襯托著諾曼的心理變化

主題呈現方式

:獨具一格的坦克設定,影片背景簡單化,狹小空間窺視人的本性。


從鏡頭語言,劇情呈現,主題呈現解讀電影《狂怒》的魅力


01:鏡頭語言的表達:影片整體畫面灰暗且陰冷,表面是烘托諾曼心中的恐懼,實際也是表達人類在面臨戰爭時的絕望。

電影開篇的畫面,分隔天地的地平線,灰暗的天空,沉悶而又硝煙四起的戰場,夾雜著大提琴低沉的演奏,讓人有著一種恐懼和絕望的壓抑。

書生氣十足的諾曼就是在這種場合現身,他那稚嫩白皙的臉龐和灰暗的畫面顯得那麼格格不入,亦和那些身上髒兮兮的大兵截然不同,他是一個另類,臉上帶著恐懼,言語中透露出絕望。

①:用灰暗裝點影片的畫面,來渲染壓抑肅殺的沙場氛圍

整部電影畫面總是用灰暗來裝點。陰暗潮溼的環境,泥濘不堪的灰色道路,還有暗灰色夾雜著硝煙瀰漫的戰場。諾曼剛來營地報道頭頂著灰色的天空,看到盟軍士兵被土灰色覆蓋的臉龐,偶爾還有從身邊路過的車輛,車上拉著滿是死去的盟軍士兵冰冷的屍體,整個電影這樣暗灰色的色調無不渲染著殘酷戰爭的壓抑的氛圍。

諾曼新加入的坦克隊伍裡的其他成員冷酷而又粗魯,面帶殺氣,對諾曼的加入毫無感情可言,而且對其言語上的攻擊和嘲笑,這些大兵都是從戰場上僥倖存活下來的,足可以從他們身上覺察沙場上的肅殺之氣。


從鏡頭語言,劇情呈現,主題呈現解讀電影《狂怒》的魅力

②:鏡頭畫面尤為陰冷,表達出了人在殘酷戰爭絕望無比的情感。

影片中,諾曼初次面對冰冷無比用鋼鐵鑄造的坦克,進入佈滿陰冷氣氛的坦克內部,用熱水去洗乾淨剛剛冷卻下來的血跡,引起諾曼的不適而嘔吐不止,因為諾曼還未適應這殘酷無比的戰爭。

另一面當穿著德軍衣服的孩童擊穿盟軍坦克,諾曼恐懼的看著燃燒的坦克,還有滿身火焰的盟軍士兵掏出手槍自殺的場景,不遠處躺著被槍殺的孩童屍體,相比之下陰冷無比的感覺油然而生,諾曼此時心中的恐懼和絕望如此真是的展現出來。

在我看來,導演用這如此陰冷和灰暗的鏡頭語言來充斥電影的畫面,我認為就是向觀眾表達人在殘酷無情的戰爭中是如此絕望和恐懼。相比較於曾經看過的戰爭題材的電影,我覺得這部電影的鏡頭畫面更加真實,從感官和視覺方面體會到人物情感和心理層面的變化與複雜。

從鏡頭語言,劇情呈現,主題呈現解讀電影《狂怒》的魅力

02:劇情的呈現:影片應用虛實兩條主線,主次兩種情節襯托出諾曼從恐懼到解脫的心理變化

相信很多人去電影院看這部電影的初衷,應該奔著布拉德皮特而去的,的確,皮叔精彩演繹沒有讓觀眾失望。唐中士沉重冷靜的指揮,似乎不近人情的殺伐果斷,還有謎一樣的身份和經歷,看似冷血外表下卻擁有一顆柔軟之心,所有這些都是從殘酷的戰爭中一次又一次錘鍊而來的。

諾曼從打字員開始對戰爭的恐懼到恐懼中解脫出來變成“機器”,唐中士的推波助瀾和謎一樣的過去,對於諾曼改變起到重要作用。這種影響從電影中諸多細節就可以發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①虛實兩條主線進行“劇中劇”的情節設定,推動人物的心理變化

在電影《狂怒》中,導演設置兩條主線,一條是諾曼和唐中士相遇發生在坦克上的現實故事;另外一條是諾曼從同伴嘴中聽來唐中士過往的故事。

在影片中,同伴談論唐中士的故事時不時會穿插在現實故事中,可以說“在現實的故事訴說過去的故事”來比喻,不過過去所發生的故事總是巧合的在現實故事中得到驗證,給觀眾一種巧合和期待感,但是現實故事更過於精彩和真實的緣故,所以觀眾很容易接受和易懂。

這樣“劇中劇”的故事風格,劇情穿插劇情的演繹方式使影片既有了輕鬆現實的敘述情景,也有讓人下意識對自己的剖析和認知。

兩條主線一明一暗敘述的兩個故事,實際上都是在闡述主人公諾曼的戰爭中痛苦掙扎,與同伴講述的經歷如出一轍,來共同推動諾曼的心理變化。

從鏡頭語言,劇情呈現,主題呈現解讀電影《狂怒》的魅力


②:主次情節相互配合,用以解析人物從恐懼到與自我解脫的心理路程

在我看來,除了虛實兩條故事主線,導演仍在該片中“主要情節”演繹過程中,故意添加了一條“次要情節”用來解析男主的心理路程。

“主要情節”是新兵諾曼作為一個替補機緣巧合被安排在唐中士的坦克團隊裡去,於是,諾曼和唐中士坦克團隊一起構建了整部電影的故事部分。

而電影中的“次要情節”,我覺得應該是諾曼和唐中士在殘酷戰爭之中彼此之間的最真實的心理感受,同樣開始時對戰爭的畏懼和無奈,同樣都是經歷戰爭的洗禮和歷練之後,自我解脫的心理路程。

導演用身上發生相同故事的兩個人,一個已經發生,一個正在發生,唐中士發生過的故事映射諾曼正在的演繹的故事,假若我們能從中悟出導演的真正意圖,那麼就會很容易理解男主諾曼的心理路程。

從鏡頭語言,劇情呈現,主題呈現解讀電影《狂怒》的魅力


03:主題呈現方式:獨具一格的“坦克”設定,影片背景簡單化,狹小空間窺視人的善良本性。

影片《狂怒》故事環境佈局很簡單,導演選擇一輛謝爾曼坦克,故事人物所發生的一切都在坦克狹小空間內,沒有規模宏達戰爭場景。在如此簡單的環境之下,更能體現出人物內心的掙扎和變化。

新兵諾曼最終戰勝恐懼,認清了自己,走出了坦克,贏得了善良與救贖,我想這本就是該影片想要傳達給我們的真正內涵。以下我分三部分談一談電影是如何呈現諾曼贏善良和救贖的:

①將影片背景縮小化,更凸顯狹小環境下,人性的多樣性。

導演為了有別於其他戰爭題材的電影,一改常態把主要故事都發在一輛謝爾曼坦克上,不受整個戰場的干擾。所有電影人物的人性在坦克狹小空間內展示的淋漓盡致,都釋放出了最真實的自我以及人性的多樣。

這坦克的冰冷中所有人物都面對生死,面對最真實的內心恐懼,迷惑與掙扎。人物的自我抉擇掛靠在影片中被重複演繹著,既有包括對人性的抉擇,還有對生與死的抉擇。

比如,諾曼和隊友緊跟隊長唐中士躲在破壞掉的坦克堅守在十字路口,盟友得到保護,可是面對來勢洶洶的德國軍隊。雖然諾曼想和隊友們一起共赴生死,但是他要面對自己對恐懼的心理掙扎。面對人性中生與死的抉擇,他最終拋下內心恐懼,放下掙扎。

從鏡頭語言,劇情呈現,主題呈現解讀電影《狂怒》的魅力


②將人物放在多樣的人性中,突出諾曼自我抉擇的困難

諾曼內心對於“生與死”抉擇的困難,主要集中在對於人性善與惡的無法預測層面:

一個是極力想保存隊友生命的隊長唐中士,看似粗魯異常,可是為了能讓諾曼快速進入戰爭角色強迫他槍殺俘虜,最後關頭還奉勸諾曼不要投降;一個是兇殘至極的德國士兵,當發現坦克底下躺著瑟瑟發抖的諾曼時,卻選擇無視他的存在,放過了諾曼。

這樣人性多樣的兩個人選定,或許是導演故意為之,用這樣十分矛盾的對比讓觀眾體會到如此抉擇的重要性,且重複用畫面語言向觀眾詮釋諾曼如此抉擇的原因,那就是拋棄一切外部雜念跟隨自己的內心前行。

③影片結局出乎預料,諾曼僥倖活下來,保存了善良的人性,實現了自己人格的昇華。

觀看過此部電影的影迷,包括一些資深影評者都對《狂怒》結尾部分頗有微詞,有人說結尾過於神劇套路,不切實際;有的人說諾曼五人已經死去,如此結尾只是導演內心中心理寄託罷了。

而我認為,通過前面的我對電影的解讀和人物的人性分析,來探究當一名德國士兵搜查到隱藏在坦克下的諾曼而不選擇舉報,饒恕諾曼的生命僥倖讓他活了下來,根本原因是因為男主諾曼原本擁有一顆善良的心。

電影《芳華》中有一句臺詞,“只有心懷善意的人才能識別並且珍惜善良”。

再殘酷的戰爭中,依舊有高尚的靈魂在灰暗面前光彩奪目,抗拒著被野蠻的無情吞噬,睚眥必報終歸只有無盡傷痛,唯有心存善良,唯有以德報怨,才能化解內心深處的仇恨。

我想,這應該是導演拍這部戰爭題材的電影的初衷,同時也是男主最後坐在車裡遙望坦克“狂怒”那一刻的所思所想,男主最終實現了自己人格上的昇華。

總結一下:

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一部反戰電影,其中同樣飽含著對人性的反思。如果你我僅僅從故事的單一內容來詮釋此片,我想有些以偏概全的嫌疑。所以,我就從以上三個方面抽絲剝繭為大家揭示此片的真正魅力所在。

該影片開頭與結尾同時出現過一匹白馬,因為開頭時對白馬的善意放生,才有結尾白馬將熟睡中男主喚醒,寓意著我們的一生只有種下善良的因,才能結出善良的果實來,我們的人生才能得以圓滿。


分享到:


相關文章: